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不好的时候,多出来的钱会流向哪里?彩色的翅膀主要内容
2023-10-10 20:36  浏览:50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样,都有这样的疑惑,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经济大萧条,人们把钱从银行贷出来,银行明明是收利息的,结果银行破产了。人们把钱用来消费,本应该是刺激产业的发展,结果花钱的人破产了,产业也破产了。那么经济大萧条中钱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今天我们就以二十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为例,来讲讲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依靠着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全国性的销售分配网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和工业国家。到了1929年,已经达到平均每五到六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的水平。民众生活富足,金融市场也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当时的中国依旧处于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以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辆辆福特汽车川流不息。男士们西装笔挺,提着公文包出入大楼,女士们则穿着时髦的时装,在各大商场里留下他们美丽的身影。民众们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都是股票飞涨的消息,大家讨论的都是经济腾飞的画面,一夜暴富逆转人生的梦仿佛触手可及。

甚至连总统胡佛上台发表的演讲,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面对这大好形势,美国银行、企业、股市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先是银行,美国的经济怎么带动的?消费。为了进一步消费怎么办?放贷。只要你敢贷,我就敢放。

不管是想做生意还是想要购物,不管是买房还是买车,通通都可以贷。为了进一步刺激民众贷款,银行还出了个新玩法,比如贷款买车可以不用急着一下子还清,按月慢慢还就行。看着眼熟吧?

没错,这就是至今都让人屡试不爽、欲罢不能的分期付款。它的出现使人们更加陷入了透支消费的盲目热潮,别管有钱没钱,先消费再说,极大地膨胀了消费品市场。

整个美国表面上人人都很富裕,花钱大手大脚,车房不在话下,但背后金融危机的第一颗地雷已经埋下。

眼见贷款的盘子越做越大,仅仅靠消费市场已经难以满足银行家的口腹。他把贷款的目光放到了股市,想炒股贷款?行行行,大胆来贷吧!只要你通过保证金的方式购买股票就行,不多,10%的保证金就够了,剩下的交给银行。

现在的股市这么飞涨,还可以炒股贷款,这不就是天上掉钱吗?整个国家瞬间被股市的浪潮席卷,无数人涌入股票市场,股票进一步上涨。

随着投资者的大量财富疯狂投入到股市,股市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1924年,史密斯甚至提出了“股票是长期投资的最好工具的惊人结论,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其未来收益”的重要思想。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不同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而当时的股市大多都是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价格也并非定期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的文章倒是泛滥成灾,到后来甚至出现了股票价格随着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不断变化的现象。而背后的股票操纵者则抓住了这一点,炮制各种消息疯狂敛财,金融危机的第二颗地雷悄悄埋下。

随着民众疯狂的贷款、炒股,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多,消费品市场也得以急剧发展,不管造多少都有人来买,多造多得啊。于是各大企业铆足了劲,全力生产,整个美国社会产能逐渐过剩,这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第三颗地雷。

看着股票市场涌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美国经济发展逐渐畸形,政府很快察觉到了金融市场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发展主要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推动,必须要给金融市场一点颜色看看了。

于是政府开始着手提高银行利率,对各大银行的贷款额度进行了限制,同时增加了股票保证金,提高了贷款门槛。

政府的这番操作让一些聪明人清醒了过来,这是要对股市下手了,赶紧套现才是王道。

1929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四早上七点,纽约证券市场早早打开了大门,依旧是一片股民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20分钟后,通用汽车公司一笔两千股的交易被悄悄抛出,之后一些大公司和小公司也陆续抛售股票。

这时细心的股民发现股票有了大幅度下跌,赶紧抛售手中的股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股票的走势,开始疯狂抛售。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美国的股票市场一瞬间就下跌了将近40个百分点。股市的大崩盘仿佛一记重锤,把经济繁荣的泡影彻底击碎。这一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是大萧条时代的起点。

五天后的十月二十九日,仅一天时间就有大约1600多万股股票进行了交易,数以百万计的股票最终变得毫无价值,那些以保证金购买股票的投资者被彻底消灭,纽约证券市场完全崩溃。

股市大崩盘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一夜之间从富翁沦为穷光蛋,跳楼的跳楼、自杀的自杀,活下来的人天天以泪洗面,哀嚎遍野。

与此同时,因为很多人是借钱炒股到了银行,借贷出去的钱无法收。为挽损失,银行纷纷采取紧缩政策,削减信贷消费规模,提高借贷门槛,这引发了消费市场的大幅度萎缩。致使大量民众不敢消费了,没钱了,买不起了。

按照供给需求,民众的需求都没了,供给还有必要增多吗?因此,工厂企业为了保全自身,纷纷减产、停工、大量裁员,又导致一大批民众失业,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民众越是失业,消费越低,消费越低,企业越不生产企业越不生产,越裁员。然后蔓延到更多的产业和人群,失业、断供、没有钱,没有食物流落街头。

到后来,随着消费能力的削弱,农业也被波及,大量农产品滞销,也就出现了著名的把牛奶倒进河里的景象。

这场金融危机埋下的地雷瞬间爆炸,把银行企业和股市以及绝望的股民炸得晕头转向。《光荣与梦想》一书中介绍,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急转直下,有绝望的妈妈带着孩子打开煤气自杀。因为实在找不到食物,纽约和芝加哥的城市中,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中找剩肉。

2013年五月十日,加拿大上映了一部电影《入侵华尔街》,这部电影用极其血腥暴力的场面,描述了一位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硬汉对华尔街的报复。电影以经济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吉姆的退役军人转行做了钞票押运员所遭遇的事。

吉姆是一个美国中下层的小人物,没有别的特长,只是一个押钞员,妻子身患肿瘤不能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来看病。两人没有太多的积蓄,从银行抵押贷款买了房子,每月需要还贷,手头有的余钱在经纪人的游说下买了结构性债券。后来因为妻子的病花费太大,超过了医保限额,只能透支银行信用卡。突如其来的次贷危机又让吉姆的投资损失殆尽,通过律师进行法律解决,最终也失败。

这样透支的信用卡无法偿还,房贷无法偿还,妻子的病无法治疗,这又导致了他自己个人信用危机,从而失业。

吉姆因为有投资,所以非常关注市场行情和财经新闻,而他不断地从这些评论知道,他的失败是由于华尔街这些金融玩家的各种欺骗导致的。而华尔街这些玩家能得到政府的资助,自己却无法得到一点点的帮助,只能家破人亡。

于是愤怒的他射杀了自己贷款银行的老板、委托的律师、委托的经纪人,然后疯狂屠杀受到政府资助的华尔街投资银行老板、交易员,最后依靠自己的机智和熟人的友情放水,成功脱身。

影片的背后,吉姆被塑造成为了正义代言人。实际上主演多米尼克在拿到剧本时,就因为吉姆杀人太多了,对剧本提出了质疑。但导演乌维鲍尔却坚持说不多,必须射杀整个系统,让金融体系的人知道他们搞砸了,这他们毁了多少人的生活。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呢,他们还在拿高薪,还是一如既往地剥削家庭财富。如果这种屠杀了,让电影的观众感觉到不舒服,能让那些真正华尔街的家伙想,真该找个保镖了,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金融资本主义吞噬普通家庭财富的故事,可以说是经济危机下美国普通民众的缩影。可见一场经济危机的毁灭性是有多么的巨大。

讲到这里,我们一下视频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经济大萧条的钱到底去哪儿了?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货币的增多并不代表实际产出的增多,货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需要对产出的实际财富方便计量和交易,换句话说,是因为有了实际产出才有了货币。

我们假设大萧条前存在一个银行张三银行,他这一千万货币,然后参加了一千万通过打到存折的方式带给了民众,民众用这些钱炒股,把一千万变成两千万的股票、证券、债权,而这些东西本质上无法代表银行,金库里那些钱只是金融手段衍生出来的杠杆儿,实际上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人们看似通过炒股赚了大量的钱,账面上的货币增加了有足足两千万,但实际存在的钱依旧只有一千万。这种货币的增加是信用扩张的表现,一旦大萧条来临,股票大跌,信用自然会收缩,钱也就减少了,因为钱只是信用,并不是真钱。大萧条的时候,并不是钱不见了,而是信用收缩了。

相比于资本主义弥漫式盲目的发展,我们来看看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解决的。

1929年经济大萧条席卷全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国家风景这边独好,这个国家就是推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

苏联当时正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西方的经济危机不曾想却成为了苏联崛起的良机。苏联从1928年十月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全面展开,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工程项目遍地开花。一五计划和经济大萧条成功撞车,也阴差阳错地为苏维埃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西方国家产能过剩了怎么办?国内失业率飙升怎么处理?普通老百姓肯定是没啥消费能力的,但资本的力量却是难以想象的,它可以轻松地跨越国界,为了赚钱,资本家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呢?哪怕是去资助形态完全不同的敌人——苏联。

就这样,苏联成功地引入了国外产能,利用了国外的技术力量、技能技术援助和咨询协议。经济大萧条时期,世界上50%的工业设备都被用于苏联的工业建设当中。第一期的五年计划基本都是在西方的资助下完成的,这是在苏联的短时期之内就赢得了先进的生产能力,掌握了在当时来说最先进的技术,为以后的独立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一五期间,西方各国向苏联贷款了17亿美元,为苏联实现工业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苏联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不仅让他一跃成为顶级强国,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他动摇了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意识形态,为人们指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生活就是如此的残酷。我们试着想想,银行里的钱真的有那么多吗?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住户部门存款余额81.53万亿元,贷款余额49.67万亿元,真实财富也就是32万亿左右。一旦发生经济危机,真实财富足够抵挡吗?银行都不能承受,那受灾的就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嘛。

提前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杠杆率,为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风险。提前消费等于是在给人们提高杠杆儿。比如说我们买房子吧,首付50%,意思就是100万的房子你花50万就可以先享受,也就是给自己加了2倍的杠杆。如果首付是20%,那就是100万的房子你花20万就可以享受,等于用了5倍的杠杆。

杠杆的存在确实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杠杆高了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杠杆抬高导致的。雷曼银行的杠杆达到了30多倍,这其中的资金链哪怕有一环断了,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是近几年我国花大力气降杠杆的原因。

此外,我们要加速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全民养老、全民医疗以及失业救济制度。国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有一个权衡,把控好重要的关口,市场经济明显不是万能的,自由发展的结果只能使某些企业在某些领域一家独大,形成垄断。

还需要改进社会分配制度,减少和遏制通过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垄断来获得超额的收益。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普通人,我们无法干预国家政策的实施,但我们会从那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得到足够的教训,该怎么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是自己成为历史的受益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见证者或者受害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