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下一步:新行长植田和男的政策理念
来源:钟正生经济分析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范城恺/李枭剑
核心观点
2023年2月14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名原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经济学者植田和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同时提名内田真一、冰见野良三为新的日本央行副行长。本文从当前日本的经济形势入手,结合植田和男以往的政策、学术观点,探讨未来日本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
当前,日本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面临调整压力。2022年12月日本核心CPI达到4.0%,刷新1980年代以来新高,2023年1月东京地区的CPI同比更是由前值的3.9%升至4.4%,表明当前日本通胀压力仍在持续增长。而在2022年12月日本央行意外上调YCC目标后,海外投资者持续做空日债,做多日元,央行与市场间的博弈更加白热化。
但我们认为,即使被认为是“平衡派”的植田和男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其货币政策“急转弯”的概率也相对较低。一是,日本通胀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二是,货币政策的调整或受财政压力牵制;三是,大幅调整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四是,美联储紧缩放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本货币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最后,植田和男近期表态仍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前瞻性指引”的创立者,植田和男长期以来相当重视央行的信誉问题,或不愿贸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进一步上升。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将持续减弱。植田和男认为,在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后,收益率曲线将会自动趋于平缓,这将限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大规模资产购买等政策的副作用正在持续显现。日本央行在2016年将政策调控目标转向国债利率后,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大幅下降,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职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最为“鸽派”的雨宫正佳并未获得提名,反映出岸田政府对当前货币政策的态度或已出现转变。
总之,尽管中长期来看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做出改变,但学者出身的植田和男就任后,短时间内可能并不会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做出较大调整,更可能采取小幅、渐进的方式进行微调,以免引起市场的大幅震荡。而在此之前,日本央行有可能开展对当前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审查工作,以产生类似“前瞻性指引”的作用。此外,植田和男以往的政策观点也使得其可能更重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沟通,并推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更好地进行协作,以提高日本的长期潜在增长率。
2023年2月14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名原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经济学者植田和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同时提名内田真一、冰见野良三为新的日本央行副行长。据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此前黑田东彦继任者的热门人选——雨宫正佳拒绝担任日本央行行长一职。实际上,植田和男获得提名大幅超出预期,市场对其亦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从当前日本的经济形势入手,结合其以往的政策、学术观点,探讨未来日本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
一 短期政策或难“急转弯”
植田和男(Kazuo Ueda)于195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现年71岁。197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1980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前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与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等师出同门。从履历上看,植田和男在政策与学术界均有所建树:一方面,他长期在东京大学等日本顶级学府执教,并曾任东京大学经济系主任;另一方面,植田和男在政策界也曾身居要职:1985年至1987年,植田和男担任大藏省财政金融研究所主任研究官。1998年至2005年,植田和男就任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也正是在此期间,日本央行首次实施了“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操作”。此后,植田和男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的身份回到大学,2008年作为内阁府调查会会长,撰写了描绘日本增长战略的21世纪版《前川报告》。
当前,日本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面临调整压力。2022年12月日本核心CPI达到4.0%,刷新1980年代以来新高,2023年1月东京地区的CPI同比更是由前值的3.9%升至4.4%,表明当前日本通胀压力仍在持续增长。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日本通胀具有上行风险,建议日本央行调整政策,提高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灵活性,为加息做好准备。而在2022年12月日本央行意外上调YCC目标后,海外投资者持续做空日债,做多日元,央行与市场间的博弈更加白热化。即使在2023年1月18日日本央行并未继续调整YCC政策后,海外投资者也并未大举购入日本中长期债券,10年期日债利率仍保持在政策上限的0.5%左右。
但我们认为,即使被认为是“平衡派”的植田和男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日本货币政策“急转弯”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一是,日本通胀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一方面,当前日本通胀压力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元贬值叠加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所致。但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缓和以及美欧经济基本面的转弱,原油价格持续回落,日本所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将持续减弱。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的工资涨幅尚不足以支撑居民消费的扩张。2022年12月,日本名义工资指数同比由前值的1.9%跃升至4.8%,但主要是由于冬季奖金增长所致,若仅考虑合同现金收入,2022年12月日本国内的工资上涨幅度尚不到2%。而在扣除通胀因素的影响后,日本实际工资指数同比仅上涨0.1%。日本央行在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中也表示,2023财年日本CPI同比可能再度降至2%以下,实现价格稳定的目标仍有很远的距离。植田和男此前也曾表示,“新冠之后的经济复苏叠加日元走软,可能会产生更强的需求,但鉴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速放缓,实现可持续的2%通胀率之路仍然漫长”,“从这个角度看,在通胀率暂时超过2%时仓促加息,将对经济和通胀产生不利影响,并阻碍实现中长期足够宽幅加息的目标。例如,2000年和2006年的加息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二是,货币政策的调整或受财政压力牵制。截至2022财年,日本政府支出中,“国家清偿债务”费用较疫情前高出约2万亿日元,占比已经基本回升至新冠疫情前水平(22-23%)。未来,若偿债成本进一步上升,用于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空间将更受挤占,日本税收压力也会增大,最终可能削弱经济增长前景。植田和男认为,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各种结构性因素的作用下,日本经济增长能力及中性利率均出现下降。如果不通过政府的结构性改革,提高日本的潜在增长率,日本货币政策的效果将持续受限。从中可以看出,植田和男并非“货币政策万能论”的支持者,其反而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至关重要,通过财政政策能够加强货币政策的效果。
三是,大幅调整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自2013年黑田东彦接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持续超过10年,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均对当前政策的延续性形成了一定的“预期”。一旦市场对于政策转向形成预期,日债抛售或将接踵而至,正如2022年6月中旬市场押注日本央行放弃YCC,导致日债期货暴跌一样。植田和男此前也曾表示,“长期利率控制是一种不适合微调的机制,若利率上限小幅上调,市场对后续加息的预期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大量政府债券抛售”。
四是,美联储紧缩放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本货币政策调整的必要性。2022年四季度以来,随着美国通胀拐点的出现,美联储加息步伐不断放缓,单次加息幅度由75BP降至25BP,并有较大概率在2023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当前市场甚至预期下半年美联储或将转为降息。若日本央行在此情况下选择转变货币政策立场,则无异于“逆水行舟”,不仅难以取得预想的政策效果,甚至可能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动给本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而作为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学者,植田和男对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具有深刻见解,这也决定了美联储的政策操作可能同样是其调整政策立场的约束之一。
最后,植田和男近期表态仍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植田和男在今年2月10日接受NHK采访时表示,对于目前日本央行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货币政策必须根据经济和物价的现状和前景来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目前的央行日本的政策是合适的。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有必要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作为“前瞻性指引”的创立者,植田和男长期以来相当重视央行的信誉问题,或不愿贸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00年8月,尽管日本仍面临通缩压力,但日本央行仍然违背了“前瞻性指引”,在货币政策决策会议上以7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解除了零利率,将政策利率从0上调至0.25%,其中植田和男正是投票反对退出零利率的委员之一。
二 中长期改革或“在路上”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进一步上升。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将持续减弱。自2013年黑田东彦接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安倍经济学”及其所倡导的“大胆的货币政策”在大行其道,仅疫情前的2013-2019年,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就扩大了262%。但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起到明显的效果,在此期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9%,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2000年-2006年的1.4%,而CPI年均增速为0.9%,同样低于政策目标的2%。
相比于黑田东彦,植田和男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观点则更加客观:尽管其承认零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或衰退时的作用,但他同时也提出在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后,收益率曲线将会自动趋于平缓,这将限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
另一方面,大规模资产购买等政策的副作用正在持续显现。2022年6月以来,随着10年日债利率不断“破位”,央行被迫加大购债力度。2022年三季度末开始,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国债占余额的比例突破50%,而2023年1月日本央行的国债购买规模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3.7万亿日元,因此当前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已受到明显影响。植田和男在2018年就撰文指出,长时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带来了明显的副作用:日本央行在2016年将政策调控目标转向国债利率后,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大幅下降,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介职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日本央行购买ETF的行为同样影响了股市的正常运行。
同时,最为“鸽派”的雨宫正佳并未获得提名,反映出岸田政府对当前货币政策的态度或已出现转变。现任日本央行副行长的雨宫正佳(Masaya Amiya)曾长期负责宽松货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此前曾被视为日本央行行长的有力竞争者。但出人意料的是,雨宫正佳拒绝了日本政府的提名。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雨宫正佳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央行的下一个制度将需要对其长期货币宽松政策进行审查和修改。我是实施宽松政策的一方之一,我认为我无法客观公正地审查它”。在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后,岸田政府对于经济政策无疑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雨宫正佳的态度说明,岸田政府对于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长的期望可能远不止维持现状,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安倍经济学”将迎来审视甚至终结。
我们认为,尽管中长期来看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做出调整,但学者出身的植田和男就任后,短时间内可能并不会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做出较大调整,更可能采取小幅、渐进的方式进行微调,以免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而在此之前,日本央行有可能开展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审查工作,以产生类似“前瞻性指引”的作用。此外,植田和男以往的政策观点也使得其可能更重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沟通,并推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更好地进行协作,以提高日本的长期潜在增长率。
证实了!他不再履行广州农商行行长职务 原因曝光近日,关于市场热议的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易雪飞“暂停履职”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
据注意,2月13日晚间,广州农商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监管部门关于履职回避的有关文件规定,因任职该行的时间超过轮岗期限要求,易雪飞已于近期不再履行行长职务。
具体详情如下——
“暂停履职”原因终于被证实
据悉,在2月13日下午,市场便有传言称,广州农商银行行长人选或将生变。究其原因为:近日,广州银行圈有传出消息称,现任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易雪飞“1月份以来未到岗上班”。
同时,这一消息也得到了相关人士的证实。鉴于此,市场对于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易雪飞缘何“无法到岗”的原因一时间众说纷纭,并引起了市场的颇多关注。为此,广州农商银行当日也对相关媒体回应表示,“一切以官方通告为准,近两天会有相关公告披露”。
年报显示,易雪飞出生于1967年11月,现年56岁,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山大学EMBA,经济师。自2013年7月开始,易雪飞获委任为广州农商银行行长至今,2021年2月23日,易雪飞获选举连任为广州农商银行第三届执行董事。同时,依照广州农商银行章程(2022年),董事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此前,易雪飞还曾为广州农商银行前身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参与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并担任开业后的广州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据悉,易雪飞担任行长期间也见证了广州农商银行港股上市。2017年6月20日,该行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成为广州第一家上市的银行机构,也是广东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性银行。
在2月14日,对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无法履职”的原因,本报记者从广州农商银行官网处获悉,在2月13日晚间,该行发布了相关公告。
公告表示,根据监管部门关于履职回避的有关文件规定,因任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行长的时间超过轮岗期限要求,易雪飞已于近期不再履行行长职务,后续将根据《公司法》、本行《公司章程》及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履行相关程序。“目前,该行银行各项业务经营安全稳定。”
此外,另据相关媒体报道,2月14日早间,易雪飞也回应媒体称,“谢谢关心,我一切安好。”
现由副行长林日鹏代为履职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获委任为广州农商银行行长起,易雪飞担任行长一职已经接近10年,并已经超过监管规定的轮岗期限。
根据银保监会2019年12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轮岗要求,对于在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层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业务岗位员工,应明确轮岗期限、轮岗方式等要求,严格实行轮岗。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同时,对于存量任职回避问题的整改,《指导意见》给了3年的过渡期,要求机构原则上在2022年底前将存量问题清理完毕。
据悉,目前,广州农商银行行长一职已由该行副行长林日鹏代为履行。
资料显示,林日鹏,生于1970年1月,曾任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石井信用社员工,农业银行广州市白云支行人事政工科科长助理、副科长,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白云信用社人事部副经理、经理、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广州银行监事长等职务。
2月9日,广州农商银行通过现场和视频相结合方式召开了2023年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大会,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建出席并讲话,党委委员、副行长林日鹏主持会议并代表经营班子作经营工作专题讲话。
业内建议:加强完善信息披露
不过,在部分的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受监管规定等因素影响,导致广州农商银行的高管目前无法继续正常履职,但该行也应该及时做好信息披露等方面工作,并做好声誉风险管理。
“行长不能继续履职,无论是监管规定还是其他原因,对于一家银行而言都是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于上市银行而言,更应该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并由董事会指定由谁暂时代行行长职责,或者董事会任命谁来担任行长。”据一位资深银行业内人士对此指出,任命新行长涉及到监管对任职资格的审批,在发公告之后走正常审批程序即可;如果在行长不能履职期间由董事会指定董事长或者副行长暂时代行行长职责,并不涉及到监管审批。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广州农商银行作为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相关事件获得市场的广泛关注后,给予的官方回应也不建议仅从该行官网“动态信息”栏来发布相关公告。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也曾发表言论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营实体,商业银行的行为和业务涉众性强、外溢效应大,相应地,其声誉风险的影响面更广、危害性更大。”
“声誉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对商业银行的声誉、品牌、股价、业务等产生负面冲击,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机管理,也难以弥补其所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张伟称。
(目前,广州农商银行暂未披露相关公告)
此外,1月2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还连发6条自律处分公告,涉及机构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6家银行。其中,广州农商银行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未按照发行文件约定开展余额包销,挤占其他投资人的正常投标;2、簿记建档利率区间未在充分询价基础上形成,发行工作程序执行不到位、工作开展不规范。同时,因上述违规事项,该行被交易商协会处以警告以及责令整改的处分。
在经验业绩方面,截至目前,广州农商银行并未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不过,从2021年披露的数据来看,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明显恶化。
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广州农商行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26.03亿元,其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达到125.4亿元。2017-2020年,广州农商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7.88亿元、59.69亿元、70.86亿元、78.93亿元,持续攀升。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7%、1.73%、1.81%、1.83%,亦持续攀升。
三星Galaxy S23系列国内发布 拍摄能力再提升售价5199元起新浪数码 2月14日晚间消息,时隔一周,三星Galaxy S23系列正式在国内市场落地。Galaxy S23 Ultra售价8999元起,三星Galaxy S23+建议零售价6999元起,三星Galaxy S23建议零售价5199元起。
更环保的Galaxy S23系列
三星Galaxy S23 Ultra外观和上代微改,而S23+和S23设计语言与S23 Ultra保持一致。三星Galaxy S23 Ultra搭载了6.8英寸(直角)曲面显示屏,通过进一步优化的面板曲率,为用户带来了更大的显示面积;三星Galaxy S23+和Galaxy S23采用直屏设计,屏幕尺寸分别为6.6英寸(直角)和6.1英寸(直角)。
基于可持续性发展愿景,三星在Galaxy S23系列上实现了更为环保的创新产品设计,推动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新趋势。三星Galaxy S23系列是目前采用最多回收材料的三星Galaxy智能手机。在三星Galaxy S23 Ultra中,共有12个零件采用了可回收材料,并应用于机身内部及外部,相较于Galaxy S22 Ultra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不仅如此,三星Galaxy S23系列应用的可回收材料种类也更加丰富,在使用海洋塑料的基础上,此次新增了可回收铝材、再生玻璃等新的消费前回收材料。例如,应用在三星Galaxy S23系列中的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 2就包含了22%的消费前再生玻璃。
2亿像素提升夜拍体验
三星Galaxy S23 Ultra搭载2亿像素传感器,官方称,超高的解析力不仅能够还原更多细节,还可以轻松捕捉远处的背景信息。通过升级的自适应像素技术,使用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时,能够智能合并像素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暗光下,16合1像素将带来更多进光量,生成更明亮的照片;日常光线下,4合1像素则能够生成更加高清的5000万像素照片。同时,超级4像素对焦技术还可利用4个相邻的像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检查相差,实现快速自动对焦。
新升级的超视觉夜拍系统,使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暗光环境下的细节表现更为出众,画质更清晰。增强的AI多帧降噪处理技术,可帮助用户在暗光中轻松拍摄出清晰、生动的视频。此外,AI驱动的ISP模块,可进一步改善图像细节和色调,并有效降低视觉噪点,呈现出更有氛围感的夜间场景。为了提升视频稳定性,三星Galaxy S23 Ultra相比上代产品具有双倍的光学防抖角度,搭配自适应VDIS技术,不仅大幅提升画面稳定性,还能够减少暗光环境下动态拍摄易产生的画面模糊情况。
拍摄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新增8K/30fps拍摄;Expert RAW应用程序也升级支持5000万像素,同时还引入了天文摄影模式、多重曝光模式;再加上星轨延时摄影,让用户无需借助其它设备即可捕捉星空之美,创作出艺术大片。
三星Galaxy S23和Galaxy S23+搭载5000万像素广角主摄,升级的AI图像传感器令动态范围与清晰度进一步提升,能够带来丰富的细节和色彩表现,即使在逆光、暗光等环境下,也可以定格清晰、通透的画面。为了带给更多年轻用户出色的社交体验,三星Galaxy S23系列全系搭载升级的1200万像素前置自拍镜头,同时集成Super HDR技术以及升级的AI立体景深虚化技术,并支持双核疾速对焦,让用户捕捉生动色彩的同时,更能获得纯净、生动的人像大片。
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 Galaxy)
性能方面,三星携手高通带来了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 Galaxy)。全新设计的8核心CPU和GPU,使得三星Galaxy S23系列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约30%、图形处理性能提升了约41%,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出色的多任务处理体验,更能轻松驾驭移动游戏大作。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清、流畅游戏体验的需求。三星Galaxy S23 Ultra引入了对实时光线追踪技术的支持,使得游戏内照明、反射和阴影效果更加逼真,大幅提升了用户的游戏真实感。同时,三星Galaxy S23系列还搭载了增强的智能电池、升级的散热系统以及120Hz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搭配全新的AI自适应游戏能力,为消费者带来了Galaxy手机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游戏体验。凭借强大的硬件及出色的软件优化,三星Galaxy S23 Ultra还获得了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移动智能终端系统抗老化五级认证和移动终端游戏高性能五级认证。
不仅如此,为确保用户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可以畅享游戏,三星Galaxy S23系列还搭载了升级的Vision booster技术,让屏幕在不同光线强度下都能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显示效果。同时,三星Galaxy S23系列屏幕还支持增强舒适度功能,能够智能调整屏幕色彩和对比度,从而更好地缓解用户在夜晚久看屏幕造成的眼部疲劳。
三星Galaxy S23系列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能更早体验到三星Galaxy S23系列的诸多创新,以及更直观地领略到前沿影像科技的魅力,三星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为三星Galaxy S23系列定制一系列的精彩联动。
首先是位于迪士尼小镇的三星Galaxy S23系列快闪店,到店消费者可亲自感受新品的出色体验;随后,在双方合作期间,购机的朋友将有机会赢取一份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特别礼品;今年,双方还将携手带来由三星Galaxy S23系列拍摄的微电影,影片将记录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内诸多迪士尼朋友的暖心故事,其中包括米奇和他的朋友们、达菲和朋友们,以及其他经典迪士尼角色。三星手机品牌大使金晨也将共同出演,一起为大家带来一场暖心的奇幻之旅。
发售信息:
三星Galaxy S23 Ultra零售价8999元起,最高提供12GB+1TB存储规格;三星Galaxy S23+零售价6999元起,提供8GB+256GB、8GB+512GB两种存储规格;三星Galaxy S23零售价5199元起,提供8GB+128GB、8GB+256GB、8GB+512GB三种存储规格。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