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日本软银集团宣布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英国)卖给英伟达(美国)。如果这笔交易顺利达成,那么将成为半导体产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然而,这笔交易规模之大,也引来了多国监管机构乃至同行们的高度关注。
按照规定,英伟达的收购举动,必须得到中国、英国、欧盟、美国的批准。目前除了美国明确表示同意,其他三国的态度都还“待定”。英国和欧盟都决定了要对这笔收购案进行一系列调查之后,再谨慎地做出决定。
此外,不仅各国监管机构对这笔抱有担忧,就连微软、高通等在内的竞争对手,也在“群起而攻之”。2021年上半年,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就明确表态,反对这两大巨头的合并。进入8月之后,特斯拉、亚马逊、三星、微软,也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FTC)表示,反对英伟达收购ARM。为了平息众议,FTC只好搞起了缓兵之计,表示将发起调查,之后将会对外公布结果。
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整个半导体行业都联手加入到反对阵营,估计这笔交易“黄了”的可能性很大。而对英伟达来说,若收购真的“告吹”,此前为了完成收购提前支付给软银的13亿美元(折合约84亿元人民币)意向金就要“打水漂”了。
那么究竟这两大企业“喜结连理”意味着什么,为何引发这么强烈的反对声?答案恐怕还得从ARM公司的运营和营收模式说起。
展开全文公开资料显示,ARM公司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和高通这类芯片设计公司不一样的是,ARM能够在芯片设计的业务板块中“独辟蹊径”——将芯片设计图纸卖给客户,允许客户在设计好的芯片架构商进行修改设计,从最终造出自己想要的芯片。
据悉,像我们所熟知的苹果、三星、高通、华为、联发科这些芯片公司都是ARM 的重要客户。由于客户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重要的芯片以及智能手机供应商,目前90%以上的手机,其芯片基底都来源于ARM架构。
而在多年的业务扩张之下,ARM的业务板块还触及电脑、数据中心、物联网、自动驾驶等不同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规模超过1900亿颗,围起来可以绕地球25圈。以高通为例,ARM对其的重要性就在于,他家的芯片设计核心就是ARM提供的,如果没有这家英国企业的支持,高通想要研发下一代骁龙芯片就只能从零开始。
不过,ARM看起来“家大业大”,卖芯片架构的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但他每年的营收也不超过20亿美元,这也是软银集团狠心将其“转让”给英伟达的重要原因。
2016年,孙正义减持了GungHo、Supercell等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股票,把资金用于收购ARM。但从2017年-2019年,ARM营收都维持在18.3亿美元左右,几乎没有增长。相比之下,行业巨头AMD、英伟达、英特尔在2020年的营收大概在97亿美元、166亿美元、779亿美元。
一言蔽之,半导体同行们都不想让某一家企业独占ARM,因为一旦出现意外,影响了ARM的专利授权,就对对芯片的生产、研发、销售造成重大冲击。虽然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一再强调,该司完成收购后,不会改变ARM的运营模式,也愿意和大家维持原有的合作,但是从目前来看,似乎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对此赌上一把。
文 | 廖力思 题 | 曾艺 图 | 卢文祥 审 | 吕佳敏
来源:金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