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共享人力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2020-03-16 17:19  浏览:10
   共享人力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那么,如何让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回归农村,尤其是如何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育,增强乡村的“人气”,这是乡村振兴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几点思考。
 
  原因
 
  当前,造成乡村人力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1.人力资源从乡村到城市单向流动,导致乡村人力资源缺乏。长期以来,特别是经济社会建设重心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扩大,人才流动形成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状态。突出表现在:其一,是劳务输出。农村城镇化进程,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二,是升学流失。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很少再回到农村。其三,是进城陪读。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到城里租房或买房陪读。
 
  2.乡村公共产品的缺失,缺乏好的留才环境。可以说,当前,发展最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最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由于乡村社会整体建设水平较低,尤其在道路交通、生活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发展滞后,致使乡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留不住人,使农村社会处于低发展状态,甚至有的村庄呈现出“道路修好了,村民跑了;学校建好了,学生跑了”的现象。
 
  3.农技干部行政化,弱化了农业技术服务力量。长期以来,农民对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及农作物植保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十分强烈。但是,当前大部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从事日常行政包村等工作,业务技术钻研偏少,很难做好新品种的技术服务。虽然,近些年来,加大了向乡村输入人才的力度,出台了让机关干部到乡村任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制度,倡导和激励年轻人到乡村接受锻炼等。但是时间较短,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低效和不稳定状态。
 
  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当前,笔者以为应从四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1.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扎根基层的“干活人”。加强与农村经济紧密的各类职业教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和文化能人等。让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技、传播科技,在农产品销售中,学会应用互联网、二维码、品牌营销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2.要抓好农村发展“领头雁”的培育,培养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应注重发挥农业生产大户、农业科技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由他们率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经营理念,通过建基地、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对周围农民进行“传帮带”,让农民看到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收益,自发形成跟随效应。同时,还要以需求为导向,做好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高端人才,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开展科技扶贫、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尤其是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链开展技术服务,促进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
 
  3.要做好进城创业二代农村人的回流引导,努力增加“回乡人”。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为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人才,应借助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做好这些“乡贤人才”的“柔性引进”,让他们在服务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贡献智慧,大力发展“乡贤经济”。要以亲情为纽带,形成“创业在城里,休闲到乡里”的新的生活观,让“回乡人”为不再热闹的乡村带来黛玉新传 半卷舒帘、信息以及消费。要积极搭建乡贤人士参与乡村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及全面小康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养成等服务平台,推动乡贤作用的发挥。
 
  4.要培育和挖掘乡村比较优势,培育住在农村的“新农人”。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应正视乡村在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优势,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其一,思维上要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思维局限,按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比如:可分为求知求学阶段、创造工业文明阶段、享受生态文明等不同阶段,细分市场,把乡村的资源优势发挥好,针对大城市高房价、高污染及生存成本高等弱势,做足乡村优势,建设美丽乡村,筑巢引凤,作为城市健康中老年人“抱团养老”基地,像招商引资一样,主动到城市工厂,宣传美丽乡村、森林人家、文旅康养、睡眠小镇等特色乡村资源,把城市五六十岁退休的健康中老年人,吸引到乡村休闲养老、度假乡居、感受农耕文化,成为“户籍在城里、生活在乡里”的“新农人”。其二,要加快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夯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为城镇企业进入乡村、融入乡村、支持乡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其三,要探索闲置资源多渠道利用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人才,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培育更多“新农人”和农创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实现城乡互补、要素共享。
 
  总之,要通过创新思维,破除阻碍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促进城乡之间各类要素平等交换。努力构建“去城市赚钱,到乡村过年”“去城市创业,到乡村养老”的新时代人力资源城乡共享新模式。
乡村致富项目http://www.xuexiqiangcun.com/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