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V”型反弹之下的压力与隐忧:债务违约、股市震动、通胀上升不用胶水和硼砂水和粘土怎么做起泡胶
2023-09-07 00:38  浏览:62
未来一个阶段,经济存在怎样的压力和隐忧?3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认为,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呈现出“V”型反弹的态势,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支撑,但是局部市场泡沫凸显。  这一点在三大市场上表现尤其明显:一是房地产,价格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性质房地产的分化。二是股票市场,小牛市的背后不是基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建立在炒作投机的基础之上。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涨幅非常明显,这可能会推动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涨,进而造成长期通胀压力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当天的分析会上表示,债务泡沫是一个主要风险点。  去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宽松以后,贷款增加,债券发债规模增长也非常快,不管是城投、房地产还是企业债都明显增加了。  连平担忧的是,纾困政策逐渐退出后,违约率可能会明显上升,尤其2021年和2022年是债券到期规模最大的两个年份;而且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比较多,实体经济和下游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尤其是企业债和之前高杠杆的房地产行业都承受巨大压力,这也包括北方以及西南一些省市城投债的问题,这都存在着债务违约风险。  而外部风险则来自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  美国近期出台了1.9万亿规模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这会对中国造成影响,尤其是在资产价格调整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  “美国这一轮景气周期在疫情前已经持续了史无前例的长周期,低利率是这一轮景气的基础,一旦无风险利率上升,美国政策加速落地,近期美国房市也涨得非常快,近期可能引起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回流美国,这也会影响到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连平说。  对于疫情之后的全球经济复苏,瑞信私人银行亚太区副主席陶冬表示复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产业链修复带来的供给端复苏,这种复苏一定是V型反弹,下一轮的V型反弹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财政政策效果过去之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所带来的消费复苏,这个过程会相当缓慢,是一个U型复苏。  “目前各个国家的复苏基本达到疫情前的90-95%,接下来的5%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复苏,一个小V接一个大U的形式。”陶冬说。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陶冬的解读是“不急”“有拐弯”。如果拐弯太急可能对经济带来周期性伤害,甚至是一些系统性的风险,但转弯是一定会转的,这个弯今年一直在转,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在静悄悄收紧,实际上流动性上还是有变化的。  陶冬还认为,中美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中美在未来一两年政策上会出现巨大分歧,这会对两个国家短期周期性的增长趋势以及资产价带来重大影响,这可能给中国在经济结构性转型上打开一个窗口期。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对经济的担忧来至于美债收益率飙升和粗钢削减产量。  “至少未来三到四个季度美债收益率上升确实比较确定,过去两年估值不断抬高的很多资产估值则会快速下移,如果美债未来还是有很大的上升区间,这就是一定程度的风险。”郭磊说。  而之所以担心粗钢产量减少,郭磊解释这是因为与原油、铜价上涨不太一样的印象不同的是,全球定价的工业品对中国CPI和PPI影响总归在一定范围内,但中国定价的工业品价格一旦起来,对于国内的通胀和流动性还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瑞明在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中指出,最终还要依靠以要素市场化为核心的改革来破解政策难题,而且真正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