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发展大健康产业需要厘清其价值属性梦见堆雪人
2023-10-18 20:21  浏览:46

【蓝海之源】

健康产业的产业链竞争属性决定了其政策性产业金融与市场化企业融资互补的金融创新模式。

周凯歌

大健康产业往往被认为是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被解读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和经济发展的新增点。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消费意愿及能力的提高,发展健康产业已成为政府、社会和产业界的共识。

一是,为什么健康产业被称之为“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产业建设的主要指标是,到2030年实现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为16万亿元人民币。与国民经济的其他主要产业(如2020年底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达到300万亿元)相比,健康产业的规模实在算不上“大”。

国家统计局2019年将健康产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等13个大类,并进一步分解为58个中类和92个小类。

由于所有的健康产业类别都是围绕居民健康需求,且与医疗卫生公益属性的健康事业应用之间存在彼此紧密联动和随机互换,兼具公益与经济的双重属性,因此健康产业“大”在三产衔接和彼此共融、“大”在健康至上和民众幸福、“大”在社会公益与市场价值的和谐共赢。

二是,为什么各地把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首先,健康需求升级。居民的健康需求已经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基础型医疗卫生诉求升级为“医养强生、健康生活”的全面健康需求,带动健康服务从社会公益属性为主转化为市场行为与社会公益并存的健康产业与事业并轨发展。

其次,健康产业范围广泛。三大产业体系中皆有健康产业的类别,且每个类别均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处于产业突破阶段而苦无良策的欠发达地区,将健康文化、中药、农产品等健康资源优势转化为本地健康产业发展引擎成为各地共同的愿景。

最后,发展健康产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创新。通过把健康消费热点转化为地方经济新动能,无论是把各地产品进行健康赋能后推动消费上行,还是升级本地旅游、观光、运动、旅居资源进行康养引流,都是各地挖掘区域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健康经济的有效途径。

三是,为什么健康产业规划落地较难?首先,健康产业种类繁多与发展模式单一。当前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工业经济思维下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为主,即强调大资本、大招商、大项目,忽视了本地健康产业的发展基础、引进健康产业的根植性、支柱健康产业的引领性、与周边健康产业联动的错位性,导致巨额投资变成烂尾工程的健康小镇、康养项目屡见不鲜。

其次,健康产业属性与消费者需求不匹配。界定健康产业的刚需、非刚需和伪刚需属性的缺失是导致健康产业规划失败的第二大因素,忽视部分健康产业板块进出壁垒低、市场与政策“双失灵”的特性和非医疗养生需求“人人口中有(理念),个个心中无(行动)”的事实是诸多非医疗健康企业投资失败的主因。

最后,政策性产业金融与企业投融资混淆。健康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融结合,多地政府成立了健康专项基金,然而健康产业的产业链竞争属性决定了其政策性产业金融与市场化企业融资互补的金融创新模式,产业金融投资重点应该为以“强链、补链”为出发点的“产业链融合”和“生态圈构建”,从而有别于投向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制造优化等领域的企业金融。

(作者系蓝海源转型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