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张昊/文 2018和2019两年,整个创新药行业融资事件暴增。一级市场很明显,无论是融资额,还是融资笔数,都不断突破行业新高。二级市场更是如此,行业开始出现千亿元市值的公司,且不止一家。
最近,媒体针对创新药上市公司的质疑不绝于耳。理性客观与否,不好评判。只能说任何一个行业的演进在不同的节点都会面临行业共通的挑战,在我们历史积累并不多的医药圈,挑战尤为激烈。
但实际上,一级市场才是真正的“重灾区”。如果把2018年前后拿过融资的公司列出来,你会发现几百家在那个阶段拿过一轮,或者多轮融资的初创公司,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既没有完成IPO,也没有任何新的融资记录。
这在对资金极度依赖的创新药行业里,是很不“安全”的。尤其是当一个公司拿到融资之后,大概率会扩展管线,这些管线越进入后期,消耗资金的速度就越快,每一条管线都是“吞金兽”。初创公司人数都不太多,基本都通过CRO去推动研发,如果没有新的融资进来,除了砍掉管线之外,没任何节流的方法。但管线少了,这些公司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不少投资圈的朋友直接下了结论,如果在这个节点,有过多轮融资记录的创新药公司还没有产品获批,那就基本判定上不了“岸”。因为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在国内推动一款药快速走完审批流程的能力,你都不具备,跟竞争对手差距太远。
所以,你会看到最近好多公司开始走“license in(知识产权引进)”模式,包括很多已经上市的创新药公司。而在几年前,由再鼎医药“发明”的该模式并不被行业推崇,那时大多数药企还以自研自居,他们对“买买买”的模式都是不齿的。
不过,这个模式的确可以让企业基于一个“半成品”更快速地验证自己的研发能力,从这个状态中迭代出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简单地讲,就是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机会。这时候还有钱自救的公司,都是幸运的。但不幸的是,这个行业多数人都没有那么丰富的创业履历,经历过政策和资本红利的就更少。
有的腰部企业,甚至为了证明更多,把自己的核心产品以一个并不算得过来账的价格“licence out(知识产权引出)”给国外公司,以证明这款药虽然还没开始有销售收入,但已经有商业价值了。
这就是现状。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基于政策红利,快速完成了资本化,但离产品真正的商业化有一个巨大的时间鸿沟,是绝大多数公司的“原罪”。但凡资本环境不好,这就会被拿出来惩罚那些后进生。
不少头部公司的从业者问我这些公司该怎么办,我总是说我们都想得太复杂了。这不就是最基础的市场调节吗,家电、手机制造、互联网、光伏,哪一个新兴领域不是这么发展过来的?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体量都几倍于欧美国家,所以,创新都是规模化的,不是单点单线条的,这就意味着存在着大量淘汰。
但行业崛起的标志是企业和从业者规模不断增加,从这个角度来讲,相比于美国,我们的药企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对比十年前,现在的中小药企面临的并不是更差的生存环境,毕竟现在你只要在某个环节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就有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这些小企业的生存能力。或者说,这个过程也会逼着它们琢磨出新的商业逻辑。就比如有些已经把自己的定位从药企变成了“工作室”,专门帮大药企解决一些零碎管线的研发,甚至是“代孕”。这意味着它不需要具备端到端的能力,但有了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行业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