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3D打印为数字化转型增添“想象空间”
2020-02-27 10:38  浏览:8
 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伴随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不少企业生产模式亦悄然转变。
     “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个性化需求升级,制造技术变革都在要求企业回归客户价值,从精准感知、高效协同、创新方面下功夫。” 金蝶集团市场与解决方案中心总监计晓军表示,“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按单生产模式、个性化定制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一种特殊的制造技术成为各国研发焦点,即3D打印技术。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8月,美国启动首个项目“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并选定国家国防制造与加工中心作为增材制造创新联盟的管理机构。欧洲也于2013年1月启动了一项资金为2千万欧元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计划。2015年,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推出首个国家增材制造(3D打印)规划《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在顶层设计上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3D打印,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RP),是多种增材制造技术的俗称,区别于传统的减材、等材制造的方法,以3D模型数据为基础,采用层层叠加的方法来制造零件。
     “依据三维CAD设计数据对离散材料(液体、粉末、丝等)逐层累加堆积原理实现制造实体零件的制造技术就是增材制造。”北京3D打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增材制造技术联盟副秘书长赵新介绍,相比于通过铸造、锻压、焊的热成型加工(等材制造)和车、铣、刨、磨的车削加工(减材制造),增材制造只有30年的历史。
      据赵新表示,3D打印在新产品快速开发、个性化制造、高性能成形修复、提升产品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产品的参数储存在计算机里,如果需要则可以快速将其取出,利用3D打印‘打印’出来,极大的降低产品的库存。” 赵新说。在其看来,数字化正深刻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机理,3D打印能够将产品实现数字化存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