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7日 08:46:54 中财网
温州惊现炒基团 一掷千万买基金
在温州,炒基金者现在居然频频开出24%的年息,借款炒基金!
成都商报报道,在温州,有个人投资者一掷1000万购买近期发行的嘉实基金,而一次性认购一两百万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少人还拉拢亲友组团购买基金!
在温州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其开年20多天来基金销售额已高达2.5亿,而去年该营业部全年基金销售额才3亿。
从2006年10月至今,温州炒房团、炒煤团、搞实业的,甚至对基金一无所知的普通市民,纷纷倾囊购买基金……
温州人的赚钱本事天下有名,但近乎狂躁的基金热,尤其是24%的高息背后,必然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本周,记者飞赴温州,为您揭开这幕牛市拍案惊奇的故事!
在申银万国温州营业部,开户的市民将柜台完全包围
年息24% 大胆基民吓退操盘手
"公募基金今年要再这么卖下去,我的私募恐怕就要关门大吉了!"1月15日,温州某私募基金的操盘手李岩(化名)在电话中向记者如是抱怨。
就在这一天,上证指数飙升126点,兵临2800点大关,股市"钱景"似乎一片光明。
李岩在温州运作私募基金已有多年,每年都融入规模不等的资金进行股票和实业投资,2006年年初他以12%的年利率融入数千万资金全力杀入股市,获得了丰厚回报,就在他准备在2007年乘胜追击时,一个意外却让他始料未及。
1月15日上午,一个融资方打电话告诉李岩,有一笔800万元的资金将在三天到期后收回。李岩估计这是对方提高融资利息的借口,于是主动将月息提高到1.5%,相当于年息18%的水平。
但是,对方的回答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回报可能有点低啊,有人愿意出2%的月息去炒基金。"这相当于24%的年息!
这让有10年股市经历的李岩颇感压力:"去年指数能涨百分之一百多,已是全球股市几十年少见的小概率事件了,估计今年有30%~40%的投资收益就不错了,扣除融资成本,我只能赚6%~16%的净利润,还要冒市场风险,这笔资金我是不敢融了。只是没想到炒基金的人胆子这么大,基金不也是买股票吗?疯了,简直太疯了!"
狂买基金 温州人组团凑巨资
2%月息炒基金,折射出的是温州人买基金的疯狂,虽然目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基金热,但与这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个人买基金 一掷上千万
行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之中,基金热浪扑面而来,各大银行网点都挂着和基金销售有关的横幅。当地朋友告诉记者,基金眼下在温州成了无人不谈的话题,温州人常用的问候语已变成"今天你买基金了吗"、"今天你的基金涨了吗?"
当地一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去年底成立时总规模为419亿份,仅浦发银行温州分行和申银万国温州营业部就卖出了1亿多份,其中有两位温州人分别一次性买走1000万和800万份,创下温州个人投资单笔基金数额之最,而一次性认购一两百万份的人也不在少数。
营业部20天做完近一年的生意
在基金销售方面颇有口碑的申银万国证券温州营业部,营业部总经理瞿炳建提供的一组数据让记者进一步领略了温州的基金热:
营业部2006年全年销售基金约3亿元,今年短短20多天就销售约2.5亿元,且基本都是个人认购,没有机构资金认购。该业绩占整个申银万国公司190家营业部今年以来基金销售总额的20%左右。
拉拢亲友资金组成"炒基团"
记者在这家营业部里看到,营业部大会议室已临时改成了基金大户室,供首次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基金客户专用,一些客户担心在开户大厅排队耽误买入基金的时机,往往集合亲朋好友的资金组成"炒基团"进驻基金大户室。
据介绍,这种"炒基团"的资金规模从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营业部有一位客户是做皮鞋生意的温州老板,他集中了全家人的上千万元资金炒基金,每周在茶楼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买卖基金的计划,去年他们的收益超过100%。
多数新开户者冲着基金来
除了基金大户室,整个营业部开户大厅里更是人声鼎沸,开户人群川流不息,热闹如农贸市场一般。营业部现在每天只能满足200多位客户开户,还有不少客户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完成开户。
虽然开的都是股票账户,但多数人都冲着基金而来。在交易大厅的几十台自助交易委托机前,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在查看开放式基金的行情,几位短线基金炒手不停地翻看着各种基金的情况,主要是基金净值走势K线图和基金重仓股表现。
"毫无疑问,基金是温州现在最热门的投资品种。"申万温州营业部的瞿总如是说。
赚钱快 炒房炒煤团纷纷来投
说来奇怪,股市走牛自2005年末便开始初露端倪,基金自那时起也开始明显受益,但据说温州人的基金热潮一直到2006年10月才爆发出来,也就是在股市走牛一年后才有所反应。
从炒房、炒铺到炒煤,温州人的投资嗅觉异常敏锐,动手早也获利不菲,但是炒基金却没能为全国先,那么,这一次温州人的头脑中又装的是什么生意经呢?
温州人炒股有阴影
"温州人曾经非常排斥股票,所以基金自然受冷落,一年多以前如果有人炒股票买基金,就会被视为不务正业。"一位在温州某大银行担任高管的朋友为记者解开了这一疑惑。
据他介绍,温州人的"股冷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温州人善于捕捉商机,民营企业高度集中,兴办企业、投资房产、从事实业投资的回报都比较高,而这些投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州人觉得放心;二是股市带给温州第一代股民的是巨亏的惨痛回忆。当年这批人都在追捧上海一百和上海华联的股票,在七八十元的高位追进,最后在20多元挥泪卖出,这一阴影大大影响了后来者。
基金赚钱快 民资大举转向
但是,自去年10月以来,招商银行等银行股的连续大涨让基金净值增长很快,一个月赚20%~30%的基金为数不少,市场的急速盈利效应开始出现,少数温州人品尝到了买基金赚大钱赚快钱的感觉,这种财富效应迅速传播,温州民间资本才开始出现大幅转向,炒房资金、实业资金也开始大量涌入。
"温州人做投资有个特点,一旦有人真正赚到钱了,他就会把亲戚朋友一起拉进来,扩大资金规模,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从炒房团、炒煤团到现在的炒基团都是必然现象。"这位银行朋友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一个经典故事。
一位女老板2005年在某银行贷款时,按照银行的要求将贷款的一部分拿出来认购基金,作为其获得贷款的条件,无奈之下,她最终认购了一部分基金。
2006年中期,她偶然发现手中的基金涨了不少,远远超过自己实业投资的收益率。连股票为何物都不知道的她便一口气将自己在上海、杭州和温州的五套住房抵押给银行,获得的500万元贷款全部买成了基金,结果在今年初的时候获利近400万元出局,而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不少圈中朋友也开始炒基金了。
做实业难 老板难挡基金诱惑
除了财富效应的巨大诱惑,申万的瞿总也从实业投资的角度解读了温州一些实业家的心态。
"我的一个朋友是做工厂的,这两年的原材料涨价让他苦不堪言,实业也不好做,后来我说你搞点股市投资对冲一下风险。但最好买基金,有专家帮你选股,有色金属涨价的时候你就买持有有色金属股多的基金,你对行业的了解不比基金经理差,只要看对行业了就可以赚,风险也不会太大。"
他的朋友去年果真投资了一部分资金到基金上,去年不俗的收益让他今年的投资额增加到了2000多万元。
多数温州人属于盲目跟风
"虽然温州人现在炒基金很疯狂,但据我所知是分成了两种风格,多数人的基金常识少得可怜,属于盲目跟风。炒房团时期,至少大家还知道房子怎么选吧?"在温州私募基金圈里摸爬滚打了10年的李岩如是说。
炒房团转型的 长线心态好
据他所知,第一种风格与温州炒房团的手法一脉相承。这批资金数额庞大,大都由从房市中功成身退的温州人掌握,其投资心态稳定,一旦买进之后,持有时间相当长,通常都是以年来计算。
这些人关注的是A股市场的长期走向,而管理层近期又强调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思路,我国经济也处于快速稳健增长中,让他们对后市十分看好,其投资周期至少会延续两三年,年收益预期在30%左右,这种心态让他们目前获利不菲。
李岩说:"前几天,我有几个做地产的朋友要买基金,我说让他们等股市先调整一下,但他们反问我,2008年指数能涨到多少?我说可能见5000点。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两年还有80%的涨幅,年平均收益40%,那还怕什么?他们这种投资心态很好,但更多的人是做不到。"
跟风投机者 玩的就是赌
另一种炒基金的风格是李岩不太看好的。这批资金纯属投机炒作,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却有着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
这一群体人数众多,把基金当成股票炒,却对潜在的亏损风险采取两种极端态度:一种是根本不知道基金是什么,以为基金包赚不赔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不少人在银行问基金的年利率是多少。而记者接触的不少温州本地人对基金知识也知之甚少,买基金就如同进餐馆,哪只基金买的人多就买哪只。
另一种是知道有风险,却抱着赌博的心态炒基金,美其名曰"风险越高,利润越大",他们最不喜欢买新基金,宁可认购老基金,因为新基金的建仓锁定期让他们无法短期买卖。
这些资金投资周期短,短的只有几天,长一点的也想在两三个月赚20%就跑,"也许用年息24%融资的人就是这样想的,月息2%,两三个月赚20%,扣除利息还可以赚14%到16%,涨得好还可以多赚,可惜股市不是做加减法这么简单!指数一跌起来,我怕他们受不了。"李岩摇头说。
利息太高 融资操作风险大
资本泡沫永远都伴随着过高的投机热情而产生,在温州炒基团的背后,已经出现了一个个正在悄然扩张的泡沫。
融资炒基最怕股市震荡
一位从事资金中介的朋友告诉记者,现在温州有些老板在少数金融机构不需要抵押物,仅凭信用便可以贷款,然后就用这个钱买基金。
如果股市调整,就可能出现麻烦。而到银行抵押贷款炒基金的也是家常便饭。虽然法律规定银行贷款不得入市,但实际上金融机构很难监管贷款的去向和用途。
民间高息融资炒基金现在也十分活跃,以前12%的年息可以拿到资金,但现在基本是有价无市,融资者只能大幅抬高年息,24%的年息在短期交易中时常出现。
这些资金在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时,将成为极不稳定的群体,也是下跌中容易出现恐慌的群体。一旦失去控制,将给市场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这与温州炒房团的被套资金不同。房屋还可以收租,被套者短期很难有恐慌情绪,只要能应付房贷的压力,未来还是有希望的,但基金反映的资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个数字多少,一旦缩水,就足以让比较讲究实际的温州人担忧了。
基金经理已察觉资金潮风险
在深圳,手握巨资的基金经理似乎也感受到这种资金泡沫的压力。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我个人认为不少股票估值已严重偏高,成长性严重透支,但是近来每天从全国涌来的认购资金源源不断,如果我不建仓就有可能在基金排名上落后,市场一跌我就必须进场一部分资金,但是又不敢进太多,所以一月份动不动就出现上百点的大涨或大跌,每天的成交金额都是上千亿元,场外资金太泛滥了。"
一旦这种资金涌入的势头减缓或停止,整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就可能迅速掉头向下,到时候申购潮将变成赎回潮,那就是牛市里惨烈的"多杀多",跌四五百点只是几天的事。他表示,有些大基金现在已经有意控制建仓速度和业绩,一方面是控制风险,一方面也是想让基民自动赎回,趁机给基金减减肥。
后记
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今年以来的新增基金开户数已经超过100万户,整个基民队伍正处于超高速增长之中。
而在这一轮席卷全国的基金投资热潮中,温州炒基团并不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却演绎出这种少有的疯狂热情。一方面是无知者无畏的高成本入市资金,另一方面又是随时可能因资金热情消耗过快扭头向下的股指。
合力之下,炒基团的一次风险教育课也许不会太远了,虽然这只是他们在牛市中摔的一小跤,很可能他们中不少人未来仍能在基金上大获其利。但是,只有正确的方式才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否则还是那句话,盛宴结束时,总是需要人来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