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科学家与企业家之争 谁最该赢?谁吐槽angelababy是女屌丝
2023-10-14 10:25  浏览:50

整理 | 张旋

近日,“司马南与联想事件”发酵,让业内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应该让企业家还是科学家来决定企业的命运?

12月14日,在铅笔道2021真相大会上,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与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历史上,关于“科学家和企业家之争”有2个代表事件。一个案例是北大方正,一个是联想,但结果完全不同:前者是科学家胜利,后者是企业家胜利。

谈及这2件事,冯新回忆到,北大方正曾靠王选院士的“激光照排系统”起家,当时的总裁叫张玉峰,在决定公司整个战略方向时,两人产生了激烈冲突,最后的结果是:王选获胜,张玉峰下台。而“柳倪之争”最终是倪光南出局。

作为投资人,刘小鹰也曾投过一些科学家团队。2014年时,联合给他投了2000万,最后累计融了1亿,结果在3-5年间把钱烧光了。科学家团队容易重视研究,但轻视产品与市场。

当决定企业命运的时刻发生时,科学家与企业家相争,到底谁最该赢?请阅读两位嘉宾的精华观点:

1、科学家与企业家本质有何不同?

科学家“与物斗”,企业家“与人斗”。

2、科学家当CEO的陷阱?

缺少企业思维,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做最正确的事。科学家当CEO,只要认为什么东西好就往前冲,到最后可能公司真的会垮掉。

3、科学家创业的鄙视链?

有些科学家鄙视投资人,鄙视市场,鄙视钱,他觉得我这个产品很好,也不会主动跑去销售,属于坐商。

4、怎样投资科学家团队?

投资之初就立好规矩,在谈判、尽调的过程中,帮它设计好一个顶层架构。

5、科学家能否转变为企业家?

把一个科学家转变成企业家就跟转基因工程一样,不是一般的难。这取决于科技型创业者的学习进化能力。

6、科学家创业的结局怎样?

有坏结局,但也有好的,比如连续科学家创业团队。

7、科学家创业应该怎样思考?

能站在一个“铜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赚钱、想发财,并告诉投资人们你要怎么样赚钱发财,那投资人就会相信你,给你投钱。

以下是对话的文字内容,由铅笔道整理。

展开全文

近日,“司马南与联想事件”发酵,让业内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应该让企业家还是科学家来决定企业的命运?

12月14日,在铅笔道2021真相大会上,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与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历史上,关于“科学家和企业家之争”有2个代表事件。一个案例是北大方正,一个是联想,但结果完全不同:前者是科学家胜利,后者是企业家胜利。

谈及这2件事,冯新回忆到,北大方正曾靠王选院士的“激光照排系统”起家,当时的总裁叫张玉峰,在决定公司整个战略方向时,两人产生了激烈冲突,最后的结果是:王选获胜,张玉峰下台。而“柳倪之争”最终是倪光南出局。

作为投资人,刘小鹰也曾投过一些科学家团队。2014年时,联合给他投了2000万,最后累计融了1亿,结果在3-5年间把钱烧光了。科学家团队容易重视研究,但轻视产品与市场。

当决定企业命运的时刻发生时,科学家与企业家相争,到底谁最该赢?请阅读两位嘉宾的精华观点:

1、科学家与企业家本质有何不同?

科学家“与物斗”,企业家“与人斗”。

2、科学家当CEO的陷阱?

缺少企业思维,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做最正确的事。科学家当CEO,只要认为什么东西好就往前冲,到最后可能公司真的会垮掉。

3、科学家创业的鄙视链?

有些科学家鄙视投资人,鄙视市场,鄙视钱,他觉得我这个产品很好,也不会主动跑去销售,属于坐商。

4、怎样投资科学家团队?

投资之初就立好规矩,在谈判、尽调的过程中,帮它设计好一个顶层架构。

5、科学家能否转变为企业家?

把一个科学家转变成企业家就跟转基因工程一样,不是一般的难。这取决于科技型创业者的学习进化能力。

6、科学家创业的结局怎样?

有坏结局,但也有好的,比如连续科学家创业团队。

7、科学家创业应该怎样思考?

能站在一个“铜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赚钱、想发财,并告诉投资人们你要怎么样赚钱发财,那投资人就会相信你,给你投钱。

以下是对话的文字内容,由铅笔道整理。

何为科学家型的创业者?

何为科学家型的创业者?

冯新:刘总,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

刘小鹰:大家好!感谢冯总和铅笔道的邀请,我是老鹰基金创始人刘小鹰。

冯新:我是碳9资本的创始人冯新,今天咱们讨论的话题是“科学家如何转型成企业家”,首先咱们对科学家做个定义,您觉得什么是科学家型的创业者?

刘小鹰:我先补充一点,我跟冯总也是多年好友,记得碳9资本公众号还有一次突然转发了我的文章《科学家与企业家》。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投了很多创业项目,其中有一些是科技人才创业的,我们也受过伤,所以有感而发就写了这篇文章,今天这个话题也可以围绕这篇文章展开探讨。

△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曾就职于联想投资,代表投资案例:科大讯飞,找钢网

冯新:你怎么定义科学家型的创业者,哪些类型的创业者可以叫科学家型的创业者?

刘小鹰:科学家,我们可以说他是工科出身,或者是有一些技术背景、有发明专利的科研人才。在过往这么多年,也陆续有一些科技人才创业,特别是海归创业者,因为他们都是带着技术,在海外留洋学了很多新的东西之后回来。但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也有很多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科学家如何转变为企业家,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

△ 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是中国长远控股(0110.HK)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新龙脉控股合伙人、硅谷F50基金投资合伙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会成员

冯新:说到科学家创业,我们在准备这个话题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提出疑问觉得大家把它标签化了,实际上“科学家创业”属于科技型创业者,而这些科技型创业者典型的有两类来源:

一类来源科研院所,包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下属科研机构,像中国科学院下属110个研究所,有10万科研人员,他们的身份是教授和研究员;另外一类来源于企业,比如科技型企业里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比如微软亚太研究院,他们会有很多专门做技术研发的人。

而如果把定义再扩大一点,可能跟科技不相关,但是属于专业型的,比如做咨询的、医生、会计师、律师等,也有都类似科学家型创业者的特征。

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就贴个简化的标签,统称这类创业者是“科学家创业者”。

鹰总,您做天使投资也十多年了,也投了很多科技型的创业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个人群身上有哪些典型特质?这些科技型项目哪些项目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尤其在失败的项目中,你发现那些科学家创业者身上存在哪些共通的特征?

刘小鹰:科学家应该是个广义的名词,把科学家和企业家作为对标来比较,有很多话题可以展开。

首先要看人才的属性。做科研的人才的思维是“与物斗”,做企业的是“与人斗”,因为他要管人,要去做销售,要跟人去交流。但做科研,可能是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不断地做实验,发论文,这个过程中其实比较习惯于跟物打交道,所以思维方式也不太一样。等到他去做创业时,对他来讲是一个新的东西,转变过程是比较艰难的。

我们投过一个海归创业者,他是中科院的博士,也是清华的博士,又是哈佛博士后,多年在美国,是一个基因科学家。当年我们抱着巨大的诚意,差不多是“三顾茅庐”请他回来创业,2014年给了他2000万,是我们几个投资人一起凑的钱,还要求创始人自己也投了100万。

其实他回来之后就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2014年泛生子(癌症精准医疗公司)也开始做了,我因为投了这个项目,就没有去投泛生子,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因为当时我觉得这个科学家很厉害,绝对能成。

回来之后,他确实又融了一轮,估值翻了10倍,总共差不多有1个亿现金。但是在3-5年之间就慢慢把钱烧完了。而且我们跟他说了很多次,他不去转变,一直在做一些跟过去差不多的事,一直在做课题,跟不同的医院、不同研究所在合作,拿几十万的研究经费。我跟他说要做一个好的产品,比如跟一些高端体检机构去合作,做一些基因检测方面的To C产品,他看不上。

冯新:这个可能就是科学家创业特别典型的情况,就是以科研为导向、纯技术导向,先把东西做出来,再去找应用场景。而企业家型的创业者,更多是考虑市场,考虑用户需求,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

科学家创业的困境

科学家创业的困境

冯新:我最早是在90年代开始关注"科学家与企业家"这个话题,当时中关村有一个争论话题:高科技公司到底是科学家说了算,还是企业家说了算?

有两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个案例是北大方正。大家都知道它是靠王选院士的“激光照排系统”起家的,他们当时的总裁叫张玉峰,在决定北大方正的整个发展战略方向时,王选和张玉峰就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公司是靠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起家的,所以王选在整个决定公司发展战略问题上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当时他们发生了分歧和冲突,结果是王选获胜了,张玉峰下台了,这是方正的结果。

另外一个案例是联想。大家都知道联想最近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媒体批评它的理由之一是,认为联想不是技术创新驱动型的公司。但其实联想这些年虽然在技术研发的绝对数量和比例上都比不上华为,但它在技术研发上最近几年的投资也是百亿规模的。

联想在90年代“柳倪之争”的时候,最后是倪光南出局,柳传志获胜。大家如果关注这个话题的话,推荐两个文献给大家。

第一个是《联想风云》这本书,这是作家凌志军写的联想的发展历史,里面详细记载了90年代“柳倪之争”各种细节,是非常准确客观的。

第二个是2000年2月份第二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篇文章,叫作《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

“柳倪之争”最终是倪光南出局了,但如果不是柳传志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联想早就不存在了。这是90年代中关村爆发的“高科技企业到底是科学家说了算还是企业家说了算”的问题。早期的中国企业在发展时,对这类问题的认知还有很多模糊地带,但在今天的创投圈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现在大家不会去争论这个问题,今天的话题变成了一个科技型背景的创业者能否胜任一家科技创新公司的CEO问题。

鹰总你投的这些案例里是否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技型的创业者,他是个科学家,但他可能当不了CEO。

刘小鹰:我觉得这种案例每个投资人都碰到过,最近经纬中国的张颖也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给科研/技术背景出身的创始人的9点条建议》,其中也提到了很多,我觉得都非常有共鸣。

做科学或者做科研,真的是要一直往前冲,不撞南墙不死心,可能要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发明出一个新的技术或者新药,他们对人类是有很大贡献的。比如幽门螺杆菌,这个课题最早是在1875年开始的,当时就有人发现这个菌,但是没有解药。到一九七九年,一个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经过不懈努力、不断研究,发明了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但当时很多人不信,他要去找到同样的病人,但找不到,因为没有人敢吃他还没拿到证的药,怕药吃错了可能会致癌。

他就果断地喝下了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再吃自己研制的药。经过几个疗程,他就康复了。这个药后来也得到了美国FDA的认证,90年代上市,扭转了几十年来的错误医疗与诊治,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巴里·马歇尔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个案例说明做科学家、做科研的人,真的不用管多少钱、多少事、或用多长时间,反正不懈努力把它弄成,成果出来就OK。

但是,做企业是有限制的,因为企业的资金、时间是有限的,而且竞争是很激烈的。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手上仅有的钱把产品做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不能乱花钱也不能不管时间表,更不能用最贵的钱请最牛的人,因为很快就会把钱烧完。

科技人才创业一定要有企业思维,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做最正确的事。作为科学家他可能不会理那么多,有些科学家当CEO,只要认为什么东西好就不计成本往前冲,到最后可能公司真的会垮掉。

冯新:科学家创业,我们看到的第一个认知里的困境是以科研为导向,还是以市场为导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投资人有一个看法,给他配一个做市场的合伙人就行了,你有没有这么操作过?这样操作的结果是什么?

刘小鹰:我投过一个智能仓库机器人,是澳大利亚很牛的一个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室回来的一帮老师和学生,技术很好,产品Demo什么都做出来了,但一直不会做销售,我给他介绍很多大的客户,从老板往下谈都谈不下来。

最后我就给他找了一个老部下,是在某物流公司当副总,做营销很牛,进去之后发现还是不行,这个副总做了不到半年就走了,最后这个企业虽然拿到一笔融资,但又被投资方跳单,可能他们在尽调过程中,或者在沟通过程中,发现有其它的问题,所以在付了一半款之后就跳单了。

冯新:你当时给他介绍了一个做市场的合伙人,然后他跟这个科学家型的创始人冲突在什么地方?

刘小鹰:他提了很多很正确的建议,但是对方都听不进去,所以最后就很失望,只能走了,他知道这个公司可能不行了。

冯新:最后这个项目的结局是什么?

刘小鹰:新的投资方是因为他的产品、技术都很牛,而且团队背景都很厉害。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是全世界VSLAM技术发明者之一,这样的履历和光环,放到这个企业里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投资方打了一半的款就跳单了,后面的钱不再付了,资金链就断了。现在在清算过程中,但会重新再来。

我希望这个科学家经过这次痛苦经历之后,能够学到经验真的去改变自己,他叫我师傅,说鹰总你启发我这么多,说了这么多,但我真的没有完全听懂和接受,但如果他经过这次失败能再来是能起来的,首先他的人品是OK的,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冯新:这个是科学家型创始人和你给他介绍过来的做市场、做运营的合伙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很难合作的失败案例,那有没有成功合作的?

刘小鹰:确实有,如果这个科学家本身情商比较高,能够听得进去,也很知道我做企业还是要赚钱,或者要生存,这样的话就能够去吸纳更多的人才。

也有很多科技类企业跑的挺好的,到了B轮、C轮,甚至Pre-IPO都有,但这些科学家往往不是第一次创业,他们第一次创业如果挑大梁的话,大概率都会失败。

投资人眼中的科学家创业者

投资人眼中的科学家创业者

冯新:科学家鄙视投资人这种场景有没有遇到过?

做科技投资的时候投资人经常会遇到一些创始人是科技型的,科技背景特别牛,比如院士或者名牌大学博导之类的。而你是投资人,有些科技型创业者跟你交流时,觉得你不懂科技,在他们的科技领域里你是个白痴,而且你们这帮搞钱的人充满铜臭气息,脑子里想的都是钱,特别不上台面,他们内心很鄙视你,只是表面上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刘小鹰:有些科学家不仅鄙视投资人,还鄙视市场,鄙视钱,他觉得我这个产品很好,先把产品做出来,等着你们来买,也不会主动跑去销售,属于坐商,他会觉得自己的东西好,干嘛要求人家。

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投一个科技人才创业的公司,一定要在最开始的时候立好规矩,在谈判、尽调的过程中,帮它设计好一个顶层架构。如果他真的需要钱,要融资,最后还是会坐下来跟你谈的,除非有别的投资人盲目去追这种光环、追这个科学家。

像前面提到的海归创业者,当时就是觉得碰见这么牛的人,很难得找到一个海归,又是科学家,在基因行业又这么牛,所以就给他钱了。但那时候尽调并没有做太多,也没有在投资之前去立好规矩。所以会发现给钱之前你说什么都有权利,给了钱之后,你就是小股东,他可以不听你的话,所以为什么有些VC做了几年之后就不做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创业,就是对那些创业者很失望。

冯新:在台下我跟鹰总在交流时谈到了华大基因的汪建,他在中国生物产业化道路上走得比较靠前,应该说是一个旗帜型、领袖型人物。我在跟一些生物医药赛道的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个观察人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怎么去观察别人,我经常有一个测试,就是问他们怎么看华大基因的汪建,十有八九听到的答案就是汪健是个大忽悠,是个骗子,根本不懂生物技术,言外之意是我懂,汪健不懂,你怎么评判这个现象?

刘小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测试,我们投一个创业者,还是需要跟他聊,他对一些热点新闻、热点事件。比如像华大基因的汪健,以及某些有争议的人,去问他们的一些看法,这种看法代表他的认知和立场。

我有遇到一个创业者也是海归,也是做医疗方面的,回来的时候就开始说汪健不行,当时华大基因还没上市,上市前说汪健不行,上市之后还说他不行。

冯新:就是不管你在哪个阶段,我始终看你不行。

刘小鹰:还有一些投资人,对创新这个东西有很多偏见,所以他很难做早期投资,他只能做一些财务投资。比如财报出来后准备上市IPO了,在最后一公里Pre-IPO的时候投一把,这种他是OK的,但是投早期的话就不太行。他经常跟我说深圳有“四大骗”,他说汪健就是其中一个,但其实这些我都不认同”。

冯新:科技创新行业的领袖们,确实非常容易被人当成骗子。

实际上我觉得大部分的投资人都很难做到在纯技术层面上跟科学家型的创始人实现认知上的同步,这是非常难的,最多能做到趋势上的认知同步,大致知道某个领域里面的趋势是什么样,但是没法去做技术层面的判断。

所以科学家型创始人和投资人在专业技术层面始终存在认知不对称的,于是有部分科学家创业者为了让自己的故事不断地圆下去,会不断地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然后To VC,最后故事圆不上,创业者就成了“骗子”。

还有一个是我们去选择科技创新赛道的创业者时,我自己有一个判断,尤其我们早期做天使投资的,主要是要发现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也就是要在科技创新赛道里,寻找那些有企业家精神同时恰好懂科技的创始人,但是实际上在科技创新赛道,几乎99%的创业者都是纯技术背景的,你想找到那种有商业头脑、有领导力、有企业家精神,同时又懂科技的创业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必须得做很多妥协。

面对这种科学家型的,一根筋只懂科技的创业者的时候,在整个局里可能有几个主要的角色: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企业家,第三个是职业经理人,第四个是投资人,这会形成几方的博弈。如果我们找不到既懂企业家精神,恰好又懂科技的创始人,那就必须妥协,在这里排个序,看你是愿意投职业经理人主导的公司,还是愿意投科学家主导的公司?然后在整个设计的交易结构里面,比如投资人在这个局里扮演什么角色,你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刘小鹰:我觉得不管是谁主导,首先每个投资人要有自己的投资逻辑。我在这里也卖个小广告,最近我在做一个科学天使投资十八讲的音频课程,大家可以在湛庐阅读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湛庐会员店”找到我的课程。可能过两周会在喜马拉雅上线。其中有三讲是谈到怎么看人的,有看人的一二三四法则,也总结了一个“创业三才”,还有一篇就是讲科学家与企业家。

我们做投资真的要看这个创始人到底长得像不像一个未来的独角兽,或者是上市公司的老板,他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或者基因能够看出来他真的能成为一个企业家。

因为我研究了好多上市公司,包括全球十大市值的企业,都是千亿美金、万亿美金的企业,其中科学家背景创业的其实很少。像扎克伯格他本身懂一点计算机,但他不是一个科学家,还有很多类似的。他们做的东西也可能只是一个软件,一个APP,这个其实不算什么科技,都是很普通门槛很低的东西。

但为什么他们能成?为什么能做那么大?其实背后是有商业逻辑的。所以我认为企业家在创业和企业经营这个角度,如果说他能做成一个独角兽,或者是上市公司,或者百亿、千亿市值的公司,他才算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就是做企业的专家。

如果科学家想做企业,他在企业家面前,或者在一个资深的投资人面前,他就是一个小学生,他应该要有一种归零心态:我是科学方面很牛,我有技术有发明,但是我现在创业了,想做一个老板,我就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学习去重新建立自己在做企业方面的知识架构,或者把心态、情商等各方面调整过来,向企业家学习如何一步一步把公司搭建起来,从顶层设计开始去分析自己到底有什么缺陷。

因为本身科学家都很聪明,科学家的成功80%靠智商,而成功的企业家80%靠情商。科学家如果真听进去、听懂了原来做企业要这么做的,他就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他觉得自己可能不行,那就往后退一步,做首席科学家,然后找一个人来做CEO。至于之后怎么授权,两个人的股份怎么调整,我觉得可以设定一个KPI,设定一个时间表,让大家展现自己的才华,怎么把公司一起做好,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往往实践起来很难。

冯新:关于这个话题我有两个案例可以简单地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案例是在美国硅谷有一个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叫崔屹。崔屹是中科大本科毕业,哈佛大学毕业博士,然后在斯坦福做终身教授。他是新材料方面的科学家,有好几个专利。美国硅谷的创新生态是所谓的工程师创业文化,或者科学家创业文化,所以当这样著名的大学里面的学者有一个发明专利的时候,资本就闻着味儿来了。

而斯坦福大学有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办公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校方也会拿一个小股份。这样在投资人跟科学家之间形成的游戏规则是:科学家在被投公司里面当大股东,投资人当二号股东,同时投资人会找一个职业CEO到公司里面,职业CEO做三号股东并且听命于投资人,斯坦福大学转化办公室会拿几个点。而科学家就去做首席科学家,负责把产品做出来,但是关于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方向、融资、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上市、财务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要听投资人和CEO的。

第二个案例是我最近拜访了国内一个千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他们有一个60亿规模的生物基金,我在跟他们聊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套路完全不一样。因为想找到既懂科技又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是找不到的,所以面对一个科学家的时候,他们的套路是:资本进来做大股东,绝对控股,科学家当小股东,因为投资规模都很大,上来都是几个亿的重资产模式去投,然后再委派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代表投资人去管理企业,这样形成一种整个公司投资人说了算的机制,但是公司治理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出现因为多轮次融资多家机构参与导致公司治理高度复杂的局面。

这两种模式你会更倾向于哪个模式呢?

刘小鹰:我觉得第二种模式这种,如果是一个投科技的大机构,他手上有这么多钱,他是完全可以这么做的。这么做有利于公司的顶层设计,因为一个公司的话语权是通过股权结构的。如果你让一个科学家占股超过51%,那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而如果你让他占股20%,他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不是大股东,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他的想法就不会太多,所以顶层设计确实非常重要。

但是在做早期投资的时候这个就比较难实现,因为需要去游说或者跟科学家交流,这个要花很长时间。但是投资人有个好处就是,因为我们投过很多项目,我们有很多人才甚至还有很多是失败的人才,这些失败的人才也在找新的机会,他们中有科技人才、有创业者、有CTO,甚至还有CMO,这样我们就可以拼团,把他们拼在一起,我觉得这一个好的方式。

科学家型创业者如何快速成长?

科学家型创业者如何快速成长?

冯新: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科学家转型企业家这个事。2008年联想控股成立了联想之星,联想之星一成立就搞了一个“联想之星CEO特训营”,它是创业培训+天使投资模式,柳总做这件事的目的是反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来组织报名,给110个研究所的10万个科学人员发通知,问他们谁手里有项目想下海创业,可以来参加“联想之星这个CEO特训营”。

这个特训营早期专门设计了一门课,叫《科学家如何转型成企业家》,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这篇文章。但是搞了几期之后,组织方很崩溃,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严重欠缺商业思维,想把科学家转化成企业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后就放弃了。

从我观察到的科学家转型成企业家的案例来看,我借用生物科技领域里的概念来说,把一个科学家转变成企业家就跟转基因工程一样,太难了,不是一般的难。

我不知道对于科学家转型成企业家这件事,你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刘小鹰:从过去的经验看,要把科学家转型成企业家根本是不可能,难上加难的,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比方说我们看一下很多科学研究院,过去这二三十年到底有多少位院士,多少位真的科学家做成过一个企业?就算是联想,最后也不是科学家做的,而是柳传志做的,而柳传志不是一个科学家。

另外,我们跟一些科学研究院有合作,也在交流,我们看到他手上有很多好的项目,背后是好的产品、好的发明和技术,但是这些项目的收入没做起来,虽然估值可能不低了。但是我们再看它后面的股权结构,其实如果他们愿意放开,把这些股权结构重新再打开来谈,让一些有管理、有营销经验的人进来,去做联合创始人,大家一起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就有可能从这些院校淘到很多好的项目。

冯新:最后科技型的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中,如果他们想快速成长、快速进化,你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刘小鹰:我希望科学家或者是CTO们,能站在一个“铜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赚钱、想发财,并告诉投资人们你要怎么样赚钱发财,那投资人就会相信你,给你投钱。

冯新:关于这个话题我的确对于科学家转型成企业家这件事,我的态度是不太乐观的,但也不能说是绝对悲观,只是不太乐观。这其实取决于科技型的创业者他自身的学习进化能力,这个对他们的底层学习能力也是一个考验。

从学习的内容这个角度来讲,我个人建议科技型的创业者把对技术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就是刚才您讲的,搞科研是“与物斗”,创业是“与人斗”,我不赞成“斗”这个词,而是说你要把关注的对象,从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可以多读一些人物传记,最直接的就是科技型企业家的传记,看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找到很多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谢谢鹰总,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