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即将登陆港股 阿里系持股近三成 华为、小米都是其重要客户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
2023-04-10 00:38 浏览:28
8月25日晚间,AI(人工智能)独角兽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旷视科技”)选择了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在业内,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尤其是另一家人工智能明星公司“商汤科技”,虽然成立时间比旷视科技晚了三年,但论近年来融资速度和规模,商汤科技无出其右。不过,从当前看,在争夺上市第一股的赛跑上,旷视科技抢了先手。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起家于人脸识别,由清华大学“姚班”三兄弟印奇、唐文斌和杨沐三人创立(三人均毕业于由图灵奖得主兼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理论家姚期智院士创立的清华大学“姚班”),以“Face++”的名字为外界熟知,年龄均在三十岁出头。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热,该公司也一路受资本热捧,历经9轮融资,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间接累计持有旷视科技已发行股份的14.33%;加上蚂蚁金服通过全资子公司API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的15.1%。阿里系在旷视科技的股权占比合计达到了29.43%,是最大股东。此外,联想、创业工厂、启明创投、纪源资本均是该公司股东。 当前,旷视科技主要布局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业务线。尤其是2016年以来,城市互联网已成为业务收入大头,其核心客户包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华为、联想、华润、OPPO、小米等企业及数家通信运营商,同时还服务于国家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机构。 据招股书披露,旷视科技拟采用同股不同权(AB股)架构上市,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若旷视科技挂牌成功,其将成为继小米、美团后,第三家以同股不同权方式登陆港股的企业。 上半年收入大增两倍多,仍是“亏损大户” 近年来,人工智能受资本热捧,行业企业估值也一路水涨船高,但AI落地难、盈利困难等也引发关注。从旷视科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情况来看,该公司虽然年复合增长率358.8%,但仍处于净亏损,研发投入占到收入近一半,仍在高增长、高投入阶段。 尽管在计算机视觉研发应用领域,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9月)、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3月)被并称为“四小龙”,且成立时间也最早。不过,从经营情况来看,旷视科技至今仍是个亏损大户。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6700万元、3.132亿元和14.26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8.8%。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9.49亿元,是2018年上半年3.05亿元的3倍多,同比增长了211.1%。 但是亏损同样严重,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旷视科技的经营亏损分别是1.25亿元、1.83亿元和0.55亿元。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经营亏损达到1.15亿元,而2018年同期的经营亏损是1.39亿元。招股书披露,经过调整后的亏损净额,2016年、2017年分别净亏损9200万元、1.42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该净亏损达到1.37亿元。不过,放到2018年全年来看,旷视科技首度扭亏为盈、经调整后净利润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3268万元。 不过,如果按招股书披露、考虑到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旷视科技在2018年度、2019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分别高达33.51亿元、52亿元。 按会计术语,公允价值变动即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化产生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重新评估的过程。招股书中对公允价值变动做了详细解释,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或亏损,包括: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旷视科技披露,其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2.392亿元、5.894亿元和30.453亿元,在2018年度及2019年上半年,该项为5.74亿元和51.214亿元。很明显,公允价值变动拉大了旷视科技在会计报告期的亏损数据。 事实上,这一情况在小米、美团、拼多多等新经济公司上市时也出现过。一位私募机构人士向记者解释,一些公司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融资经常使用可转换可赎回的优先股,由于公司估值快速增长,会带来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收益或亏损,是非现金科目的调整,不挂钩真实的业务情况;随着转股的实施,这部分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将会转入所有者权益。” 从利润表来看,旷视科技仍处在高投入阶段,研发开支占了成本及开支总额的大头。旷视科技研发开支在2016年、2017年分别达7820万、2.05亿元,2018年进一步增加至6.13亿元,分别占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总收入的115.3%、65.6%及43.0%;2019年上半年也达到了4.68亿元、占总收入的49.4%。 清华“天才少年团”八年创业,阿里系合计持股29.41% 旷视科技的核心创业团队是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实验班的三兄弟,年龄都在三十岁出头,堪称“天才少年团”。 公开采访报道显示,2011年旷视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三万块,分别由印奇、唐文斌及杨沐支付22500元、3750元及3750元缴足。八年来,旷视科技走出清华校园,历经9轮融资。 从股权结构看,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旷视科技三位创始人共计持有16.83%股份,其中,印奇持股比例为8.21%,唐文斌持比例为5.9%,杨沐持股比例为2.72%。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透过淘宝中国累计间接持有旷视科技已发行股份的14.33%;加上蚂蚁金服通过全资子公司API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的15.1%。阿里系在旷视科技的股权占比合计达到29.43%,是最大股东。 旷视科技团队最早是脱胎于联想体系,可以看到,联想创投、李开复曾任CEO的创新工场均在早期投资了旷视科技,创新工场、联想创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分别持有1.23%、1.17%、0.58%、0.49%;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分别持有1.22%、1.22%;OPPO持有2.05%;高德地图创始人成从武持有2.00%;韩国SK Group、渤海华美、富士康、阳光保险、麦格里集团分别持有1.70%、1.70%、1.58%、1.13%和0.73%。 此外,除了上述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之外,还有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持有11.33%;中银集团、工银资管(全球)分别持有4.89%、0.73%。旷视科技股权结构,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 可以看到,旷视科技的股东如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想、富士康、高德地图、OPPO,均在视觉AI成果应用上与其有合作。正如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我们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及联想等战略投资人以及中国移动和凯德等业内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伙伴关系。” 小米、OPPO、vivo均是其客户,上半年收入7成来自政府和公共机构 按官网介绍,作为最早一批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人脸识别产品商用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旷视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图像识别技术及其针对应用场景的算法和数据,该公司将算法布局在三条主线:个人IoT(物联网)、商业IoT和安防IoT。 在招股书中,旷视科技称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及软件能力主要组成部分包括Brain++深度学习框架、算法及平台软件,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具体来看,个人物联网包括Face ID及Face++开放平台等其他SaaS解決方案以及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通过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将城市空间数字化;供应链物联网,包括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和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2016年,旷视科技的个人物联网业务收入4900万元,占当年总收入的72.5%。不过,随后,旷视科技调转船头,进行了业务方向转型,面向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成了主要收入来源、占比日益提升。 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68亿元、10.57亿元、6.95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3.6%、74.1%、73.2%。这意味着,公共政务或者管理部门是旷视技术方案的主要买家。 第二大收入项来自个人物联网业务。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是1.45亿元、2.7亿元、2.0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6.1%、18.9%、21.8%。 事实上,个人物联网业务竞争激烈,且与商汤科技等的客户群高度重叠。第三方机构灼识咨询报告称,按2018年收入计算,旷视科技在云端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市场逾60%的份额。2018年在中国制造生产的配备身份验证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机中,超过70%使用了旷视科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设备解锁解决方案,小米、OPPO、vivo均是其重要客户。 相比之下,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属于新拓展业务,自2018年才产生收入,且收入规模不足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7%。2019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仅为4700万元。 今年上半年,旷视科技前20大客户贡献总收入的57.1%,相比2018年的47%,大客户策略带来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这些客户主要是金融科技公司、银行、智能手机公司、电信服务商、第三方系统集成商、政府机构、物业管理者、物流公司等。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其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分別占总收入的41.7%、24.9%、22.0%及34.1%,对大客户的业务依赖度不低。 旷视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印奇发布致投资者公开信中称,投资旷视意味着和技术信仰者同行,一起见证和推动这场伟大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印奇表示,旷视今后将坚守三大原则:1。星辰大海,永不言弃;2。专注核心竞争力,深度学习;3。稳健开展商业化。 相关报道>>> AI明星企业旷视科技赴港IPO缘何错过科创板? 首家AI独角兽来了!旷视科技申请港股上市 创始人股权高度稀释 旷视科技启动IPO有望成为AI第一股 运营层面实现盈利 旷视科技拟在港上市:同股不同权 上半年巨亏52亿元(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