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多晶硅景气!有公司连获百亿订单,有公司忙扩产企鹅一般在几月份产卵
2023-05-06 10:36  浏览:26

近日,硅片新贵双良节能锁定多晶硅供应,连续签订两笔合计约超280亿元的多晶硅料采购合同,其中一个超百亿的采购订单被特变电工子公司拿下。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影响,今年以来,多晶硅产业链上多家公司业绩喜人,扩产步伐也未停歇。

来源:摄图网

双良节能签两笔多晶硅料采购合同,累计金额约超280亿

9月23日,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双良节能,证券代码:600481.SH)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硅材料包头)签订两项重大采购合同,累计采购金额预计约286亿元。

公告披露,双良硅材料包头公司于2021年9月22日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硅业)签订了《硅料战略合作协议书》,合同约定2021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双良硅材料向中能硅业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275万吨,按照硅业分会2021年9月22日最新市场价格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12.09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同一天,双良硅材料包头公司还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特能源,证券代码:01799.HK)、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及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卖方)签订了《多晶硅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合同约定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双良硅材料包头向各卖方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8.22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74.68亿元(含税)。

对于上述两项超百亿元的采购,双良节能表示,公司于2021年开始拓展大尺寸单晶硅片业务,相关合同的签订,有利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保障公司单晶硅片按期达产,符合公司的经营计划,也符合行业特点。

资料显示,双良节能目前主要业务为节能节水系统及光伏新能源系统,后者包括多晶硅还原炉及其模块,以及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报告期内,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主要是光伏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55亿元,同比增长197.15%。

双良节能2021年半年报披露,公司的多晶硅还原炉系统因占据市场份额首位,首先受益已提前完成全年度订单目标,并将持续受益。2021年下半年将迎来更多数量更为集中的设备交付。针对这一轮的扩产浪潮,公司的溴冷机、空冷系统、换热器等产品也将快速切入多晶硅行业。双良节能在包头地区开展大规模光伏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投资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的拉制工作。

展开全文

而2021年下半年以来,双良节能的硅片扩产计划持续推进中。

8月9日,双良节能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35亿元,主要用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9月11日,公司包头生产基地成功完成首台单晶炉的安装,预计首批560台单晶炉将在年底前陆续完成交付、安装,年底实现硅片投产。

多晶硅上游公司获益,特变电工今年以来拿下多个百亿大单

需要一提的是,双良节能上述第二笔采购订单的交易方新特能源等系上市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特变电工,证券代码:600089.SH)旗下控股企业。

9月22日,特变电工披露,双良硅材料(包头)公司将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及其控股子公司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8.22万吨,协议总金额预计约人民币154.58亿元(不含税),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35.06%,协议有效期内年均执行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7.01%。

特变电工表示,此次战略合作买卖为五年期日常经营销售协议,协议实施有利于促进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积极影响。

资料显示,特变电工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及能源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2021年上半年,因多晶硅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所致,公司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44.65%,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13.58个百分点。

需要一提的是,此次154亿元的订单并不是特变电工的第一个大订单。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特变电工已签下数个多晶硅销售大单。

其中,1月21日,新特能源等与上机数控(603185.SH)及其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上机数控公司将于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多晶硅料7.04万吨,协议总金额预计约人民币53.54亿元(不含税)。

3月11日,新特能源等与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2021年7月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青海高景公司向其采购原生多晶硅15.24万吨,协议总金额约149.70亿元。

4月28日,新特能源与晶澳科技(002459.SZ)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将于2022年4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及其所属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18.10万吨,协议总金额约219.44亿元(不含税)。

而今年以来,特变电工的多晶硅产能扩建步伐也在加码中。

3月2日,新特能源以内蒙古硅材料公司为主体,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新型工业园区山格架化工园区投资建设10万吨多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为87.99亿元(含增值税)。

4月15日,特变电工披露,为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子公司新特能源对3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对3.6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增加部分瓶颈设备产能,进一步提高多晶硅产能,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2.65亿元。

4月30日公司披露,为不断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加大风电、光伏资源开发力度,新特能源拟发行不超过1.77亿股内资股股份,募集资金用于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及补充风电、光伏资源开发的营运资金。

多家公司满负荷生产,扩产步伐不停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整个光伏市场持续增长,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持续景气。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22.7万吨,同比增加10.7%。

行业景气之下,产业链上多家公司业绩喜人,扩产步伐也未停歇。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大全能源,证券代码:688303.SH)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28亿元,增长11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7.96%。营收及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系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旺盛、多晶硅料市场紧俏所致。

产销方面来看,2021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完成多晶硅产量4.13万吨,实现销量4.25万吨。大全能源在其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由于终端装机需求旺盛,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高品质多晶硅供应紧张,公司将保持满负荷生产,全年预计产量为8.3-8.5万吨。

此外,据披露,大全能源三期B阶段年产35000吨多晶硅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2022年3月底之前达产,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同时,大全能源还计划在未来三年保持年均50%左右的产能增速,拟在2024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27万吨/年。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通威股份,证券代码:600438.SH)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62亿元,同比增长41.75%;归股净利润29.66亿元,同比增长193.50%。

通威股份披露,今年上半年,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公司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126.50%,实现产量5.06万吨,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产品平均毛利率为69.39%。

据悉,通威股份已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35GW太阳能电池产能,2020年公司高纯晶硅产量全球第一(CPIA统计)。根据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业务发展规划,预计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将于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年内投产。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乐山新增投资2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其中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33万吨。

新三板公司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硅烷科技,证券代码:838402.NQ)也于9月17日披露,公司拟预算总投资3.6亿元,建设500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

该公司通过采购焦炉煤气、硅粉等原材料,依托核心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工艺设备,在特定温度压力下进行气固相反应,生产并向客户销售高纯度、满足各领域应用的特种电子工业气体来实现收益。硅烷科技2021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在原有电子级多晶硅中试装置基础上,正在进行深度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纯度达到区熔级,2021年3月,区熔级多晶硅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业绩方面来看,2021年上半年,硅烷科技取得营业收入 3.65亿元,同比增长 90.5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44.05万元,同比增长 457.92%。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