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批次化妆品抽检不符合规定
本报讯(记者王绍芳)记者昨日从市消协和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关于51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显示,在2022年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中,经检验,产品标签标示为广州市申强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NNBIS染发膏(黑色12号)等51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其中,标示产品信息涉及欧莱雅、兰蔻。
据通告,产品标签标示为巴黎欧莱雅(香港)化妆品有限公司(监制)、广州总都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ewell美维兰 丝润-弱酸修护发膜(标示批号:ZD2D2205),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检出结果不符合规定。产品标签标示为法国兰蔻国际集团药妆有限公司(商标持有人)、广州金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广州玉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生产的YIGAR海元素储水霜(标示批号:20210105CD),丙烯酰胺不符合规定。此次通报的51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多为染发、洗发、防晒、面膜类产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成分比对、菌落总数等不符合规定。
严守“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审核注册制度将持续优化从最初25只个股到如今“500+”天团,科创板建设稳步前行。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去年上交所进一步突出整体画像、分类审核,大幅缩减了科创板首轮问询时间和审核用时,不存在合规等方面障碍的项目,从受理到通过上市委审议用时约5个月。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科创板审核流程和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审核效率有望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审核机制不断优化,科创板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效能将更加凸显。未来,科创板料将稳步扩容,但不会超出自身承载力,打破板块平衡。
近4年来,科创板运行情况逐渐趋于稳健。上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2日,上交所受理科创板IPO项目869单,其中2家IPO企业处于已受理状态,76家处于已问询阶段,24家处于上市委审议阶段,38家处于提交注册阶段,535家获得了注册结果。去年以来,科创板申请受理的企业有160家,上市企业数量为130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去年主要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回复问询时间较长,导致从受理到上市的平均用时变长。同时,科创板在审核过程中严把科创属性关,向市场和产业传递出鼓励“硬科技”的鲜明导向,从源头上提高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
支持科创企业上市的制度包容性也在不断提升。《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等先后进行了调整,适应科创属性审核把关的需要。
目前,科创板包括46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以及6家红筹企业。其中,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科创企业上市,已累计支持18家创新药企业和1家器械企业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94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科创板针对科创企业特征,进一步包容符合板块定位的尚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等,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投票权架构、不同注册地的科创企业设置了多套灵活的上市标准,明显提升了市场的包容性。
如今,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首发募资的主阵地之一。上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5家扩容至507家,总市值规模达6.369万亿元,较最初的5500亿元增长了10.58倍,并初步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光伏、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科创板目前汇聚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大硅片龙头沪硅产业、国产CPU龙头龙芯中科等 80余家企业,占A股同行业公司约六成,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下游封装测试以及半导体设备、材料全产业链。
田利辉表示,科创板强调上市公司“硬科技”定位,强调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这样就聚集了一批“隐形冠军”和“独角兽”。同时,科创板给予这些科创企业融资支持、治理规范、创新激励和品牌效应,并让与之风险偏好匹配的投资者分享到科创企业发展红利。
此外,科创板还打通了创投在科技创新行业“募投管退”的全环节。权威数据显示,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平均每家公司获投约9.3亿元。目前累计已有33家公司56批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减持,深创投、顺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创投积极参与,受让方以公募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为主,总成交额达到282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科创板推动创新要素向“硬科技”企业聚集,支持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其特有的询价转让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创投退出渠道,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机构投资者与早期投资人有序接力,促进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
“不少创投机构瞄准科创板,‘如饥似渴’地寻找储备资源。”某创投人士说,随着市场定价愈发合理,机构“眼光也得更准”。他预计,后续随着审核注册机制优化,科创板扩容速度或有所提高,对创投机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加强,但“不会扎堆上市,更不可能打破板块自身运转的稳定性”。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未来科创板不必急于进一步放宽行业限制或进行调整,在坚持现有上市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发掘与储备符合标准的拟上市公司资源,做好培育与辅导工作,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和板块特色的前提下,处理好板块公司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山东泰安:“干部能上能下”见真章出实效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山东省泰安市探索实行“三晒一评一公开”和待岗管理制,一次就撬动131名干部的“铁交椅”,工作力度之大、涉及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在全省较为少见。回顾这场改革探索,当地干部普遍反映受到了一次教育,在其位必须谋其政,并对改革过程和效果表示认同,有的还感叹“四个没想到”。
“没想到县级干部一样‘下’”
针对干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需要的问题,泰安市自2022年7月开始,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市6个县市区、4个功能区和所有市直部门单位,全面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全市所有干部职工(不含在外挂职、援派、病假干部及工勤人员)以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方式述职,逐一晒职责任务、晒工作业绩、晒作风形象。随后所在党组织对个人“三晒”内容进行梳理审核,在政务公开栏、内部办公系统公开。在此基础上进行履职评议和民主测评,结果再通过上述形式公开。
根据“三晒一评一公开”结果和干部日常表现,各级党组织慎重提出待岗管理建议人选。市委组织部对提报人选逐一分析研判,审慎提出待岗管理建议名单,提交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审定。
经过这些程序,全市首批131名评议结果较差、问题较为典型的干部被纳入待岗管理名单。他们当中既有乡镇班子成员,也有市直部门单位、县市区领导干部,既有副职也有正职,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科级及以下干部126人。
这些待岗干部被暂停职务,接受学习培训和实践锻造,综合评估合格后方可返回原岗位工作,并接受三至六个月的跟踪考察,然后根据实际表现确定进退留转。
对干部实行待岗管理,撬动“铁交椅”,此举在该市掀起巨大冲击波。一些干部表示,过去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动基层干部多,动中层干部少,涉及县处级实职的干部更少,这次不再是“柿子拣小的捏”。
有一位副县长缺乏履职担当,经常以患病为由脱岗,严重影响工作开展,此次在待岗考评中未能过关,被市委责令辞去职务,按规定提前退休。不少干部认为,处在承上启下位置的县处级实职干部,本来就该勇于担当作为,保持勤勉工作状态,不然就应该让位。
“没想到阻力比预期要小”
泰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承,实行“三晒一评一公开”之初,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及组织人事干部曾有种种顾虑,担心阻力太大,有的甚至把推进干部“能下”视为畏途,怕干部闹情绪,怕影响班子团结,怕影响地方和单位稳定。有县级主要领导表示,相比于“上”的皆大欢喜,“下”则会得罪人,一开始有点拉不下脸、狠不下心、下不去手。
为推动干部“能下”破题开局,泰安市委相继出台《关于印发政治生态分析评估办法的通知》《关于实施“三晒一评一公开”完善干部经常考察精准画像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泰安市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待岗管理办法》,确定从2022年开始,在每年七八月份集中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工作,形成常态化机制。同时,市委组织开展了“老好人”专项整治,集中开展全市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一方面加强政策解释和宣传,另一方面大力扭转干部群众对 “能上不能下”的认知,并明确提出让干部“下”不是目的,而是让每名干部都有干事动力。
据介绍,“三晒一评一公开”工作初期,有单位呈报的干部测评情况“一片大好”,市委组织部约谈该单位负责人,责令推倒重来。泰安市委主要领导在几次会议上强调,待岗干部不定指标、不下任务,如果有单位推不出待岗人选,又与组织上掌握的情况不符,说明其“一把手”就是“老好人”,不敢较真碰硬。市委的坚决态度,为进一步识别不称职、不胜任、不适岗干部创造了条件,下面的工作也好开展了。
“千难万难,不干最难,干就不难,这是最朴素的方法论。”泰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泮英说,推进干部“能下”,遇到阻力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自己首先要敢于担当,这样阻力就会比预想的要小。该市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和部门领导也表示,过去干部“能下”难以落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层和组织人事部门决心不够大、勇气不够足。
“没想到干部接受度这么高”
泰安市首批131名待岗干部中,目前已有90人经过考核程序返回原单位工作,5人被免职或辞去领导职务,6人被调整岗位,3人申请提前退休,6人被辞退,21名干部尚在待岗考察中。据市委组织部介绍,这些经历“下”的干部,虽然有过思想波动,但没有人向本级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申诉。“第一反应普遍是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随后主动向组织承认自身问题、表明积极态度。”记者分别对10多名曾经待岗的干部进行了单独采访,他们都表示被停职或最终下来,“下”得心服口服。
“这得益于明确‘下’的具体标尺。”市委组织部人士分析说,过去考核评价干部,优点基本相同,缺点都不明显,很难确定谁该下和谁不该下,甚至个别该“下”的干部还觉得自己应该提拔。这次探索,市里力求让干部不等组织考核,就能大致明了谁该‘下’”。
泰安市建立正反两方面相互印证的评价指标体系。正向指标主要围绕政治、思想、工作、能力、作风、纪律等六个方面,制定24项评价指标;反向指标主要聚焦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问题情形,细化明确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理想信念动摇、不服从组织决定、不听从工作安排、不能担当尽责、不敢开展批评等23项评价指标。
该市还明确规定“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总体评价‘较差’等次得票率达到20%或‘一般’‘较差’两项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达到20%或‘基本称职’‘不称职’两项得票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的”,列为“下”的重点考察对象。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专门设置党组织综合评价指标,防止唯票识人。
“‘下’的标准是统一和明确的,我能接受‘下’的现实,迈过了心理上的那道坎。”新泰市泉沟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振,因为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工作不在状态,被纳入待岗管理。他对记者表示,虽然被撤职降级,但仍然积极牵头承担全镇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在采访中,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其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泰安市真心实意关心爱护“下”的干部。2022年9月,市委对41名待岗管理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回炉再造,其他90名干部由所在县市区分级分批开展教育培训。这批干部经过动员纷纷深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解纷、基层治理、产业链培育提升、乡村振兴、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一线,在实践中改造思想、锤炼作风、提升本领。该市组工干部谈到,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让干部“下”得服众服气,并让“下得去”的干部改正后有机会“上得来”,就能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没想到激励效应如此明显”
据反映,近些年来泰安市着眼转变干部作风,采取了督查暗访、建立赛马机制、领题攻坚、挂图作战等措施,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推进干部“能下”。该市一些部门和县市区领导说,用“下”的压力和“上”的动力共同撬动“干”的活力,效果超出预期。
泰山区法院一级法官王晓东,曾因承办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超出审理期限五年多,造成不良影响被纳入待岗管理。他重新上岗后,克服疫情影响及时审理案件,很短时间就审结21件。泰安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勇因为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淡薄,被纳入待岗管理,他返岗后主动牵头承担新能源产业链专班工作,在去年的三季度全市考核中,产业链企业营收、项目策划和签约、项目建设推进、个性化指标均列全市前茅。
实行“三晒一评一公开”和待岗管理制,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效应。市委书记杨洪涛说,推进干部“能下”,将以往“争先创优”的单向激励改进为“奖优罚劣”的双向牵引,将过去“要么原地踏步、要么提拔进步”变为“干得好进步、干不好退步”,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据介绍,2022年泰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业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成效。全年集中签约项目180个,累计开工新型工业化项目281个;3个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2022年前三季度,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居全省第8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居全省第2位;建筑业总产值增幅居全省第1位,为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省第3位;进出口总值增幅居全省第4位。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