经观大健康 余诗琪/文 近期,生物医药股可以说是一片愁云惨淡,不少热门公司也开始跌跌不休,被称为“TAVR龙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启明医疗就是如此。
12月6日,启明医疗(02500.HK)领跌整个港股医药板块,跌幅达到19.94%,创下了上市以来的股价新低,目前收盘价为25.50港元/股,已经跌回了发行价以下。如果把时间拉长,这种下行趋势就更为明显,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达到了67.74%。
当晚,这家被称为“TAVR龙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公司就发出公告称,已经决定启动不超过2.5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但这对于提振股价能有多大效果,暂时是个未知数。对于股价的不断走低,大部分投资者认为是核心业务——TAVR发展不如预期。
而放在两年前,TAVR可以说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最火热的板块,甚至一度被称为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希望。一是适应症足够大,它针对的心脏瓣膜疾病在国内潜在患病人群达到420万,且被认为是一片蓝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19-2025年国内TAVR市场将以53.1%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容,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量级。
二来海外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以TAVR为主要业务的爱德华生命科学2020年在该业务上的营收超过200亿元,它的股价在过去十年翻了十倍。资本市场对于再造一个“爱德华”显然有着极大的兴趣,高瓴、红杉、经纬等明星机构全都挤进来了,高瓴甚至是以“扫射”的状态投了三家头部公司。
但现实显然不如预期乐观,TAVR市场一直不起量。2020年,全国TAVR在医院的手术量仅有3500套左右,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相比于2019年的4000余例,手术量不增反降,启明医疗对外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放量速度还是和市场预期不符。
行业普遍认为高昂的价格是无法普及的核心原因。目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方式包括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和经导管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换瓣是最为成熟的治疗方式,手术本身的费用医保已经覆盖大部分,加上瓣膜等耗材,总费用约在10到15万元,其中可报销的比例在50%以上,患者自费在5万元到7.5万元之间。
TAVR手术基本是自费,且费用较高。TAVR瓣膜均价在20万元以上,加上手术费用,患者整体需要承担30万元左右,是传统方案的6倍。
展开全文且与传统方案相比,TAVR手术对医院设施和医生的要求更高,需要在复合式手术室或改良的心脏导管室进行。室内应该配备DSA设备、麻醉设备、超声心动图设备和体外循环设备。整个手术由多专科心脏团队进行,该团队由2-3名介入医师(每人年介入手术量在200例以上),1-2名心脏外科医生,一名放射科医生、1名麻醉师,1名超声心动图医生,2-3名护士组成。医生亦需进行20-30例TAVR手术作为学习曲线,以掌握TAVR手术的核心技能。
根据安贞医院张海波主任的数据,目前国内共有150家中心具备开展TAVR手术的能力,手术例数累计大于100例的单位有10家左右。
层层关卡下来,TAVR想快速放量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已经有多位投资者开始对市场放量持悲观态度了,认为未来五年国内市场规模可能只有十亿元。
都已经这样了,该市场还出现了价格战的迹象。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8款商业化产品,此外乐普医疗、佰仁医疗、蓝帆医疗的产品都在排队等获批。心通医疗产品在2019年上市后,直接把价格拉到了18万元/个。相较于启明医疗25万元/个和苏州杰成的29万元/个,优势明显,迅速抢占了25%市场,启明医疗原本占比高达80%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至60%。
针对核心产品的窘境,启明医疗已经开始下动作。今年10月,它以4.93亿元收购了诺诚医疗,后者主要在研究一款针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产品。这款产品有望在2022年上市。启明医疗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訾振军称,此次收购是公司向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综合平台转型的重大进展。
不过两家公司渊源颇深,都是德诺资本的被投公司,訾振军还是德诺资本的创始人,诺诚医疗是由德诺医疗直接孵化而成,因此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德诺系的“内部联合”。而且这种联合不是第一次出现。今年5月,启明医疗便参与投资了德诺资本孵化的医疗器械公司德晋医疗。启明医疗借此相当于强化了在二尖瓣修复和三尖瓣修复的产品线。
看上去,启明医疗也走向了医疗器械行业惯常的扩张路径——投资并购。这是计划中的扩张,还是缓解核心产品发展不利的局势,启明医疗并没有对外过多解释。医疗器械牵扯到大量的院内手术,需要跟院方紧密配合,扩张难度看上去要比药品更大。作为国内相对头部的创新公司,启明医疗如何基于手上不多的资源开辟一条路径,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