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非议的信托:坏孩子还是好先锋?
2020-01-17 13:01  浏览:26
 2001年12月18日上午,广东国际大厦3楼的一个宴会厅门外挤满了各路记者,长短镜头都对准着大厅门口。记者们有的来自人民日报,有的来自香港上海,甚至还有美联社和法新社的国际友人,他们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焦灼张望,甚至还有人掰开宴会厅的门缝,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宴会厅内举行的,是一场拍卖,拍卖物可不一般,正是这次拍卖会的会场所在地、广州市地标性建筑——广东国际大厦。这座大楼的起拍价高达16亿元,被誉为当时的“中国第一拍”。谁又能想到在几年前,有家日本公司提出5亿美元购买大厦时,管理层怒怼道:“谁要是卖了,谁就是败家子!”【1】
广东国际大厦落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耗资1.6亿美元,在当年是个国家级的宏大工程,光设计组就多达49人。大厦有63层、高200.18米,被广东人称之为威水的“63层”,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也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站在楼里俯瞰珠江,远眺白云山,广州的富贵与市井尽收眼底。
大厦的楼顶是广州当时唯一的直升机停机坪,里面有奢华的5星级酒店,在广东平均年收入1万元的时候,酒店的单次人均消费就达到了800元。以至于中纪委整顿公款吃喝时,就派人长期在这里蹲点调查,“有没有领导来过、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最贵的酒路易十三卖多少钱”。 【2】
“63层”虽然万众瞩目,但参与竞拍者却寥寥无几。一直到17日下午5点半,仍然只有一位来自香港的买家交了1亿元的保证金。拍卖方紧急召开了近5个小时的会议,最后决定哪怕仅有一个买家,也要如期开拍。幸运的是,开拍当天,又多了三位买家,其中最后一位是踩着秒针拿到了资格。
拍卖会场以红黄为主色调,酒店布置地富丽堂皇,像是民间土豪出嫁女儿一般。上午10点40分,拍卖师字正腔圆地宣布竞拍开始。会场里顿时充斥着相机的快门声、买家的私语声、电话的铃响声、时钟的滴答声、以及拍卖师尴尬的咳嗽声,但唯一没有的,就是举牌的报价声。
拍卖师在20分钟内自说自唱地叫了20次价格,随后落槌宣布流拍。
在获知流拍后,记者们一阵愕然,考虑到这座建筑的特殊地位和拍卖金额的创纪录意义,流拍不仅让这座大厦感到丢脸,也让整个广州遭遇尴尬。当然最无奈的,莫过于这座大楼的管理者们,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谁愿意在自己的地盘上卖身呢?更无奈的是,一个月后拍卖价格下降3个亿,依然无人问津。
“63层”从辉煌跌落进困局,也是其母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国信)命运的缩影。广国信成立于1980年,曾被指定为广东对外发债借债的“窗口公司”,地位超然,是经济特区里的公司特区。凭着金字令牌,广国信在海外广泛筹资,累计达到了50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二大信托公司。
1994年,广国信在美国发行了1.5亿美元扬基债,令海外惊叹,时任总经理黄炎田因此登上了美国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的封面。然而到了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广国信陷入外债支付危机,资不抵债高达147亿元。中央定调“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广东相关领导痛定思痛,决定按市场化进行清算。https://www.pixiuvip.com/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