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提醒: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极易导致“存款搬家”,相关产品已下架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简介
2023-04-21 00:30  浏览:37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提醒: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极易导致“存款搬家”,相关产品已下架

9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于近期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下称《报告》),对2020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封面截图

《报告》中专门提到了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情况。《报告》提到,一些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场景优势,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销售个人存款产品,突破了经营的地域限制。此类产品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跨区域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加大了风险外溢的隐患。今年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出台文件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进行规范。

一些银行借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异地存款

加大风险外溢隐患

《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一些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场景优势,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销售个人存款产品,突破了经营的地域限制。此类产品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跨区域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加大了风险外溢的隐患。今年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出台文件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进行规范。

《报告》指出,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销售存款产品,平台提供存款产品的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不改变客户与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其中,平台存款产品均为个人定期存款,以5年期存款产品为主(占比63%),利率普遍较高,年利率最高4.875%,已达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的上限。近半数产品起存金额仅50元,购买流程简便快捷,客户通过在平台开立的II类银行电子账户即可完成存款产品购买,并可随时提前支取。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规模增长迅速,合作银行主要为中小银行,多家高风险银行大规模吸收异地存款。《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约89家银行(其中84家为中小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的存款余额约550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27%。其中,央行评级8级以上的高风险银行吸收存款余额占比近50%。

展开全文

《报告》提醒: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极易导致“存款搬家”

《报告》分析认为,互联网平台中往往存在违规开展代办储蓄业务。如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产品购买接口,进一步掌握存款产品的运营、数据和客户权限。

另一方面,一些强势平台甚至限制客户在银行自有渠道(如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等)对相关产品进行查询和存取,客户只能通过平台操作。这种模式下,《报告》认为,平台事实上未经批准开展了代办储蓄业务,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而从扰乱存款市场秩序来看,《报告》分析认为,一些平台对存款产品按利率从高到低排序展示,加剧了银行竞价揽储的行为,推升银行资金成本。部分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甚至通过缩短付息周期、提供现金奖励或发放购物券等方式变相提高存款产品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要求。

《报告》指出,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异地吸收存款,会导致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核心负债比例等流动性指标高估,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风险状况。此外,声誉风险的影响也被强化,一旦银行或平台出现负面舆情,极易导致“存款搬家”。

基于以上问题,2021年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叫停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不得再新增业务,存量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目前,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已经下架。

为了限制地方法人银行盲目扩张,督促其回归服务当地的经营定位,2021年2月,人民银行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以各种渠道异地揽存,存量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从2021年第一季度起,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