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格力电器(000651.SZ)的掉队已经成了铁板钉钉。
已披露的2021年中报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SZ)以1738.1亿元的收入稳居白电板块王者之位;海尔智家(600690.SH)则以1116.1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二位。曾经的白电大哥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只有910.52亿元。
收入落后的格力电器市值也落后了。目前美的集团以4828亿元的市值稳居榜首。而原本处于第二的格力电器市值为2506亿元,已被海尔智家2569亿元的A股市值反超了。
如今白电三巨头年营收规模合计超6000亿元,市值超万亿元。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天花板临近。白电三巨头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面对新局势三家企业如何应对?
美的集团的野心
2021年上半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1738.1亿元,同比增长24.98%;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7.76%。美的集团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大幅领先。仅就空调收入而言,美的集团暖通空调收入为764亿元,高于格力电器的671.9亿元。
从单季度业绩来看,美的集团营业收入虽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二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为12.86%,一季度增速为42.26%。带动美的集团这一轮业绩快速成长的是出口业务和消费电器业务。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海外业务收入739.6亿元,而2020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海外业务收入分别为618亿元和621亿元。另外,美的集团消费电器收入为649.6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119.3亿元。
展开全文图片说明:单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图片来源:Choice
净利润方面,美的集团的表现则不令人满意。美的集团第二季度净利润为86.47亿元,同比下降6.59%,也低于2019年二季度95.19亿元的净利润,说明其盈利能力仍没有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23.23%,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为25.56%和29.48%。毛利率下滑也是行业面临的共同困难。
半年报显示,美的集团存货为345亿元,比2020年中报的217.15亿元增长59%。美的集团存货占当期销售的百分比从2019年和2020中期的15%左右,上升到如今的20%。存货大幅增加可能是因为其加大了备货力度,以应对原材料涨价。这样做虽然对控制成本有好处,但也存在两方面风险:首先如果原材料价格回落,现有存货可能面临计提减值;其次,库存产品如不被消费者认可,则有可能滞销。
从美的集团现有的合同负债规模来看,下半年仍有望保持较高收入增长动能。合同负债主要是经销商向美的集团支付的订货款。截止6月30日,美的集团合同负债为203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32.4%。
然而,美的集团的野心并不止于家电行业老大。家电市场日益成熟,为了保持企业成长动能,美的集团正逐渐尝试将业务拓展至非家电领域。
近两年美的集团在医疗领域频频出手。早前美的集团母公司美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斥资百亿建和祐医院。2020年2月,美的集团斥资23亿、溢价43%入主万东医疗。万东医疗作为国内数字化影像代表企业,其生产的数字化医用X摄像摄影设备产品连续多年位居国内销量第一。随后美的集团又成立合肥美的集团生物医疗有限公司,加码进军医疗领域。
金融业务也是美的集团一直低调进行的业务。早在2010年,美的集团就已经设立了美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是为美的集团成员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票据贴现、担保、结算等金融服务。随着美的集团业务规模扩大,其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日益壮大。截止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已经达到184.89亿元,比2020年中期增加63亿元。上半年,美的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产生的利息收入高达8.57亿元,同比增长47%。由历史数据估算,美的集团发放贷款的年利率约在9%左右。公司充沛的现金流和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为该项业务做大规模提供了基础。今年3月,美的集团成立广东美的集团供应链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意味着美的集团将更加重视金融业务。
格力电器掉队
和美的集团相比,格力电器是另一幅景象。
格力电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10.52 亿元,同比增长31.01%;净利润为94.57亿元,同比增长48.64%。该净利润水平已回到2017年上半年水平,但较2019年上半年的138亿元仍存一定差距。
格力电器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84.94亿元,同比增长17.71%,已经略超2019年第二季度营收。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收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其盈利增长承压的仍然是毛利率。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3.74%,比2020年同期回升2.63个百分点,但大幅低于疫情以前30%以上的毛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的存货也出现大幅增加。截止半年报,格力电器存货达到327.28亿元,同比增长26.31%。存货占当期销售额的比值也达到35.94%,这一水平比疫情前高出了15个百分点左右。而且,近年来格力电器存货占销售额的比例也逐年升高,从2017年11%左右的水平提升至2020年16.6%的水平。一方面可能是公司增加了备货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经销商库存仍然较重,拿货意愿不高使得存货出现积压。
图片说明:存货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图片来源:Choice
从合同负债来看,格力电器下半年收入逐季恢复的趋势仍将继续。截止半年报,格力电器合同负债为97.6亿元,同比增长54.83%。另外,格力电器也为集团内企业和上下游公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81.63亿元,比去年底增加28亿元,说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规模有所恢复。
尽管格力电器正从疫情中恢复过来,但行业环境仍较困难。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上半年,家用空调行业整体实现温和复苏。空调内销方面,受全国多地天气升温较慢、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地产竣工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空调行业终端需求整体偏弱,2021年上半年内销销量虽然同比增长11.98%,但较2019年同期仍下降了15.63%。
在新业务增长点方面,格力电器仍然办法不多。首先,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出口业务都表现亮眼,但格力电器出口业务刚刚起步。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境外业务贡献营业收入为127.25亿元,同比增长7%,仍未达到2019年中期的水平。相比而言,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出口收入分别为739.6亿元和580亿元,达到两位数增长。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速,格力电器都败下阵来。
多元化也是格力电器的痛点。格力电器曾寄予厚望的消费家电,今年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比去年同期略微下滑0.5%。智能装备收入更是从2019年中期的4.15亿元,下降到如今的1.98亿元。
8月31日,多元化战略屡战屡败的格力电器拿下了心念已久的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银隆新能源)。格力电器通过京东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以18.28亿元的价格拍下了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自此,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另外,和美的集团一样,格力电器也凭借自己的资金优势早早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但格力电器的该项业务更多的是以服务体系内企业为主。近年来,格力电器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有所萎缩,2018年到2019年之间在90亿元左右,2020年下降至52亿元,截止今年上半年为81.63亿元,获得的利息收入为4.08亿元。据估算,格力电器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低于美的集团。2019年其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2%。2020年增加到7.7%,或许是疫情期间违约风险增加导致的。根据Choice数据,格力电器控、参股公司达133家,而美的集团只有27家。这可能是格力电器的利率低于美的集团的原因。
追赶者海尔智家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业收入1116.19亿元,同比增长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2亿元,同比增长146.41%。
去年海尔智家在疫情影响下仍然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海尔智家就基本恢复了疫情前的业绩。这主要得益于海尔智家的境外业务增长。今年上半年,海尔智家境外业务营业收入580.28亿元,同比增长23.5%,首次超过了其境内业务的收入。海尔智家深耕境外市场多年,主要以自主品牌和收购的境外品牌打开市场。
未来,海外市场将会是家电三巨头展开竞争的新战场。受益于我国防疫优势以及全球领先的供应链体系与强大的制造能力,2021年以来海外产能继续向我国转移,拉动空调出口持续强劲增长,上半年空调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5.30%,较2019年同期增长10.91%。
海尔智家的多元化战略也逐渐显露成果。传统强项冰箱、洗衣机今年上半年实现了25%左右的营业收入增长。空调、厨卫电器也分别实现了27.8%和20.7%的增长。
从三巨头近期的股价表现看,海尔智家的表现更为亮眼。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近来都遭遇股价杀跌,从年初至今股价分别下跌了28.35%和28.43%。海尔智家的股价虽也有所调整,但年初至今股价仍上涨0.53%。支撑海尔智家股价的可能是投资者对其境外业务的期待。而不断尝试多元化的美的和格力,背后也凸显了其对国内市场增长空间的担心。
二十年时间,从“家电下乡”政策中成长起来的三巨头,将会面临“家电出海”这一新阶段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