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后葛洲坝似乎变得更凶猛了,继368亿元在四川重仓文旅项目后,又斥资678.48亿元拿下南京龙潭产业新城项目。
12月14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附属公司葛洲坝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收到中标通知书,葛洲坝(牵头人)及其附属公司与中航电科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南京龙潭产业新城延续与发展项目——产投招商与建设投资服务商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678.48亿元。
该项目建设内容为:一是产投招商板块,包括该项目43.2平方公里的合作范围内的产业规划、产业导入、产业投资、产业招商运营、入区企业服务等产业发展服务工作;二是建设投资板块,包括该项目43.2平方公里的合作范围内的土地整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咨询类服务、项目设施运营维护、科技园区及载体建设等投资、建设、运维、管理等。
“三道红线”压顶,其他房企还在“瑟瑟发抖”时,央企果然“钱途”无量。有网友称:“葛洲坝是有名的地王专业户,这绝对是只有融资成本足够低才能享受的‘特权’。”
虽然葛洲坝拿着一块“金字招牌”,在地产江湖也布局多年,但葛洲坝一直徘徊在百强之外,反而以拿地风格激进为行业所知。自2015年开始,葛洲坝先后在上海、北京、合肥、杭州等城市高价拿地,大大小小搜罗了多个楼面价“地王”。
俗话说:“能拯救老‘地王’的,永远是新‘地王’。”但对于“地王专业户”葛洲坝来说,却迟迟没有等来那个“白衣骑士”。这些地块后续入市艰难,有些不得不牺牲利润开盘,最终拖累葛洲坝地产板块在集团内部如“小透明”般的存在。
展开全文
不过在与中国能建重组前后,葛洲坝的风格开始出现转变。
表现在拿地上,葛洲坝总经理杨扬洋提出:“公司不再通过招拍挂拿地,而是以产城等形式勾地。”
从9月份开始,葛洲坝先是与红星美凯龙携手,宣布在商业地产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合作拓展等领域;后与万达集团签署协议,拟在片区开发、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运营、文旅等领域携手合作;这次又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南京龙潭产业新城项目,与其之前屡屡以“地王”示人的形象大相径庭。
告别了何金钢的葛洲坝真的要风格大变吗?
某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绕过招拍挂,走和政府产业勾地的模式,葛洲坝傍的依然是自己的央企身份。地方政府产业供地肯定会看企业背景,也会考虑投资强度和税收,但是对产业规划、产业资源及产业运营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葛洲坝在完成产业勾地后,产业如何搭建,如何聚集,产业配套如何服务等多方面都是要考虑的。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葛洲坝之所以凶猛拿地,都是因为有央企的底气。由于依托于葛洲坝整个集团业务,如今又有中国能建‘兜底’,资金实力雄厚,和政府勾地也会很顺畅,这确实是其他很多房企比不了的。另外在后期还可以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支撑项目的开发,所以钱不是问题。”某分析师称。
这确有佐证,葛洲坝的发债成本一直都很低。
最近一次于10月23日在上交所拟发行的30亿元公司债,票面利率询价区间为3.5%—4.5%;最早在今年4月11日,葛洲坝完成发行的2020年第一期规模1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78%。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葛洲坝连续发行的几笔债券,利率基本维持在3%—4%左右,远低于一般信用主体的5%—7%。
但融资优势并未扭转葛洲坝地产板块的式微,甚至在葛洲坝的年报中,房地产业务已不单列,而是被揉进投资运营业务板块中。
2019年投资运营业务的营收为131.28亿元,占比不足整体收入的12%;2020年上半年,该项业务合计营收为46.97亿元,在集团中比重进一步降低至10.8%;同期,葛洲坝地产业务销售合同签约额58.21亿元,不足头部房企单月业绩。
借用同行的话,葛洲坝的优势在于背后有资金支撑,但“硬伤”在于开发能力和周转能力。虽然各大派系产品被冠以诸如“5G科技”体系这样的噱头,但产品却不是“顶豪”,服务也不属于“**”,这就尴尬了。
当然,外界也能看到,葛洲坝在地产板块急需突破业绩局面上,也开始做出一些改变,但改变只是刚刚开始,其后续所面临的挑战还没有真正呈现。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