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我来教教大家快乐十三水到底怎么开挂-大神教你开挂技巧灰原哀第几集出场
2023-11-03 01:23  浏览:46
我来教教大家快乐十三水到底怎么开挂-大神教你开挂技巧 据陈磊称,拼多多的计划是继续将收入用于补贴,直到其取代阿里巴巴,成为10亿中国消费者的默认购物平台。理论上,该公司可以削减补贴,同时从商家那里吸引更多广告资金,以实现持续盈利。作者有点忙,还没写简介!今日热搜《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1日报道,美国化学品公司蓝线公司和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公司希望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寻求增加重要大宗商品的供应。 台湾中时电子报网站也关注了这一消息,该网站称:莱纳斯于5月20日宣布,该公司已经与美国化学品公司蓝线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在美国本土建立稀土萃取分离厂房。

多方分食数十万亿小微市场 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如何?

  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持续加速。

  近日,360数科-S(03660.HK)宣布改名奇富科技,强调深耕金融科技服务,进一步与360集团实现品牌隔离。而老牌金融科技服务商陆金所(NYSE:LU)在赴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中也将自己定位于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下,传统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加码小微企业服务。一方面,政策驱动银行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金融科技信贷服务商小微放款规模形成挤压,另一方面,如何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强化风险控制始终是银行服务小微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与金融科技服务商如何分食小微市场?在互联网贷款新规后,各家金融科技服务商服务小微成效几何?

  银行下沉服务普惠小微市场

  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近年来监管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倾斜,也由此引发传统金融机构与非银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特别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的关注。

  2019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标准、多次延长还款期限、鼓励银行优先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等方式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2022年11月,央行更是鼓励金融机构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实际年利率进一步下调1%。

  在政策支持下,2月15日,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3.6%。从2017年末的8.8万亿增长至2022年末的23.6万亿,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年度复合增长率约33.64%。

  对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2022年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抵押类贷款转向纯信用类贷款。

  “以前给小微企业放贷,我们还是倾向于有担保、有抵押的企业,但去年银行对于企业的授信准入门槛降低,信用类贷款的比重明显增加。”四大行东部某地方支行的小微金融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纯信用类贷款对信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风控要求。一般而言,小微企业征信数据相对匮乏,一线业务员需要进行贷前调查,并在贷中贷后维护客户关系。其背后不仅是相对较高的人力成本,也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特别是近年来在疫情的冲击下,普惠小微客户逾期率普遍上升,部分小微信贷从业人员放款更加谨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某股份制银行为了激发一线员工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下发相关通知强调逐步提高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比例,对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经办人员和管理人员无违法违规行为的,或无明显证据表明失职的,均认定为尽职。

  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向小微

  在银行进一步下沉服务小微客户的同时,过去以C端个人信贷客户为主的金融科技服务商也转向普惠型小微企业这一庞大的市场。

  普惠型小微企业一般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用户,“小店”是一大表现形式,具有“小B大C”的特征,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以往对个人用户的风控建模能力,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风控解决方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上市金融科技中概股中,已有陆金所、360数科、信也科技、小赢科技等头部服务商转向普惠型小微企业赛道。

  在赴港二次上市的招股书中,陆金所已将自己定位于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计,陆金所为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中的第二大参与者,市场份额为17.6%,前五大市场参与者还包括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度小满金融、京东科技。

  另据各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为小企业主促成的交易量为11亿元人民币,占2022年第三季度总交易量的比重为24.8%,同比增长43%。而360数科则表示将专注于消费信贷技术市场,逐步将服务扩展至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市场。

  信也科技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小微融资发展与展望研究报告》指出,小微融资科技主要涵盖获客、风控、放款、贷后管理等四个环节,金融科技公司对除了资金发放以外的三个环节进行科技赋能。

  不过据记者了解,尽管各金融科技公司在向收取服务费的“轻资产”模式转型,但大多数金融科技服务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形式依然以提供担保的助贷、提供资金的联合贷为主。

  在联合贷模式下,金融科技服务商与其他资金方共同出资,在单笔贷款中出资比例不低于30%;在助贷模式下,金融科技服务商为机构提供贷前的贷款撮合服务;在担保模式下,金融科技服务商不出资,通过第三方为借款人违约风险提供增信。联合贷模式需要金融科技公司共担贷款信用风险,助贷模式主要收取流量费用,担保模式下第三方担保机构需要承担部分不良贷款的风险。

  以陆金所为例,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贷款余额1585.2亿元,其中大部分贷款余额由信用增级合作伙伴平安财险提供信用保险承保。陆金所方面表示,增信合作伙伴独立为借款人承保,并以信用保险或直接与借款人签订融资担保的形式签订增信协议,受益者为机构融资伙伴。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22年某消费金融公司90%放贷金额来自于助贷,截至2022年末其不良率仅为0.29%,一大原因就是由于几家头部助贷机构给予了高额保证金,且有担保公司对贷款进行担保,使其躲过了2022年下半年消费信贷资产的不良率提升。

  “让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做小微的纯信用类贷款是很难的,金融科技服务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帮银行做一些风险缓释,或者一起构建一些新的经营场景,帮助小微企业做一些额度提升。”某金融科技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从贷款科技服务到企业服务

  尽管金融科技公司在短期内依然难以摆脱“重资产”的信贷科技服务,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为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

  “除了支撑业务的融资需求外,小微企业主也需要其他金融服务,如消费金融贷款及小微企业保险,以及促进其业务的增值运营服务,这些服务均呈现出新的变现潜能。”陆金所在其招股书中指出。

  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陆金所推出了新的小微企业主增值服务平台,引入更多的服务提供商,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信息交流论坛、网络社交及全套数字化SaaS解决方案。近日,信也科技在旗下App上线了“小微服务专区”,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系列数字化经营工具,除了小微企业贷款撮合业务外,还提供车辆估值认证、房产估值、商户收款码申请、社保缴纳、企业团险等功能。

  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App建立企业服务生态圈,与商业银行非金融场景的拓展不谋而合。此前记者曾报道,商业银行通过企业手机银行与企业网银客户端版本,新增非金融场景下的企业服务,以获得小微企业在交易环节中的资金流、商品流、物流、信息流等“四流”数据,进一步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以降低小微企业客户信贷审批信用风险。

  对于长期深耕C端用户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小微企业客户非金融场景的数据留存也可以促使其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差异化产品,实现信贷资金的精准滴灌。

  不过非金融场景下的企业服务变现能力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原油市场这一年的“变”与“不变”

  来源:期货日报

  在俄乌冲突爆发周年之际,美国和欧盟等对俄罗斯制裁持续收紧,原油市场供应也再度引忧。事实上,近一年来,原油市场也主要围绕俄乌地缘冲突对供给端冲击的预期幅度及实际兑现这一主线来演绎。

  通过梳理行情,期货日报记者观察到,俄乌冲突以来,油价先涨后跌,2022年上半年受供应端因素影响,油价维持高位,布油一度上冲至140美元/桶附近;2022年下半年至今,油价重心持续回落,市场焦点逐步转向需求端,尤其是美国通胀超预期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市场对美欧经济衰退的担忧加重。如何看待俄乌冲突以来原油市场中供需格局、贸易流向的新变化?俄乌局势后期的演变又将会对原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地缘风险溢价已经大幅回落

  地缘政治冲突对原油市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价格上,给原油带来风险溢价。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不断实施制裁,市场担忧俄罗斯原油出口会受到较大影响,考虑到俄罗斯原油在全球市场的重要地位,供应端风险推动油价大涨,使得原油市场出现较高的地缘政治溢价。

  “2022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俄罗斯受到制裁,但俄油的产量和出口保持相当大的韧性,产量维持在1100万桶/日附近,出口在800万桶/日左右,国际能源机构也不断上调俄油产量预期。尽管去年12月5日和今年2月5日欧盟分别对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实施禁运,但这一事件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和定价,对油价的影响较少。因此,此前原油市场因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溢价目前基本降至零。”南华期货研究院能化分析师刘顺昌表示。

  “美国联合G7和欧盟从2022年7月份开始提出对俄罗斯原油限价的概念,在12月初协定以60美元/桶为价格上限实行,目前来看这个价格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低于预期。”海通期货能源研究员赵若晨表示,若俄油高于限价售卖,欧美则不再提供船舶租赁和保险服务。

  在她看来,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较市场预期是较高的,以俄罗斯主要油品来看,乌拉尔原油价格近期在50—60美元/桶,被制裁的风险较小;而ESPO原油价格在70—80美元/桶,属于被制裁的范围之内。那么ESPO原油在限价后,只能通过非欧盟的船只和保险进行运输。

  据国投安信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介绍,俄乌冲突爆发后受主动性贸易避险的影响,乌拉尔原油对布伦特贴水已大幅走阔,2月以来基本维持32美元/桶的贴水水平,足以满足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要求。

  但从主要进口国的实际成交价格来看,以中国为例,进口俄油到岸成本较布伦特的贴水在去年6月一度达到19.5美元/桶,随后随着俄油采购恢复常态化,进口价格贴水自去年8月以来持续维持在5美元/桶以内的历史正常水平。

  “针对乌拉尔原油报价失真的问题,俄罗斯正在酝酿将面向原油生产商的征税基准由乌拉尔原油改为布伦特原油,初期贴水幅度或在20—25美元/桶,此举将提升本国生产商的税负成本,助推俄罗斯减产的实现。”高明宇说。

  事实上,对俄罗斯的制裁、俄原油的限价等措施在2022年上半年对油价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这一支撑作用在2022下半年持续减弱。

  对此,刘顺昌解释,当西方国家表态要对俄油实施禁运和价格上限时,原油市场开始预期并逐步定价,当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和出口被证明有很强的韧性后,禁运和价格上限的落地对油价的影响就相对有限,“买预期、卖事实”这一情形在此事件中得以体现。

  “由于欧美的制裁仍在持续,切断欧盟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这种非市场调节行为会使俄罗斯和欧洲各自原油海运贸易流向变化,重新构造新的贸易流并产生连锁效应,导致全球油海运贸易流向发生改变并使运输效率下降。整个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仍需要时间来稳定,供需局面仍有待稳定,供需错配风险仍然存在,这给原油带来的风险溢价仍会体现在油价上。”赵若晨称。

  新的增减产变化将影响供需平衡表

  俄乌冲突也带来了原油市场供需面的变化,重构了市场格局,对市场带来的影响也超出了市场预期。

  从供应端来看,俄罗斯方面,受俄乌冲突和制裁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俄罗斯原油产量和出口短期会有较大幅度的减量,但俄罗斯实际产量和出口并未下滑,这也超出了市场预期。OPEC+方面,随着2022年油价重心持续回落,OPEC+在10月初宣布将在11月减产200万桶/日,这一减产幅度超预期,带动油价一轮反弹。美国抛储方面,在美欧对俄实施一系列制裁的情形下,美国表态1.8亿桶的抛储量,对后续油价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后续美国的抛储在预期和计划之内。

  “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减量,其他市场主体亦采取了相应的对冲手段。”高明宇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OECD消费国联合释放战略储备,去年3月、4月,IEA两度宣布释放石油储备合计1.83亿桶,其中美国计划额外释放1.2亿桶战略储备。

  截至目前,美国原油战略储备库存已较2021年年底下降2.22亿桶,降幅为37.4%。

  值得注意的是,OPEC+并未因地缘冲突导致的市场波动额外增产,去年前9个月总体按照既定目标上调产量配额,且自11月起将产量配额大幅下调200万桶/日以应对原油市场需求端的风险,OPEC+在产量持续低于配额目标的同时依然兑现了减产计划,表现出较强的产量控制及油价托底意愿。

  2022年国内受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受压制。进入2023年,美国原油和成品油累库持续超预期,成品油裂解也继续回落,美欧原油需求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中国在经济全面放开后,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和原油需求的恢复有较强预期,IEA在最新的能源展望中预期,2023年中国原油需求预期增长90万桶/日,占全球新增原油需求的近一半。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后外围市场围绕出行链条的消费修复逻辑已在2022年基本完成,IEA估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229万桶/日,主要受欧美、中东和印度需求增长的带动。从具体油种来看,汽油、柴油的消费恢复基本于2021年完成,2022年成品油需求亮点是跨境航班放开后航煤需求增速的进一步抬升。”高明宇说。

  目前来看,原油市场供需层面处于紧平衡阶段,任何一点新的增减产变化都可能会引发原油市场供需平衡出现变化。

  2月10日,俄罗斯副总理宣布将在3月份下调产量50万桶/日,计划减产量约相当于1月产量的5%。同时,OPEC+方面表示不会通过增加产量来填补俄罗斯宣布的减产,其目标是在2023年剩余时间里坚持去年年底确定的产量目标。

  “这让正全力应对通胀的美国倍感压力,此举或将影响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政策来抗通胀的目标,且对美国经济软着陆造成负面影响。”赵若晨表示,对此美国迅速采取行动,重新启动抛储来作为回应,美国计划从战略原油储备中再释放2600万桶原油,预计在4—6月交付,在此期间给市场带来20万—30万桶/日的供应增量。

  在她看来,原油供应端出现了减产与抛储下的拉扯,原油供应端大国博弈局面再次出现,这种变化是比较难提前做出预期的,从消息传出之后油价的反应来看市场也是比较谨慎的,需要时间来观察供需平衡的演绎。

  贸易流重构及供应减量冲击仍值得关注

  从原油市场的贸易格局来看,这一年来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印度成为俄乌冲突下最大的受益国,印度自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同比激增近400%。印度是俄乌冲突后俄油的主要购买方。

  事实上,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发生重大变化。IEA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前的2022年1—2月,俄罗斯石油出口约一半流向欧盟,出口至英国和美国占比9.4%,至中国占比21%,其他地区出口相对较少。2023年1月,俄油出口至欧盟的占比降至15.9%,至英国和美国占比降至0,至中国占比升至28%,至印度升至19.5%,至土耳其升至6.1%。整体来看,俄罗斯石油出口至欧洲和美国的量转移至亚洲的中国和印度。

  “从船期追踪的数据来看,俄罗斯海运原油的贸易流向在2022年3月份起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亚洲的买家承接了俄罗斯无法出口至欧洲的原油,且亚洲作为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的作用越来越大。”赵若晨说。

  虽然以往乌拉尔原油都是较布伦特原油折价出售的,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折价幅度大幅攀升,自10美元/桶左右的价差走阔至40美元/桶。

  “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印度开始创纪录地进口俄罗斯原油,取代了部分西非地区原油的进口。印度大量进口折价的俄罗斯原油炼制,炼制后的产品出口加大,缓解了欧洲及全球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在赵若晨看来,这种方式也得到了美国的默许,这一局面在撤销对俄罗斯制裁之前预计仍会延续。

  目前来看,俄乌局势并无实质性好转迹象,就油品市场而言,对俄贸易制裁引发的贸易流重构及供应减量冲击仍值得关注。

  “一方面,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成品油限价及禁运措施正式生效,与原油、燃料油不同,传统成品油贸易以区域间流动为主,跨区运力的缺失意味着贸易流转向难以完全复制原料类油品的经验,俄罗斯炼厂开工的被动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原油减产,目前俄罗斯已宣布3月产量较1月下降50万桶/日。另一方面,受近几年油轮运费持续低迷的影响,预计2023年原油轮及成品油轮的交付量将降至近10年以来最低水平,船队增速仅为1%—2%,而原油、成品油转运后贸易流向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吨海运输需求面临结构性抬升,油轮运费市场总体向好,对原油、成品油的到岸价格将构成有力支撑。”高明宇称。

  在刘顺昌看来,后续俄乌局势的发展对油价的影响继续边际减弱,俄油强大的转运能力使其受制裁时依然能出口超出市场预期的原油。“未来决定原油市场的核心因素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增长,包括美联储持续加息后美欧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的恢复;另一方面是OPEC+产量政策。”他说。

  目前,能源市场已经逐步从断供的恐慌中走出,基本进入减量后的再平衡状态。地缘风险溢价已经出现了大幅回落,但地缘影响并未退出市场,随时可能重新引发油价的波动,原油市场的供应仍显脆弱,油价随时可能因地缘事件升温再起波澜,目前来看OPEC+及俄罗斯跟美国之间供应端的博弈仍在继续。

  “展望后市,供应方面,俄罗斯维持原油出口的能力将是未来的一个变量因素。需求方面,则需主要关注美国经济是否能够软着陆,以及中国需求回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赵若晨说。

中国联塑收购2008.38万股科达股份

  中国联塑(02128)公布,于2023年2月27日,该附属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于公开市场收购合共2008.38万股科达(600499.SH),股份,相当于本公告日期科达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03%,总代价约为人民币3.23亿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