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中国最坚硬泡沫是房地产天真的反义词
2023-09-07 00:38 浏览:27
4月6日,“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再掀热议,举办加盟东吴证券后首场报告会,并首谈回归资本市场原因。 东吴证券在苏州博物馆召开了以“让知识更有价值,让知识服务大众”为主题的吴晓波频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这也是任泽平博士加盟东吴证券后的首场报告会。 任泽平主要就以下三方面发表了看法,第一个是关于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二个是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最后讲中国现在面临的四大矛盾以及应对。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任泽平表示,中国这一轮改革分为三个阶段:预期形成(2012-2015),落地攻坚以及阵痛期(2016-2018),红利释放期(2019以后)。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当时一派认为中国经济还能高增长,另一派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换档。从经济史看,世界很多经济体拒绝增速换档,试图通过放水刺激经济重回高增长,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大约10%的经济体通过改革,从发展中经济体迈向发达经济体。 任泽平在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5000点不是梦。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改革实现5%的增长,比靠刺激维持8%的增长要好。 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去年四季度,中国已经恢复了潜在增长率水平,2019年后,我们仍处于攻坚期,已经开始享受改革的红利,当然这不意味着改革结束了。 任泽平总结,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过去10年,我们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并且因为前期的一些调整,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执行力,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背景。 2021年我们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中国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 2021年的重要特点就是,我们会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任泽平表示,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复苏,今年,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以及拜登3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我们会迎来全球的复苏共振。 中国、美国、欧洲复苏的阶段不一样,大家的政策组合也不一样,中国正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中国正在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操作,以及在房地产等领域进行结构性的信用政策收紧。而欧美经济刚刚从低谷走出来,现在还相当脆弱,对货币的放水和刺激仍然有很强烈的诉求。这就带来了全球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也将成为2021年短期宏观经济的主题词。 本次全球的通胀,需求的恢复程度远远支撑不了如此高的通胀和广义资产的泡沫化,其主要原因还是美元流动性的泛滥。 全球63%的外汇储备是美元,美元增发稀释了各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把美国的成本让全世界分担,但非储备货币国家如果超发货币,实际上是居民的资产被稀释了。这也是去年以来,股价涨、房价涨、大宗商品、包括黄金都在涨,比特币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非储备货币国家,去年我们没有超发货币,今年我们也没必要急转弯,而是贯彻货币政策正常化。因为大宗商品是全球定价的,我们的PPI在往上走,工业品价格在往上走,但CPI并不高,因为我们货币政策正常化,并且赶上了猪周期的下行区间,所以中国面临的主要是输入型通胀。 中国的经济复苏是K型复苏,MMT可定能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次大倒退 以前经济复苏可能是U型或者V型,即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人的境况改善了;但现在是K型,一部分人改善,一部分变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回到全球对货币的过度依赖问题上。 当前,全球的经济状况和宏观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有一年桥水达利欧到中国演讲,他说美国现在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大萧条前很相近,根本原因是社会问题,或者说是收入分配问题,最终导致了逆全球化等思潮。 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该怎么办?现在经济思想有两派,一派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另一派是现代货币理论(MMT),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主权没有问题,货币的发行可以无上限。换言之,就是政府的债务不应该存在上限。任泽平认为这可能是货币金融的一个创新,但可能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次大倒退,很幸运,中国没有选择这条道路。 当前主要面临三大矛盾,未来应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 第一大矛盾: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70%,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以5%-6%的速度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未来我们要高质量发展,就要创新驱动,我倡导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扩大需求,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新基建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第二大矛盾:加速到来的老龄化 中国将面临加速到来的老龄化,这将是未来中国内部最大的灰犀牛。中国的老龄化不是像欧美那样慢慢到来,而是在未来5-10年扑面而来,我们将面临未富先老。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将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抚养负担加重,社会失去活力,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要尽快放开生育。 第三大矛盾:中国最坚硬的泡沫——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运行符合“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框架。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根据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中国房地产长期稳定的关键是人地挂钩、金融稳定。过去人往大的城市圈积聚,但土地指标没有跟上,导致人地错配。 未来我们要以7大改革为突破口:1、大力推进“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2、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3、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4、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5、大规模减税降费;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新战略。 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未来最好的投资机遇就在中国。(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