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业务、降低持仓余额、做好仓位管理……商业银行正在持续收紧外汇及贵金属相关业务。据北京商报记者9月15日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对外汇交易业务作出调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对贵金属业务发布限制措施。在分析人士看来,各家银行相继收缩外汇、贵金属交易业务主要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预计在贵金属和大宗商品行情明朗前,短期金融机构对此类业务将保持谨慎。
一则公告再次将个人衍生品交易业务拉回大众视野。9月14日,中信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个人双向外汇交易业务公告称,自9月27日8:00起,该行各渠道将暂停个人双向外汇交易业务开仓功能(含开仓委托),原有持仓份额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近期外汇市场波动加剧,对于有持仓的客户,提示您注意防范风险,做好仓位管理,适时降低持仓余额。”中信银行提醒投资者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是中信银行首次调整外汇业务,8月9日,该行曾发布同样公告表示,自8月20日起将对部分未进行个人双向外汇开仓或平仓(含委托)交易且个人双向外汇保证金账户余额为0的账户进行解约销户,同时自8月21日起,不再提供各渠道个人双向外汇业务的新客户签约功能服务。
而在中信银行之前,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也先后发布公告,分别宣布上调外汇业务风险等级、暂停新开户、暂停办理外汇兑外汇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谈及各家银行相继收紧外汇交易业务的原因,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全球利率处于加息时间窗口的概率增强,会导致外汇等业务产生大幅波动,进而可能致使投资者出现超出其专业能力之外的亏损,各家银行相继收缩外汇业务主要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王红英进一步指出,从目前银保监会落实中央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原则出发,收紧贵金属、原油和其他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业务,符合国家对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定位。未来,该类业务收紧可能是趋势。
从银行公告来看,暂停新开户、上调外汇业务风险等级成为银行持续收紧个人衍生品交易的常规操作。在外汇业务收紧的同时,各家银行也对贵金属业务作出了调整。例如,9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建设银行客服人员处获悉,为保护投资者权益,该行目前关闭了账户贵金属及双向交易业务部分无任何交易且无持仓份额客户的账户,并上调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9月13日,建设银行曾发布公告称,将自10月18日起,对连续12个月无任何交易且无持仓份额的客户关闭账户贵金属及双向交易业务。同时账户贵金属及双向交易业务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要求由原“稳健型”(C3)调整为“激进型”(C5)。调整后,风险承受能力低于“激进型”的客户,将不能进行开仓交易,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我行未来或将进一步从严限制账户贵金属及双向交易业务,包括暂停新开仓等措施。建议您谨慎交易,减少持仓,防范风险。”建设银行在公告中提到。
除建设银行外,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出手”限制贵金属业务,具体措施包括暂停新开仓、解除委托关系、上调风险等级等。例如,7月5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该行将暂停包括网点柜面、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全渠道的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业务的现货实盘类新开户交易,恢复时间另行公告。
对于调整贵金属交易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进一步分析道,近期部分银行收紧贵金属业务主要还是出于防范潜在风险。一是防范市场风险。目前疫情卷土重来,全球经济复苏、通胀和美联储等政策前景不确定性继续困扰市场,近期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二是防范监管风险。同时,去年“负油价”事件,引起国内监管部门的关注,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明显提升;三是防范市场声誉风险。
“预计在贵金属和大宗商品行情明朗前,短期金融机构对此类业务将保持谨慎。” 周茂华建议,由于贵金属和大宗商品这类资产的“特殊性”,对于银行来说未来不仅要规范、重塑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市场“黑天鹅”事件处置预案,还需要增强投研能力,提升业务团队专业化水平,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等。另外,部分银行暂时关闭线上适当性评估,能更好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避免潜在纠纷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