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57%的人知道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你知道吗?央行最新调研,看看你的金融素养多少分生日歌曲
2023-04-21 00:29  浏览:52

每经编辑:李泽东

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内容如下:

2016年1月11日,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建立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试行)的通知》,正式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分别于2017年、2019年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消保局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以及经济金融最新发展形势,对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加以改进和完善,在顺利完成前期测试和调查培训工作后,于2021年4月全面开展第三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次调查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确定了3927个乡镇和街道作为一级调查点,覆盖率约为10%,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通过电子化方式共采集约14万份成年受访者样本数据,覆盖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200个县级行政单位,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18775。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人民银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与2019年相比,提高2.04。报告从消费者的金融知识、行为、态度、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总体上,我国居民在金融态度上的表现较好,在金融行为和技能的不同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知识水平,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仍将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

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第四部分定性分析消费者在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技能和金融态度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从年龄、学历、收入、职业、性别、城乡、地区等不同维度进行描述。第五部分基于上述四个维度对我国居民的整体金融素养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特别是在金融态度方面我国具有优势,在基础金融知识方面还有差距。从金融态度看,我国居民应急储蓄较为充足,对疫情下的经济复苏形成有力支撑,也是我国经济韧性强的表现之一。

从金融知识看,公众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金融投资收益的预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从重点群体看,我国居民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

整体来看,我国消费者对信用知识掌握较好,85.15%的受访者知道严重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自己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71.84%的受访者知道不良信用记录的保存年限为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 5 年。对风险收益关系有较正确的认识,74.63%的受访者认为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对退保犹豫期认识比较到位,71.03%的受访者知道无条件退保相关规定。对人民币有较好的认识,68.80%的受访者能正确认识到外币不能在我国境内流通使用。多数受访者(68.62%)对贷款期限与月还款金额及利息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在复利方面,主要考察我国消费者是否具备复利意识并能正确估算,调查结果显示,56.59%的受访者能正确掌握复利知识,与 2019 年基本持平,正确率上升了 0.25 个百分点。在还款方式的理解方面,56.99%的受访者知道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与 2019 年相比,提高了 7.81 个百分点。

从学历维度看,学历越高,对不同还款方式的理解程度越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65.94%的受访者能正确理解“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相关概念;本科学历中,比例为 63.92%;大专学历中,比例为 58.11%;高中学历中,比例为54.45%;初中学历中,比例为 50.61%;小学及以下学历中,比例为 47.64%。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人民银行《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