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展应站在县域经济的全景视角下,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项目思维,构建四化融合、四生协同、四层结构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体系。”这是泛华集团对开展乡村振兴的规划思路。
一直以来,从江苏句容到河南兰考,从响水大米到柞水木耳,泛华集团以领先的理念和深厚的理论为指导,创造了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和县域发展创新模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实践案例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据了解,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双重背景下,泛华集团正积极创新“EOD模式+产业育城”融合的模式,赋能生态文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产业园区转型四大应用场景。
泛华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要发挥乡村地区青山绿水生态美的优势,以EOD模式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田林农湖系统,并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重塑乡村的生态本底和绿色空间格局,创新“青山绿色变金山银山”路径和机制,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乡村新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发展动能,搭建数字孪生的产业育城平台,以创意设计为牵引、以数字经济驱动、以职业教育支撑、以科创为动能,以资本为助力,通过全过程溯源、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数字供应链、5G场景应用等,将场景化数字生态与相关特色产业融合,构建“一品一网一平台多基地”的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场景化应用创新,进而以产促城,打通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美丽乡村的四层结构体系。
泛华强调:EOD模式和产业育城融合共生并相互作用,将成为生态文明开发带动产业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推动模式。
“而县域经济作为城乡融合的切入点,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处,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的纽带,促进农村现代化的主要依托,也是农民问题集中区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基于此,如何以县域为单元推动乡村振兴就成为主战场。”泛华方面称。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中国2850多个县涵盖着城镇与乡村,历史发展、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分类研究、探索实践和总结,泛华总结了10大主要类型,包括城市卫星城型、环城休闲游憩型、农业产业化驱动型、特色农产品撬动型、大田实验示范带动型、资源依附型、特色产业型、交通枢纽型、民族风情特色型和边境自贸小镇型。
其中,农业产业化驱动型很具代表性。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和土地整理,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为农业产业规模化奠定基础,并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三产创新发展带动一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二产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并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重塑“产品卖全球、结算在当地”的结算经济模式。
泛华认为,一些诸如盛产花椒、天麻、党参、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地区,可以积极打造网红品牌,以品牌农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紧跟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消费观念特点,采用更加贴近生活、更时尚的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曝光和推广。形式多样有趣、不局限于传统的推广营销方式,创新的推广方式更受现代人的喜爱,如小视频、直播等。
同时,积极促进科技研发,加快新品种选育攻关和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机械化技术应用模式,加大对贮藏、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在推广现代的产业组织模式,通过特色农业基地+农业休闲旅游方式+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形成休闲农业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型城镇化形态。
在一些具有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的县域,可以把生态旅游、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活动、农村休闲与体验旅游结合起来,拓展新兴乡村和农业体验项目。并开展新农人和电商运营培训,带动农民不离乡土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休闲等多个领域,探索“互联网+特色镇+美丽村”之路。
泛华方面最后强调,要重新审视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运用数字经济加快产业革新的步伐,发挥平台经济作为农产品供需连接器的作用和价值,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溯源认证,重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朝向智慧化、场景化等方向不断迭代升级,最终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现强县与富民统一,城镇与乡村贯通,改革与发展结合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