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阿里人事变动背后逻辑:核心零售一分为二,戴珊、蒋凡各主内外阚清子张睿
2023-06-09 20:35  浏览:4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12月6日,与往常任何一个星期一无异,在杭州西溪园区阿里巴巴集团总部上班的陈征(化名),还没坐到工位上,就刷到了公司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

过去近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展开过数次组织架构升级和人事变动调整,陈征多是对信息快速浏览,然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这次不一样了。作为淘宝直播业务侧的一名员工,陈征看到“主管的主管的主管”蒋凡不再是大淘系的统帅。

其实,近年来每每双十一年尾大促结束后不久,阿里巴巴便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今年如期而至。这是由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的一封内部信,其中宣布包括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在内的业务,构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并由阿里巴巴集团原B2B业务线负责人戴珊,作为集团总裁分管。

而同为集团总裁的蒋凡则分管,由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共同形成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由于蒋凡身处此轮人事高管“洗牌”中,并因被调离其“根据地”大淘系,而引发外界关注。究竟上述人事管理职权变动背后,阿里巴巴作何考量?

看到阿里巴巴的核心零售业务被切分为二,并由戴珊和蒋凡各主内外。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将国内和海外业务分立,意在努力打破增长天花板,显示了两边‘下注’的思路。”他表示,一边是巩固根据地,抵御国内竞争;一边是海外拓展寻找新机遇。

戴珊将主内

如今陈征所在的大淘宝业务,隶属于“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中国业务属于阿里的权力核心。”张孝荣如是说到,调整过后,作为创始人序列的戴珊,成为执掌阿里核心业务的女统帅。

从公开资料看,戴珊(花名苏荃)作为阿里巴巴的第11号员工,也是集团早期创始人“十八罗汉”之一。她曾担任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此外还先后担任过集团首席人才官和首席客户服务官。

展开全文

自2017年起,戴珊被任命为阿里巴巴集团B2B事业群业务总裁,且从今年3月起,担任阿里社区电商事业群总裁。

魏池(化名)自加入阿里巴巴就一直在B系业务线工作,在他眼里,老板“年轻有能力,没什么架子”,为了随时解决问题,还经常和下属们一起办公,“她的办公室成了我们的会议室”。

对于这次调整后,戴珊抓起的核心业务,魏池觉得关键在于,“阿里业务交叉太多,需要有深资历、懂电商的高层统一管理才能优势互补。”

微观板块所囊括的业务,除了淘宝、天猫这样原本To C的业务,魏池告诉记者,“淘特本就是在1688基础上诞生的。”尽管淘宝特价版最初的设想是To C,但他透露,1688直接供货淘特,是一条完整供应链,并且淘特业务部总经理汪海过去也是向蒋凡、戴珊进行双实线汇报,如今调整过后,淘特单线汇报给戴珊,也是顺其自然。

戴珊过去统管的“B系”业务中,“1688代表的批发业务占比虽低,但市场地位一直稳固。”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说,像1688至今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他认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存在小部分客群需求上的重叠,组织调整后的戴珊,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国内零售业务中,“有选择性地引入到零售平台,也许能创造出新的增量。”

蒋凡“奔”海外

在去年与网红张大奕的绯闻事件爆出后,原本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最年轻的蒋凡,也成为了最早被除名的那个,此后鲜少现身在大淘系的外部活动中。此轮调整,其业务重点走向海外,被张孝荣解读为,是阿里给其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行业观察人士孟奇也有相同观点。他看到,截至今年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4.89万亿美元,不仅同比增长31.9%,规模还超过了去年全年。正是这样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海外制造业成本大幅上扬,跨境业务反而迎来较大机遇。他认为,此时阿里做出调整,将蒋凡从大淘系调离,抓起海外业务,也给这位“少帅”一个机会去创造未来可能。

不过,对于外界讨论的此次调整是对蒋凡的一次“明升暗降”,上述券商分析师不认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与腾讯、字节跳动、京东、拼多多等相比,阿里的海外业务相对强势,可一旦与自身的国内业务相比,“海外业务是绝对弱势。”此番将蒋凡调任统管海外核心零售业务,能体现出阿里在国际化战略布局上进一步发力。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在与记者对话时也认为,“蒋凡最大的成绩其实是为阿里带来了流量和用户的双增长。”特别是为阿里摸索出了一条实现增长的路径——直播,“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曾经张勇曾盛赞蒋凡“推动了淘宝走向数据驱动,实现千人千面”,而今在内部信中,他也对蒋凡在大淘宝七年时间作总结,“为淘宝的无线化、个性化和内容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及未来,蒋凡将为阿里在海外市场谋得更多发展。

职业投资人程宇也注意到海外电商业务正在蓬勃兴起,他觉得,阿里在这一时点上做出调整,由蒋凡将代表阿里加强海外业务,既符合国际化这一阿里未来战略之一的重点方向,“对阿里的未来收入增长会是一个支撑”。

张孝荣并不质疑蒋凡的业务能力,毕竟是曾经扛起淘宝、天猫两面大旗的阿里高管,但不足是缺乏全球化经验和海外实践。“能否啃下全球化这块硬骨头?”他认为这个问题仍待阿里和蒋凡亲自求解。

巨头在承压

核心零售作为阿里巴巴的支柱性业务,不仅要巩固国内市场,也要在全球电商发展的机遇期,展开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于阿里巴巴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程宇认为正当时,“针对目前出现的营收和业务上的问题,作出的阶段性调整。”

实际上,在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出后,程宇就明显感受到了阿里的核心业务环境“似乎进入到了一定的瓶颈期”。从数据指标看,阿里的销售和市场费用高速增长,并未带来收入和毛利润率的增长。

就市场和推广费用趋高,阿里解释称,为淘特、淘宝、Lazada及饿了么等在内的移动商业APP进行用户获取及提升其参与度。对此,程宇个人的理解是,阿里在努力扩张其在移动电商领域的份额,但结果显然没那么理想。

不仅是阿里自身的收入增速和毛利润率持续下滑,市场投入加大无法提振其经营利润率,程宇从国家统计局调取了近三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数据,他看到,今年二、 三季度的增速呈断崖式下跌。显然,阿里背后“整个中国电商行业市场的动力下降”,他还判断,这种动力下滑并非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趋势。

对于阿里当前的现实,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依然是核心业务向其他业务输血的状态。”他认为阿里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有海外业务先发优势强、增速高的考量,再配套国内更早更完善的布局,以期在内需和全球化上做到“齐头并进”。

针对调整,张勇在信中提出了“多元化治理”会成为集团全新的组织战略,毫无疑问,这意味着阿里巴巴自2015年提出的“中台战略”终结。

6年前,阿里为了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对底层的支撑逻辑和战略加以规划,推出了“大中台”,不仅引导了外界各个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效仿,也确实为自身带来了增长。

尽管得益于“中台战略”,阿里的B系服务营收翻番,但孟奇也称,提升运营效率初衷虽好,可阿里实践后更像是做成了“大锅饭”,早在2020年末,其官方很少提及这一战略。

确实,今年以来,张勇更多强调,“内需、全球化和云计算是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并且在此目标下,阿里聚焦多业务引擎驱动,以谋求未来增长。其实在张勇提到的“多元化”治理基础上,阿里内部愈发强调“敏捷组织”。

此前便有消息称张勇放权管理,将内部数十个事业群进行划分,实行业务板块总裁“经营责任制”。而今来看,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已有统管总裁,另外便是张建锋统管下的云与科技板块,以及俞永福分管的本地服务板块。

在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集体“过冬”的当下,降本增效自然是各企业首当其冲的应对方法论,这在阿里也不例外,“不必过多解读”。孟奇的理解是,从过去履带式的业务架构及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模式,到如今多元化业务,敏捷式的组织,都是阿里对组织的阶段性优化调整,这背后“张勇放权是一个前置条件”。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