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疫情之下的信托业:冲击并未完全显现 长期有待市场企稳
2020-02-13 15:25  浏览:20
   疫情之下,对信托业影响几何?在挑战背后,存在哪些机遇?
  2月10日,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2020年1月集合信托市场月度分析》(下称《报告》)显示,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春节长假或是主因,而肺炎疫情蔓延对集合信托市场的冲击预计会在2月及以后的期间内显现。
  从各领域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1月份表现相对“坚挺”的是基础产业类信托;工商企业信托方面,受疫情冲击较大,预计一季度同比增速或将出现明显下降;房地产信托方面,从新产品投放和存量项目上看都会受到疫情的冲击,或将低位运行。
  而对于金融类信托,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疫情控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金融政策将会是影响金融类信托的重要因素。
  成立发行大幅下滑
  根据《报告》,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春节长假或是主因,预期疫情将会在短期内影响信托行业的展业。
  具体来看,1月共有61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共发行1575款集合产品,与前一个月同时点相比,减少48.07%;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738.07亿元,较前一个月同时点,减少46.79%。
  对于1月集合信托市场的发行再度遇冷,《报告》指出,春节长假是影响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的最大因素。
  从成立市场来看,1月共有58家信托公司成立1686款集合信托产品,与前一个月同时点相比,减少34.33%;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449.83亿元,环比减少41.52%。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认为,1月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成立规模下滑比较明显;并且2019年12月份信托公司年底冲规模力度比较大,成立规模高企,因此,1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蔓延,虽然对集合信托市场的冲击严重,但其效应会在2月及以后的期间内显现。”喻智补充道。
  部分业务短期受疫情冲击
  有分析认为,随着疫情的蔓延,对信托各项业务的影响会逐渐有所体现。
  工商企业类信托方面,《报告》指出,1月募集规模136.43亿元,环比减少57.78%,较去年同期减少5.27%。
  喻智分析称,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经济下行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本就处于弱势。而此次疫情让商业活动骤减,春节销量一落千丈,短期损失难以避免。
  “预计工商企业信托一季度同比增速会有较大下降。”不过,喻智指出,随着疫情警报的解除将会逐渐恢复增长,同时针对企业的金融扶植和减负政策也值得期待。
  从1月份各领域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表现相对“坚挺”的是基础产业类信托。
  根据《报告》,1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占比上升至第一位,而房地产类信托占比下滑至第三位。
  具体来看,1月投向基础产业类信托资金规模占比为30.51%,环比增加6.37个百分点;金融领域信托资金规模占比达到29.41%,较前一个月增加2.22个百分点;房地产类信托规模占比为27.07%,环比减少2.19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类规模占比9.41%,较前一个月减少3.62个百分点。
  喻智认为,尽管基础产业类信托预期短期内同样受疫情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国家或将进一步推进基建工程建设以刺激经济,信托在基建领域可有较好的展业机会。
  地产信托预期低位运行
  从房地产信托的发展趋势来看,预期将低位运行。
  《报告》指出,房地产信托在2019年年末短暂的回暖之后继续下行。1月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规模为392.5亿元,环比减少45.9%。可以说,房地产集合信托在2019年11月和12月出现回升后,于2020年1月再度大幅下滑。
  谈到疫情对房地产类信托业务的冲击,喻智从新产品投放和存量项目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政府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推迟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开工、开售时间,导致房企从买地、开发、竣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出现短期停滞。从资产端来看,湖北、广东、浙江等疫情相对严重地区的项目一时间无法展开,新产品投放预期将出现问题;
  从存量项目来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极可能出现,企业违约风险及所涉信托项目逾期风险上升。
  “总的来看,此次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时间可能会较长,即使疫情结束后,社会秩序仍存在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喻智指出,原有的房地产销售周期可能也会拉长,存续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回款情况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仍不容乐观。
  2019年以来,房地产信托就面临前所未有的严监管形势。
  有资深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期来看,信托公司地产业务面临转型。虽然短期、单体来看,调控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远、整体来看,严监管对信托行业、地产行业乃至国家宏观经济都十分有必要。
  “目前信托公司在真股权投资类、房地产投资基金以及资产证券化方面对房地产业务进行转型升级,从集合信托市场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基金以及购房尾款等新形式的集合类信托产品有增加的趋势。”喻智分析。
  金融类信托相对稳健
  从收益率方面来看,1月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出现较为显著的上行,与2019年持续下行的状态大为不同。
  根据《报告》,1月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 8.01%,环比增加 0.14个百分点。
  对此,喻智分析,主要原因或是春节假期前市场流动性季节性趋紧。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上行或是短期的情况。“长期来看,经历此次肺炎疫情之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更大,预期监管层将会出台系列经济托底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更加宽松,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行的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2019年信托产品收益率的走低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有分析认为,在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应加快能力壁垒建设,打造出固收类产品良好的替代品,比如私募量化产品、TOF、FOF产品等。金融类信托与信托公司在资本市场业务展业的相关情况因此受到一定关注。
  根据《报告》,1月金融类集合产品的成立规模426.35亿元,环比减少36.74%,同比减少24.15%。
  《报告》指出,春节长假是影响金融类信托产品募集的重要原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疫情控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金融政策将会是影响金融类信托的重要因素。从以往的情形来看,疫情对资本市场或仅是短期冲击,市场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修复,经济基本面仍是主要影响因素。
  如何看待金融类信托的发展前景?
  喻智认为,疫情的缓解有助于恐慌的消除和市场最终的企稳;此外,出台更强有力的政策也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从股市的良好走势以及近期国家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发力,金融类信托产品在展业上或许会有更好的机会。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类信托的发展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过,从目前市场基础来看,2020年实现“暴增”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支撑,更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来看,金融类信托规模的增加会随着国策的推进逐步实现”。
  实际上,金融类信托对信托公司能力建设也有一定要求。以证券投资类信托为例,需要信托公司在投研方面大力投入,建立投研团队,负责宏观、策略、行业研究。
  在廖鹤凯看来,长期来看,金融类信托需要信托公司提前储备布局聚合金融细分领域的成熟、专业人才,并在预计有更大市场容量的业务上进行布局,而市场较小的领域更多还是与外部合作。
  https://www.pixiuvip.com/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