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娄秋琴: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合规管理纺织娘是什么昆虫
2023-05-14 10:54  浏览:50

娄秋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金融专业合作硕导、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近年来,企业合规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受到严格的合规监管,遭受制裁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引起了我国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2018年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开出10亿美元罚金外加 4亿美元保证金的巨额罚单事件之后,我国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合规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社会治理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国内,国家的合规监管也在趋严,开出的罚单金额也越来越大,如在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对阿里巴巴开出了182.28亿元的罚单,对美团开出了34.42亿元的罚单,同时还要求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为了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国家不但出台了一系列的合规管理指引,还在探索以合规换取宽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激励机制。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3月启动了涉案违法犯罪依法不捕、不诉、不判处实刑的企业合规监管试点工作。2021年3月8日,探索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写进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际社会的经验还是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不管是从理论的支持还是司法的践行,“要我做合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驱动下,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推进合规制度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但在实践中,大多企业多为业务导向思维,只关注经营风险和业绩成长,并不重视合规管理,有的甚至认为合规管理是自缚手脚,不但要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减少业绩并降低效率,所以进行主动合规的动力并不足,只有在涉嫌犯罪或者受到行政调查等危机出现时,为了获得从轻处罚才被动开始进行合规。但相比于主动合规,这种被动合规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但要在限定的时间里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合规体系,而且即使最终取得了合规不起诉或者较轻处罚的结果,但在声誉减损、人才流失以及商机丧失等方面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企业应当在尚未出现危机时主动进行合规,要求企业加强自我监督、控制和管理,主动防止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企业主动合规所产生的增本降效的顾虑,笔者提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之机主动进行合规管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正进入快车道,企业如果能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企业进行重塑,通过数据驱动企业智能化决策的过程中将合规管理融入其中,可以降本增效,有利于解决企业不愿意主动合规的痛点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虽然已经进入快车道,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所选择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是不同的,有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有的企业则通过与数字化企业合作或者购买数字化企业的软件服务,由于自主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需要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才能完成,所以实践中通过合作或者购买软件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较多。为了论证将合规管理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可行性,笔者特地对三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的SaaS平台公司进行了调研,一家是人力资本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肯耐珂萨,一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合合信息,还有一家是互联网电子签名公司e签宝,这三家公司目前都拥有大批量的企业客户,在各自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也都获得了东方富海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笔者发现这三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不但在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事前预防、事中识别、事后应对不合规产生的风险,客观上起到了合规管理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合规管理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呼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用好相关的软件服务进行合规管理,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增加绩效,又能契合国家合规要求的大趋势。

一、对内部人员的合规管理

展开全文

娄秋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金融专业合作硕导、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近年来,企业合规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受到严格的合规监管,遭受制裁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引起了我国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2018年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开出10亿美元罚金外加 4亿美元保证金的巨额罚单事件之后,我国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合规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社会治理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国内,国家的合规监管也在趋严,开出的罚单金额也越来越大,如在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对阿里巴巴开出了182.28亿元的罚单,对美团开出了34.42亿元的罚单,同时还要求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为了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国家不但出台了一系列的合规管理指引,还在探索以合规换取宽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激励机制。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3月启动了涉案违法犯罪依法不捕、不诉、不判处实刑的企业合规监管试点工作。2021年3月8日,探索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写进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际社会的经验还是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不管是从理论的支持还是司法的践行,“要我做合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驱动下,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推进合规制度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但在实践中,大多企业多为业务导向思维,只关注经营风险和业绩成长,并不重视合规管理,有的甚至认为合规管理是自缚手脚,不但要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减少业绩并降低效率,所以进行主动合规的动力并不足,只有在涉嫌犯罪或者受到行政调查等危机出现时,为了获得从轻处罚才被动开始进行合规。但相比于主动合规,这种被动合规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但要在限定的时间里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合规体系,而且即使最终取得了合规不起诉或者较轻处罚的结果,但在声誉减损、人才流失以及商机丧失等方面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企业应当在尚未出现危机时主动进行合规,要求企业加强自我监督、控制和管理,主动防止违规违法犯罪行为,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企业主动合规所产生的增本降效的顾虑,笔者提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之机主动进行合规管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正进入快车道,企业如果能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企业进行重塑,通过数据驱动企业智能化决策的过程中将合规管理融入其中,可以降本增效,有利于解决企业不愿意主动合规的痛点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虽然已经进入快车道,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所选择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是不同的,有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有的企业则通过与数字化企业合作或者购买数字化企业的软件服务,由于自主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需要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才能完成,所以实践中通过合作或者购买软件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较多。为了论证将合规管理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可行性,笔者特地对三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的SaaS平台公司进行了调研,一家是人力资本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肯耐珂萨,一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合合信息,还有一家是互联网电子签名公司e签宝,这三家公司目前都拥有大批量的企业客户,在各自领域占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也都获得了东方富海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笔者发现这三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不但在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事前预防、事中识别、事后应对不合规产生的风险,客观上起到了合规管理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合规管理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呼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用好相关的软件服务进行合规管理,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增加绩效,又能契合国家合规要求的大趋势。

一、对内部人员的合规管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