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提振信心的问题
编者按:本文根据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2022南方财富峰会的发言整理。
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中国经济的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哪?
我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最近中国政府对于新冠防御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我手里面有一个材料,讲的是北京地铁的客流量,北京地铁的客流量在工作日每天大概是700万到790万人。在“新十条”发布以后,北京地铁的客流量来了一个断崖式的下跌,最低的时候到了一天120万人次,但是很快地铁的客流量就大幅度的增加。到了12月27日的时候,已经有460万人次,达到了既往日均客流量的61%。后来到了12月30日,北京地铁的客流量就达到了700万,可以说达到了原来的日均水平,这就说明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疫情带来的严重后果控制住了。很多“阳过”的人就开始走向复工复产,有些人甚至踏上了旅游的路上。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取消了因疫情实施近三年的相关出入境管控措施,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这个决定在国际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公告发表以后,全球所有的主流媒体都给予了报道,《朝日新闻》还在头版发表了这样一个消息,我看到了很多的外电、媒体和企业界,对于我们这一次的措施,反应是非常积极的。英国《卫报》就说这一次中国政策的调整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给股市带来了希望,给产业链也带来了新的前景。美洲银行也就是Bank of America,更是做了令我非常吃惊的一个调查报告。它说在11月份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基金管理者只有13%的人被中国明年经济的前景表示有信心。但是公报发表了以后,差不多3/4以上的基金管理者都开始对中国的2023年的经济前景表示出高度的认可。美国银行的评价是,中国的这样一个措施,为当前面临衰退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这一次措施的国际影响力是很大的。这种国际影响力之所以大,主要是我们在些年来我们中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中国成了第二大经济体。
我对比了一下我们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几个数字。2001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总值GDP在10万亿人民币,今年已经超过了120万亿人民币。
2001年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也不过在5000亿美元,现在已经到了4万亿美元,我的外汇储备那个时候才2,000亿美元,现在已经达到了3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的出国的旅游者的2019年的时候达到了1亿5,000万人次。所以,中国的对外开放,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所以这次我们做出取消边境管制的措施,确实引起了国际上积极的反响。我觉得这样对我们中国的企业也好,中国的政府也好,都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过去多少年来,我们已经没有见到我们的客户,我们已经没有到国外去抢单。很多的投资项目,它在中国的代表不能做主,都等着国外的高管来拍板,所以我们这次很快地促使大批的跨国公司的高管进入中国,对我们这几年一些意向性的协议、框架协议最后拍板,会极大地推动我们中国的招商引资的工作和对外投资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
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提振信心的问题。因为过去三年确实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下行压力。消费减少了,供给侧也受到了冲击,对将来的预期也变得很弱。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提升信心,对我们实现稳中求进的方针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提振信心的时候,我们要看到的是我们中国体制的优势,我们社会主义体制的优势。大家可以回想起来,这一次2022年12月7日政策放开了以后,由于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的社会稳定没有造成重大的影响,我们的医疗体制没有被冲垮,这是我们信心的最重要的来源,这样我们发挥我们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这是提振信心的重要基础。
提振信心我们要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目前来讲,我们要特别解决关于民营企业的问题。在过去几年当中,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对于民营企业怎么看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过去这些年来,由于封闭,民营企业发展的整个社会和舆论环境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中央的态度是很明确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来,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有疑问的人,我们必须亮明我们的观点要毫不含糊。
我想起了我们在入世(加入WTO)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叫“国民待遇”,所谓“国民待遇”就是要对所有的企业,不管是中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都给予同等的待遇。“国民待遇”的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加大力度宣传“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在舆论上,在政策上给企业更大的支持,特别在保护财产的权利和正当权益方面,我们要依法依规把这些事情做好。我相信只要民营企业的精气神来了,只要民营企业的信心来了,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就会得到很快的恢复。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当然,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环境。这三年以来,外部环境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做法,把现在的全球化分裂成以价值观为界限的两个全球化,这对于整个全球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中国入世谈判的时候经历过很多的重大的政治事件,但是最终为什么我们还是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签订了协议,就是因为他们最看重的还是实际的利益。实际的经济利益,这一点我觉得我们会毫不动摇地感到他们不会变,这就决定了他们想以意识形态和所谓价值观发现搞两个全球化的这样一种意图是不可能实现的。
还有一条,我们中国比过去、比我们中国入世20年前,已经完全不同。我们已经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经济贸易已经和全球紧密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种局面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不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反全球化的力量所能轻易打败的。当然在国际经济形势当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些重要的表现,比如说美国,它现在已经完全抛弃了以世界贸易赤字为代表的多边规则。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当美国人抛弃全球规则的时候,我们中国应该更好地遵守国际规则,因为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体制能够长久。这就是为什么中央一直提倡要搞制度化的高水平的开放。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美国用它的科技优势来打击我们一些重要的产业链,大家所熟悉的芯片产业就是这样子。但是,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可怕的,因为高科技的产业也是一个商业性的产业,高科技需要高投入,高投入需要高回报,而高回报,需要一个巨大的科技产品的市场,我们中国正好是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比如,我们的芯片的市场就占了全球的1/3.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美国利用科技优势来掐我们的脖子,不要太担心,实际上我们也在掐他们的脖子,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相互的。当然在这样的形势下,也更加激励我们中国发展。我们中国的高新科技产业,过去一味地依靠国外的产品技术,这种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自主研发的力量正在越来越强,所以我觉得对于美国以高科技的优势来打压我们,破坏我们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是不能够得逞的。
总之,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充满信心,况且现在世界和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东南亚已经成了我们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我们和东南亚的国家,包括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签订了RCEP的自由贸易协定,引领了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潮流。所以,东南亚已经成为我们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阿拉伯世界也是一个新的领域。
我们会拓展一个新的市场,新的投资目的地,而且会成为我们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世界大得很,我们放开眼界,就会看到发展的空间。我们对外开放的回旋余地是很大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外形势,特别是这一次我们中国政府对防疫政策的重大调整,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机遇,我们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机遇,而且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提升我们的信心。
我想,2023年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好的一年,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为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新的一年的宏伟目标而做出我们更大的努力。
南方财富峰会落地广州白云新城,大咖共商经济发展新动能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月8日,以“预见财富未来,汇聚精英人才”为主题,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在广州白云新城盛大启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数百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峰会,多位财经、文化领域嘉宾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分析未来经济走向,并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产业未来发展之路以及人才发展主旋律。
本届峰会由广东省工商联合会、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作为指导单位,由广东经济科教频道、优净值研究院、中共云城街工作委员会、云城街道办事处、中共三元里街工作委员会、三元里街道办事处主办,广州市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产权经纪有限公司协办,暨南大学提供学术支持。
多位专家及行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峰会作为广州白云区新年第一场重大会议,不仅体现了政企勠力同心、尊重人才的发展理念,更展现了广东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澎湃动力,揭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大咖论道2023中国经济驱动力
随着中国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疫情防控政策迎来重大调整,这将给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峰会上,多位业界人士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做出研判。
“民营企业发展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首要的是要落实到百姓生活改善上,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民营企业又是就业的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
他认为,融入经济全球化是2023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危与机并存。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更多元化和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西方国家试图以“逆全球化”手段对中国施加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遏制。另一方面,一系列国家正逐步和中国建立更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东南亚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龙永图总结称,中国对世界的访问不断扩大,这是全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要勇于挑战新市场、新投资、新目的。”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亦在其主旨演讲《2023及后疫情时期展望内需驱动的增长》中阐述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和三大机遇。他强调,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
分众传媒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分析了接下来经济重启的背景下,企业品牌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凯度品牌媒介投放的分析,他提出“高质量传播是品牌增长的保证”,并指出了品牌增长的四个方向——新品破圈、场景触发、渠道助攻、社交共振,并就此提出了发展建议。
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汇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则回顾了从1996年至今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政策变化,他强调房地产市场要“平稳过渡”,提出“扩大发行特别是从基础设施进行‘REITs’推广试点,可以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盘活房地产市场存量,化解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难题”。
此外,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从文化的角度探究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驱动力。“塑造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硬支撑,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强大内生动力。”许钦松强调,密集的文化设施能促进文化艺术产业上下游的发展,为地区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主题为“展望经济未来,起航财富之翼”的圆桌论坛,许钦松以及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原主任王珺,分众传媒合伙人倪伟,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冯晓光,广州白云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焱等五位不同领域的大咖共同参与,并分享了自身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期冀。
聚焦白云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
此次南方财富峰会落地广州白云新城。
白云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军表示,“白云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明显、文旅气息浓厚、产业集群突出、营商环境优良,是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和是企业发展的优选之地。”
周军介绍,未来,白云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6个千亿级和6个百亿级产业体系,形成经济发展的聚合效应和集群优势,全面提升人才服务工作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才服务活动,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活力。
以化妆品产业为例,作为白云区传统优势产业化,其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和广州市的二分之一左右。在此基础上,白云区意图打造千亿级美丽健康产业体系。此外,近几年,白云区还在重点培育新能源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体系。
作为白云新城的核心区、白云区南大门,三元里每年经济总量蝉联白云第一,是白云区经济“引擎”、文化“名片”、示范“窗口”。
展望未来发展,三元里街党工委书记肖秀玲提出,三元里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全面落实白云“6+6”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数字商贸两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航空、时尚、特色金融和文旅四大特色产业,推进三元里旧村全面改造、旧机场片区改造、文化街区微改造、智慧城市建设和全球跨境电商服务中心落地与运营。
随后,峰会还进行了南方财富峰会落地广州白云新城签约仪式以及“新经济企业家”授牌仪式,其中,三元里街企业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骆驼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市浅香化妆品有限公司荣获该奖项。
肖秀玲肯定了本届峰会落户白云新城并成功举办对于促进三元里发展的意义。她表示,“峰会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白云和三元里的了解,有利于吸纳更多优质人才到三元里发展,以人才优势助力三元里经济发展。”
四开花园(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炯亦认为,恰逢2022-2023年交接时期,经济形势正值转变关键期,本届峰会值此之际落地白云,能够形成强强联合的态势,并为未来白云乃至整个大湾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作者:丁莉 编辑:李振)
王泠一:中菲经贸的新时代菲律宾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增长7.6%,第四季度初步统计增长率为7.7%,这在同期东盟成员中,显然是表现最出色的经济成绩单。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总部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编制的评估报告认为,2022年菲律宾经济增速超过了原政府预设中的7.5%的最高目标,同时也表明了其中央政府的权力交接顺利。而新一届政府在巩固宏观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和提升国民收入等方面,更具有紧迫感。
菲律宾的中等发展水平
在东盟成员中,菲律宾人口和越南相当,都在2022年度接近1.1亿,经济发展水平也基本相当,只是越南在去年末就高调宣布其人均GDP首次超过4000美元。菲律宾政府方面比较低调,只是由其官方资助的名为“国际发展与安全合作”智库在新年初宣布:按去年比索对美元平均水平,菲律宾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美元,人均GDP首次接近4000美元关键线。
所谓关键线,是世界银行提出的发展标准并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笔者第一次接触这一感念是在2005年初,当时笔者所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接待世界银行专家代表团,其中就有菲律宾籍的世行专家随行。18年前,我们座谈的内容是:中国长三角区域2004年人均GDP超4000美元。当时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和浙江省的7个市。从世界银行观察的经济发展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之间,正是国民经济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根据当时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观点,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门槛,目前这一标准提高到了4000美元。2004年长三角实现GDP28775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35147元,按当时汇率折算为4247美元,突破4000美元大关,即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此后,上海社科院一直同世行保持着课题交流。
2023年初,笔者在和世行经济学家交流菲律宾发展水平话题时认为,同处东亚,中国长三角区域(目前含安徽省)的发展轨迹是值得菲律宾借鉴的,且有极为相似的阶段性发展需求。如政府需要不断改进税收制度,以保持公共预算的力度。菲律宾发展预算协调委员会主席潘甘德门近日表示,菲律宾政府注重税制改良以促进企业发展和吸引外资,未来的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预期良好,目前增长幅度合理。而2022年的菲律宾政府全年财政收入,达到3.515万亿菲律宾比索的新水平(约639亿美元)。
在这个新阶段,家庭消费和投资增长是菲律宾去年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加速复苏的主要推动力。如菲律宾家庭消费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主要来自餐饮业和旅游业支出;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13.1%,远高于第二季度的4.4%,进口增长17.3%。菲律宾发展预算协调委员会的分析表示:去年第三季度,服务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达到5.8%,其次是工业为1.6%,而农业仅为0.2%。换言之,农业和农民收入是菲律宾政府今后关注的重点课题。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范多恩认为,过去一年,菲律宾经济面对全球增长放缓和俄乌冲突的不利因素,已经取得了高速的增长。新的一年,菲律宾政府在积极应对高通胀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资,持续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提升工业生产力,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之所以需要警惕抑制通胀,因为进入新阶段物价会更敏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显示,菲律宾经济在2021年就实现触底反弹,增长了5.7%;同时也进入了消费物价上涨的敏感区间。2022年,即受益于其强劲的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菲律宾经济活动加速扩张。报告同时认为,通胀仍是菲律宾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2022年11月,菲律宾通胀率达8%,并连续八个月突破菲央行设定的2%~4%的控制目标区间。不过,笔者认为,通胀率高企和美元去年七次加息导致的菲律宾比索疲软密切相关,去年以来比索已经累计贬值约12%,这对石油、工业机械、汽车等进口贸易压力极大。
菲律宾央行则连续多次加息以遏制通胀。菲央行行长梅达拉表示,菲律宾经济具有弹性,央行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在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前提下,依靠紧缩的财政政策将通胀水平拉回到正常区间,最终2022年菲律宾全年通胀率为5.8%,并预计2023年回落至2.5%~4.5%。
实体经济更需外资投入
在国民经济进入到中等收入的水平线阶段时,往往本国企业尚未积累起有效、足额的规模性投资力量。如要想进一步改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丰富就业机会尤其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必须大幅度地吸引外资。当然,吸引外资又往往具有国别间的竞争性。菲律宾智库曾一度判断,美国、日本和韩国将是其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国。
美国官方一直认为,美菲有着历史上的同盟关系,菲律宾经济发展离不开美方援助。在菲律宾政府换届之际,白宫似乎也加大了援助的承诺。不过,菲律宾主流媒体和智库在评估后认为美方的援助力度极为薄弱,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如美国总统拜登曾在去年5月宣布的整体性对东盟新投资计划,就连日本智库也声称不足以解决菲律宾的实质性发展瓶颈。美方所谓对东盟国家一揽子新的总额为1.5亿美元财政承诺,主要包括价值4000万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目标是号称帮助东盟地区电力供应进行脱碳;另有6000万美元用于海上安全,以及约1500万美元的卫生资金,具体用于帮助新冠疫情和其他呼吸道流行病的早期发现;而额外的资金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相关法律。当时,美方还造声势进行传播。
半年多过去了,不仅这些所谓的目标还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且分配不到菲律宾。让菲律宾外资部门不理解的是:美国为什么不能立项,投入对菲律宾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马尼拉的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回报收益率。同时,菲律宾各主要岛屿间的通信设施建设、主要旅游景点开发,也已经起草出了合理的投资需求计划,但美方政府机构或金融财团并无相关表示。去年9月,菲律宾总统曾经借出席联合国峰会之际造访纽约证券交易所,并进行了其吸引美资和谋求菲律宾企业在该所上市的游说,但也缺乏下文。
更早一些时候,菲律宾曾经把大规模吸引外资的希望寄托在日本方面,其官方引资部门也做足了功课,包括和亚洲开发银行总部的日方总裁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和赴东京游说。如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夕的2019年秋季,菲律宾的官方商务代表团多次访问日本,会见了制造业、农业、零售业、房地产、汽车和教育业企业。日方企业代表团也组织了回访,并一度提出过看上去对扩大就业、提高产能有帮助的计划。特别是公布了投资12.4亿美元的系列项目计划安排,而且这些项目就由日企计划投资2.5亿美元的大型家禽养殖项目来牵头。
签约后,当时的菲律宾贸易工业部部长拉蒙·洛佩兹曾兴奋地表示:“这些扩增项目和新投资证明,外国企业对杜特尔特政府带领下的菲律宾经济稳定性和商业环境十分有信心。他们希望跟我们合作,发展业务,为菲律宾人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和机会。”菲律宾官方还测算说:这些项目的投资一旦顺利实施,将会给菲律宾当地创造出1.6万多个就业岗位,其中仅大型家禽养殖项目就能提供1000多个岗位,并且能够为吸纳城市郊区的富余劳动力做出表率。然而,随着新冠疫情不断肆虐,日本企业上述投资项目最后不了了之。
同时期,韩国也是菲律宾官方商务部门的引资对象。然而,过去一段时期,韩国大型企业看好的投资目标是中东和中亚地区,就是在东盟区域也认为菲律宾投资环境不如越南;一直到韩国新政府上台,菲律宾和韩方才达成一些引资共识。如在去年,菲律宾外交部长与韩国驻菲律宾大使就签署了一项关于经济发展合作基金贷款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韩国承诺在2022至2026年间提供高达30亿美元的ODA贷款,以资助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及绿色项目。ODA贷款,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有条件、优惠利息金融援助计划,按韩国法律所有计划必须得到其国会的批准。目前该方案尚未得到批准,也就是韩资并没有如期进入菲律宾。所以2023年初,菲律宾智库和主流媒体终于承认:最可靠的外资地就是中国。
中菲经贸步入黄金时代
上届菲律宾政府为发展和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付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中菲友好关系直接造福了两国人民,给菲律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就在准备新年初马科斯总统率新政府主要成员访华前夕,菲律宾智库梳理了目前中国在当地主要投资项目的实际成果。结论是中国企业相当守信用,推进工程方面效率甚高,只是比较低调而显得知名度较有限,但所有的中资项目都在积极运营,直接产生了大量稳定性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社会发展直接赋能。
如位于武基伦省的水电站项目,由当地省级机构和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以提高菲律宾特别是棉兰岛的供电可靠性,项目投资8亿美元,创造了5000个就业机会。又如亚泰工业园区,由位于吕宋岛北部的邦板牙省政府与中国企业新华联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建设园区为抓手开发当地制造业能力,目前已经创造出了1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改变了当地原先仅仅依托渔业、农业和手工制作旅游纪念品的经济格局,而且更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工业园区模式,也是多位菲律宾智库专家积极赞赏的中国式发展经验。
基础设施的投资上,中国资金也持续注入并尊重菲律宾所要求的股权结构。如中国国家电网早在2009年就已经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的特许经营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菲律宾的最大投资项目,也是我国电网企业首次获得境外国家级电网的运营权。同时,“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菲律宾蒙特罗电网资源公司、卡拉卡高电公司合资组建,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占40%股权,为单一最大股东。而三家公司联合以39.5亿美元的价格,中标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特许经营权,并顺利通过菲方的国会审批与当年的总统批准。运营至今,中国国家电网和菲方合作顺利,并且被当地主流媒体评价为:全面提高了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了电力安全、稳定、可靠的供应。
在如此实效型项目的示范下,菲律宾对于推进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充满新的热情。所以在新年初马科斯总统的对华访问中,中菲双方顺利达成了一系列崭新的战略合作协定。今年1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中菲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在基础设施、能源(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核能发电)、金融、农业、人文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化合作。令国际社会关注的是:这一系列已启动的合作至2025年,累计项目投资额就超过了1500亿元。其中,很多具体基建项目都是由菲律宾方面主动提出引资需求,而中方相关机构予以配合。比如菲律宾马尼拉南北港大桥项目,即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中国路桥承建的菲律宾马尼拉南北港大桥项目贷款协议成功签署,标志着该项目即将在2023年1月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大马尼拉港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助力马尼拉港口地区经济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并跃升为菲第二大出口市场。此外,还稳居菲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而2022年1~11月,中菲贸易额804.1亿美元,同比增长8.3%。可以说,中国和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菲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菲律宾商业界也高度看好蓬勃增长的中国市场,如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菲律宾展位面积就较上一届增加240平方米,新增加19家参展企业。目前菲律宾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蕉和菠萝进口来源国,椰子、牛油果、冷冻水果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而新鲜榴莲也即将在新年实现对华出口。预计2025年即中菲建交50周年之际,双边经贸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