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大多数人都能拥有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可以轻易接触到各类新闻、资讯和数据。各种信息被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整理起来,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同时,在新资讯时代,读者和资讯提供者之间,开始有了直接的互动。不同于以前的报纸编辑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有多少人阅读,今天的新媒体编辑可以在发送文章以后的1个小时里,就得到详细的阅读数据。同时,资讯平台也会把更受人们欢迎的资讯,推荐给更多的投资者。
在这个新资讯时代,数据与信息的优化与整理,让人们感觉到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当信息过于泛滥时,它却会对人们的投资造成难以察觉的损害。
基金数据普及
带来的问题
北京有知有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岩,曾经说过一段他早期的创业史,以及丰富的数据是如何害了投资者的。
在很久以前,孟岩搞了一个网站,叫“财帮子”。这个网站给投资者提供各类基金的数据,比如最近的基金哪只表现更好之类。在许多年以前,这些数据还不像今天一样唾手可得,因此财帮子网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帮助。
但是,在财帮子网站流行开以后,孟岩发现一个问题:当投资者更清楚地知道哪些基金最近表现更好以后,他们的投资收益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原因很简单,当人们可以借助数据更清楚地知道最近哪只基金表现更好以后,他们追涨杀跌的动力就更强了,许多人开始卖掉不涨的基金,买入最近暴涨的基金。而有经验的投资者知道,这种交易行为对投资是十分有害的。后来,孟岩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方便的数据,转向教育投资者如何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在今天的证券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投资者对信息的获取量,开始变得远远大于智能手机出现之前。现在,随便打开一个财经类APP,只要涉及基金数据的,我们会很容易看到一些诸如“过去一年中表现最好的基金”的排行榜。
对于这些排行榜来说,只要最近股票市场不要太差,我们就很容易看到一些基金,在过去一年里赚了50%,甚至100%还多。原因很简单,对于拥有几千只股票、上万只基金的证券市场来说,由于每只基金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因此如果只看一年的时间,甚至只看三年的时间,我们会很容易找到一些表现特别好的基金:就像一堆猫咪里,一定有那么一两只纯白色的一样。
而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使用手机看信息,手机的屏幕又不如电脑大,因此这些“一年之内上涨了百分之几十”的基金,占满一两个手机屏幕,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些诱人的曲线边上,我们往往还会看到一个红色的“买入”按钮,让心动的投资者立即就能找到买入的渠道。
试想,对于金融知识几乎为零的许多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如何能抗拒这样便捷的信息所带来的诱惑呢?要知道,在今年基金下跌的时候,市场上甚至流传过一个段子:“查询基金是不是要收费,为什么我每次打开看,钱就少了一些呢?”
展开全文其实,信息的便捷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告诉投资者,基金过去几年的表现如何,而不分析基金的持仓状态、持有股票的估值、基金经理过去的交易记录、擅长的风格等等,那么即使是最专业的投资者,也没法从基金过去几年的业绩里,就知道该买什么基金,又遑论连财务报表是哪三张都不一定知道、把基金净值下跌误认为收了查询手续费的普通投资大众呢?
信息过度优选
造成的资本市场扰动
而当大批投资者都拥有便捷但是营养含量低的数据时,作为一个整体,投资者必然更容易购买短期业绩更好的基金,而这也对整个资本市场造成了扰动。
当一只基金最近两年的业绩大幅超越同类基金时,从经典的投资理念来说,由于这只基金往往是因为自己擅长的投资风格,正好在最近两年有所爆发,因此短期的好业绩,往往反而意味着未来一两年的业绩相对较差的概率更大。许多投资行业的量化分析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对于缺乏金融知识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并不拥有如此丰富的金融知识,也不会进行复杂而周密的分析。当信息终端告诉他们这只基金过去一段时间表现特别好,而且在这条信息的边上就是一个红色的“买入”按钮时,许多人所做的事情很简单:他们会跟风买入这只基金。
如此大规模的跟风买入,必然造成热门基金的规模暴涨。我们经常看到的“爆款基金大卖数百亿”的新闻,就是明证。而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一般是很难在短期更改自己擅长的投资方法的。
在得到了大量的申购资金以后,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做法,是把得到的钱继续投入自己原来看好的投资方向。而由于这些资金的涌入,这些投资方向的股票就更容易上涨,由此继续带动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业绩上升,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只看短期业绩数据投资者的申购。
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本市场正循环”,就在铺天盖地的数据普及中形成了。而根据投资中的反身性理论,正向循环会扩大到平时市场波动难以达到的地步,然后在商业规律的地心引力作用下,转入反向循环的过程,从而导致之前冲入的投资者遭受亏损。
互动媒体时代的新问题
由于基金表现数据的大规模普及所导致的投资者行为趋同,还只是新资讯时代普通投资者受到的干扰的一部分。在当今智能手机大量普及,人人都可以拿出手机刷几篇财经分析文章的时代,互联网行业所崇尚的“唯流量论”,也在给投资者带来不小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大小,和是否放在媒体头条,是没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也就是说,对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当天的头条新闻是什么,是由编辑根据自己对新闻的重要性进行选择的。
当然,这种选择也会考虑到这篇文章阅读量大不大,但是阅读量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文章的质量如何、对社会的影响大不大、是否有足够专业性、是否当时不被市场欢迎但是过几年以后看非常具有远见,这些都会是传统媒体的考虑因素。
但是,在今天的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媒体时代”、“新资讯时代”,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互动媒体时代”,事情开始变得不一样。
在今天,由于绝大多数读者开始通过智能手机阅读资讯,资讯网站和手机APP由此可以很轻松地收集每篇文章的点击量、阅读完成量等一系列数据,而互联网行业的宗旨又是“唯流量论”,也就着重追求数据统计阅读量的大小,其他基本不问,因此在“互动媒体时代”,财经分析的文章也开始出现了和前述基金短期业绩表现类似的趋势:一篇文章看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出现在手机APP推送的头条,也就越容易被更多的人看到。
由于读者的阅读量和文章的被阅读量互相影响,新资讯时代,或者说互动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偏见变得更加容易在人群中流传,而这对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想象一下,当新能源类股票出现泡沫,许多股票估值高达上百倍、甚至几百倍市盈率时,许多人在这个泡沫中赚到了钱,但是股票的泡沫也显而易见。这时候,传统媒体的资深编辑,可能更愿意在报纸头版放上《新能源类股票泡沫明显》这样的文章,因为他已经在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看到过无数次类似的泡沫。他并没有被泡沫冲昏头脑,在市场过热的时候写这样一篇文章,是有其社会意义的。
但是,这样一篇《新能源类股票泡沫明显》的文章,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吗?显然不会,人们更喜欢听和他们理念相仿、而不是相反的观点。当许多人在股票泡沫中赚了大钱的时候,没几个人想听到相反的观点,而一篇名为《新能源类股票还能更上一层楼》的文章,则会更容易得到更高的点击量,以及更多的阅读完成率。
而这样一篇有更好阅读量的文章,在新资讯时代,也就更容易被推送给更多的读者,从而影响更多的人,从而造成金融市场更大的价格偏离。
远离偏见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叫做“阳春白雪和者寡,下里巴人和者众”。这个典故出自《宋玉对楚王问》,意思就是说,阳春白雪般的深谋远虑,很少会有人喜欢,而浅显通俗的论述,则容易被众人所拥簇。
在投资行业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由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他们更容易被金融偏见,而不是真理所影响。在新资讯时代,当这种偏见更容易形成一股洪流时,对投资所带来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
在今天的新资讯时代,一方面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得到更多的数据与资料,对于少部分有心仔细分析、认真辨识的投资者来说,这种获得数据和资料的便利性,会让他们的投资更加出色。但是同时,恰恰是更加吸引人的数据和言论,会更容易影响最多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金融市场的偏见周期变得更长、更极端,也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投资者群体来说,变得更加具有伤害性。这种新资讯时代对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聪明的投资者所必须认识和学习的。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