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牛根生走了,蒙牛重回狼性分式通分
2023-06-06 00:34  浏览:55

本文字数:2520|预计5分钟读完

中粮系全面进入,再造一个蒙牛。

记者丨何己派

编辑丨曹彦君

走过22年长路,牛根生彻底切割了一手创办的企业。

12月初,蒙牛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的一系列变更信息,其中,创始人牛根生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原因是到了退休年龄,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

这也意味着,10年前离开蒙牛董事会主席位置后,牛根生再退一步,辞去了最后的职务。

公告官宣了来自中粮系的新生力量。董事委任名单里,新增的6名成员中,4人拥有中粮系背景。

这是蒙牛董事会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变动。朝着“5年再创一个新蒙牛”的目标,乳业巨头的自我变革或许也才刚刚开始。

展开全文

1

离开的创始人

这则公告之所以引人关注,原因在于离开的牛根生,是蒙牛的灵魂人物。

1999年,41岁的牛根生离开伊利,创办蒙牛乳业,虽然没奶源、没厂房、没市场,可谓一无所有,但因他为人仗义、敢闯敢拼,一批伊利工作的老部下追随而来。

从一户53平方米的出租房起步,只用了三年时间,蒙牛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飙升至2002年的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

一头牛,跑出了火箭速度。2004年,公司顺势登陆港股,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乳制品企业,那年,牛根生的身家达到1.35亿美元。

牛根生外表粗犷,但心思很活泛,战略决策讲求大胆猛进。

公司成立不久,他出了个奇招,承包呼和浩特市路边的广告牌,写上“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尽管当晚40多块广告牌全部被砸,但“蒙牛得罪了谁”的疑惑传遍当地,一下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出了名。

2007年,蒙牛在业绩上赶超伊利,拿下“中国乳业第一”。

乳业一哥的位置没坐多久,蒙牛卷入三聚氰胺事件,牛根生栽了个大跟头,公司业绩连续亏损不说,还面临外资并购的危局。

彼时媒体报道,牛根生在高层企业家聚会中,痛哭流涕地讲述面临的困境,担忧话语权落入外资之手。

所幸,拯救蒙牛的是“自己人”。

2009年,中粮集团宣布联手厚朴基金,斥资61亿港币收购蒙牛2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年后,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正式退居二线。

2012年,随着蒙牛最后一位元老级人物杨文俊退出,当初追随牛根生创业的10位“牛家军”全部出局,蒙牛完成“去牛根生”化。

2

中粮系全面进入

已至耳顺之年的牛根生,这些年虽一心做慈善公益,但从未远离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

2016年,他出现在蒙牛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曾被看作重新出山的标志,不过,其后的公司活动,他从未公开露面。

当年蒙牛管理层正值变动,卢敏放上任集团总裁,或许老创始人的重返,更多是帮新掌门磨合业务、辅助战略制定。

其实,以牛根生为代表的老蒙牛人,依然与蒙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今年3月,蒙牛收购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其创办者是牛根生、孙先红(前蒙牛集团副总裁)。

此外,中国圣牧、现代牧业等一批老蒙牛人创办的企业,先后被蒙牛收购,逐渐并入集团体系,其中,现代牧业背后的投资者,闪现牛根生创立的老牛基金会旗下投资公司Brightmoon的身影。

对于牛根生此次彻底退出蒙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21CBR》记者分析称,牛根生自己会有战略性的考虑,其侧重点也已不在蒙牛。

同时,随着中粮系的全面进入,公司整个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利于未来战略决策,“为‘再造一个蒙牛’的长期战略奠定顶层红利”。

今年5月,二股东达能清仓蒙牛股份。以此次公告为分水岭,中粮进一步加强对蒙牛的控制和主导地位。

最新的董事会名单里,新纳入的执行董事王燕、张平,此前分别历任中粮人力资源高管、中粮与可口可乐合资公司高管。

接替牛根生,担任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的王希,现为中粮集团战略部产业投资部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38岁的王希,也是蒙牛董事会成员里,少见的80后。

至于现任掌门人卢敏放, 供职达能多年,被视为“达能系”。 5年前,他经由中粮集团推荐,空降总裁一职。

其接任之时,蒙牛正处在被老对手伊利甩开距离的尴尬境地。在他大刀阔斧的调整之下,蒙牛只用一年时间,就重回快速发展轨道,2017年收入突破6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9%。

作为空降高管,卢曾提到,董事会、资本市场和股东对空降军抱有极高期待,不会给很长的适应时间,来了就得打仗。

这位当家人手腕强硬、讲究务实,业务层面,他主张打造新事业部制、聚焦明星品牌、聚焦资源;用人层面,强调能者则上、不带熟人,曾在6个月内把直线汇报的12个高管换掉了11个,可见行动果决。

3

重回狼性时代

在卢治下,蒙牛因牛根生离开而淡化的狼性文化,重新显现,多位业内人士向《21CBR》提到,蒙牛近几年业绩飘红,离不开卢敏放的有效治理。

蒙牛现任掌门人卢敏放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卢敏放的管理风格可以用三个词形容。

一是有的放矢,发力过去薄弱的产品、品类,比如奶酪、奶粉业务,进行重点规划和投资。

二是行动落地快,一旦达成某项计划或做法,卢会紧盯进展,敦促尽快执行和拿出反馈,由此提升各事项的效率。

三是懂得平衡,在管理层内部,其位置稍显尴尬,既得考虑股东的利益,也得兼顾基层管理的老蒙牛人的利益。

“他非常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解决内部矛盾,平衡各方利益和照顾大家情绪。”宋亮向《21CBR》记者表示。

朱丹蓬提到,卢敏放既有外企的多年工作经验,思维很open,也在中资的管理体系多年,“入主蒙牛后,集团在组织架构、国际化、新品投放、渠道深耕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呈现,推动进入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在卢敏放时代,蒙牛逐步走向生态化、平台化。

过去几年,集团耗资数百亿元,收购了上游企业中国圣牧和现代牧业,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以及国内奶酪龙头品牌妙可蓝多等。

卢敏放解释,战略投资看重收购标的能否与蒙牛现有业务互补和支撑,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从董事会成员的履历来看,王希、叶礼德、李恒健,都有投融资相关工作背景,熟悉资本市场,会成为卢敏放强化并购能力、加速产业链整合的关键臂膀。

2021年,是蒙牛“五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的起步之年,卢敏放带领的这家市值超1700亿港元巨无霸乳企,必须走得更快,也必须走得更稳。

在宋亮看来,“再造”只是句口号,现实的挑战摆在蒙牛面前。

中国传统乳制品的消费,进入了增长大幅放缓的时期,国际市场飘渺不定,而蒙牛自己,也还未找到一个新的业务发展点。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报名

21商评团队出品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