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月饼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2023-09-07 00:38  浏览:27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已经将“鸡娃”这个当下核心的家庭教育矛盾再一次推上了高潮。  无独有偶,前不久央行发布了工作论文,号召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为了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快生孩子吧!  最近央视披露的数据:我国有近2亿单身人口,为何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在生育背后,培养孩子又需要多少钱?这可能是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数字。  四角吞金兽,行走的碎钞机,这不是说说的!  中国式养娃有多烧钱?理财君算了一笔账,简直泪奔。  中国式养娃有多烧钱?  一线城市养娃至少200万,年轻人还生得起吗?  关于在城市里养一个孩子要多少成本的问题,最近有这么一组数据,是关于全国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排名,其中北京以276万的育儿成本高居榜首。(部分参考指标,不能代表全部实际情况)  数据的真实性大概率多高呢?  北京以276万的育儿成本高居榜首,这是什么概念呢?给你算一笔账:  如果以抚养到18岁计算,平均每年的成本高达15.3万。所以很多网友开玩笑说到,月入过万在北京只能算是贫困人口。  对于教育这种无底洞,你根本无法想象,当你把孩子抚养成人,需要投入多少成本。  我们不妨也来算一笔账,在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都支出了在哪些项目上?  在国家号召让你生娃的浪潮声之中,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以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计算,抚养到18岁,养娃成本有多大?  注意,这里统计的数据,只计入孩子7岁后的教育成本,吃喝玩乐的钱都没算。  1、婴幼儿阶段0-3岁  每个月奶粉加尿不湿,加上衣服玩具,月均费用平均在3000-5000元左右,3年费用在11-18万不等。  2、幼儿阶段3~6岁  每年公立幼儿园约1万,私立的在2到3万,加上早教5000-1万,3年需要5-12万。  3、少儿阶段7~1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上小学的年级,还得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个阶段教育经费占比比较大。  总的费用包括各类兴趣班、补习班、生活费,6年总费用大约6-14万元。  4、初中阶段(13~15岁)  初中3年,学费、择校费、各类兴趣班、补习班,加上衣食住行5-18万。  5、高中阶段(16~18岁)  和初中差不多的费用,高中,加上各类补习兴趣班,这个阶段花费大约在5-18万左右。  6、普通大学的费用  这是培养一个孩子到一般大学的费用,在48万到100万不等,大部分家庭取中值在74万左右(上海区域)。  7、如果选择国内名校+海外硕士深造  如果考虑深造,家庭整体支出在64万到180万左右,中位数也是在122万左右。  8、如果选择9年优质公立教育+3年高中国际教育+海外名校继续深造  百万美金的储备才是中产家庭的养娃标配  (各家庭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你的工资收入赶得上养娃成本的上涨吗?  假设夫妻两人,每个月家庭总收入为税后3万  22年总工资:3x12x22=792w  按照一线城市养娃200万的标准,育儿支出:200w  房贷支出:(每月9000计算)9000x12x22=237.6w  吃穿住用(按5000元/月计算)=132w  其他额外开支(按5000元/月计算)(如赡养父母、医疗、旅游等)=132w  22年后存款= 792-200-237.6-132-132=91w  这91万是真的从牙缝中省出来的,这点钱够么?对了,还没有算上这22年的通货膨胀,活得太累了。  这笔账算完,你有没有打消了生二胎的想法,现在一个孩子,就尽最大的努力把ta培养好。  为何年轻人不敢生了?  现在,国家一是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让妇女敢生、能生、想生。  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有无限的希望。  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的研究:大约到2030年左右,中国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根据专家数据,中国2020年生育率跌到近1.0。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5年内,中国出生人口从1786万暴跌到1003.5万,快速减少783万,跌幅超过43%!  未来四胎五胎可能给奖励,为何鼓励生育,年轻人无动于衷?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呢?大家都知道,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孩子的户籍,辅导班,房子,工作等等任意一样都压的现在996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  工资不高还天天加班,还完房贷能剩下多少钱?  难怪有人调侃,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在这个生娃会“亏本”的年代,将ta抚养大,真不知道图个啥?纯粹是因为爱吧?本期3分钟就跟大家聊到这,我们下期见!  相关报道:  人口专家:出生人口或将跌破1000万 放开生育越早越好  中国生育报告: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 全面放开刻不容缓  房价太高逼走年轻人!央行重磅论文火了:应全面放开生育!(文章来源:21金融圈)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