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央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并于今日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调整,是自2022年10月25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后,时隔近9个月再次调整该参数。彼时,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央行、国家外汇局将此参数由1上调至1.25。
上述消息发出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上涨。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7.18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一度突破7.18。
截至7月20日14时,美元/人民币(在案、离岸)报价走势
资料来源:wind
A50指数期货也直线拉升,随后震荡回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在7.2附近,本次调整体现了监管层合理引导市场汇率预期的意图。未来,监管层“汇率工具箱”依旧较为充足,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工具,可在必要时继续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有效引导。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又三次回到了“7”以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再次“破7”,已是2019年以来第四次。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被视为稳汇率的政策工具之一。
据了解,“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中的一个计算因子。上调该参数可以提高对应的风险余额上限,便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跨境融资额度,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境内外汇资金增加后,相应结汇需求增加,也能起到稳汇率的效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跨境融资的上限越高。这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也会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观察往期调整规律,2020年12月、2021年1月央行、国家外汇局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至1,当时人民币汇率处在升值区间。而在2022年10月,监管层转为上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至1.25,当时人民币汇率恰处在贬值区间。
本次,央行、国家外汇局再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分析本次两部门“出手”原因,王青认为:“背景是近期对比美元走势,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加大,监管层通过动用稳汇市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预期,避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范围之外大起大落。”
7月20日12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报7.1752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上述政策发布后,从市场反应看,今日早间,人民币市场汇率应声飙涨。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归7.20关口上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续收复7.21、7.20、7.19和7.18关口,最高至7.1752,日内涨幅一度扩大至逾5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穿7.18关口,较上日夜盘收盘涨逾400点。
分析师:年底前人民币有望再进入7.0以下区间
分析此次调整将给市场带来的影响,王青认为,调控政策出手,将对市场预期产生较为显著的修正效应,短期内人民币汇价将出现明显反弹;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出台节奏、力度,以及三季度宏观经济走势。
7月20日12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报7.1620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王青还表示,当前稳汇市政策工具箱丰富,若后续人民币贬值压力继续发酵,监管层还可动用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重新引入人民币中间价逆周期调控因子,乃至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力度等政策工具实施调控,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跌破去年11月低点的可能性不大。
谈及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王青指出,“以6月降息落地为标志,一批稳增长政策正在出台,三季度宏观经济复苏动能有望转强。由此,从基本面走势上看,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另外,下半年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美元指数易降难升。由此后期人民币汇率存在由弱转强潜力,年底前有望再度进入7.0以下区间。”
美元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长期看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从短期看是测不准的。长短期综合起来看,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汇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但是往上、往下,都不会偏到哪里去。”
刘国强表示,从当前看,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没有偏离基本面,人民银行也已经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市场预期基本稳定。从宏观经济大盘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国经济运行将持续整体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