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把握三重“窗口” 逐句解读4.30政治局会议福原爱或年内完婚
2023-09-06 20:45 浏览:51
事件:2021年4月3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工作。 核心结论:窗口1:稳增长压力较小,更侧重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窗口2:政策未转向,延续不急转弯,没有预期的那么紧;窗口3:科技创新、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的产业大契机,收入分配改革可能提速。 1、历年4月政治局会议通常会对政策预调微调,2018-2020年甚至是转向; 2、但是,本次会议政策基调并未转向,延续不急转弯,没有预期的紧; 3、对经济依旧担心,但总体偏乐观(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 4、政策总目标:首次删掉“六稳、六保”,更强调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 5、具体部署上,有以下几大关注点: >财政和货币没那么紧,更加注重结构性支持; >产业政策端,科技创新、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扩内需方面,紧盯“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的进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迎来突破; >明确要求“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 >继续强调防风险,今年仍是监管大年;强化责任机制(首提“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继续提示,今年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可能加快; >房地产:延续没提“因城施策”(“两会”也没提),并点名“学区房”,房地产可能迎来“全局调控+精准调控”。 正文: 1、历年4月政治局会议通常会对政策预调微调,2018-2020年甚至是转向。每年4月政治局会议总体会延续3月“两会”和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但近几年的4月会议都有较大调整,因此本次会议也备受关注。比如:2020年4月,疫情原因转为全面宽松;2019年4月,本来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了“六稳”);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为特朗普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 2、对经济依旧担心,但总体偏乐观,稳增长压力变小。会议认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以及“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对比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仍指出“基础尚不牢固”、但新增“经济恢复不均衡(应指内外、城乡、供需、区域、产业等方面不均衡)”。同时,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再叠加3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4月上旬总理座谈会所提“积极因素明显增多;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等表述,表明国家对经济仍有担心,但总体上偏乐观,稳增长的信心也更足。继续提示, 今年GDP同比增速将逐季回落,但二季度环比有望回升。 3、政策总基调:尚未转向,也没有预期的那么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一样,延续强调“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并首次提出“固本培元(顾名思义,就是巩固基础)”,再考虑到本次会议对货币政策更突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防风险方面也未明确提及稳杠杆、去杠杆,预示后续政策仍会稳字当头,整体偏温和。 4、政策总目标:首次删掉“六稳、六保”,更强调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会议延续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首次提出“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有点意外的是,本次会议删掉了“六稳、六保”(不过,稳就业等目标仍分散在细化政策里)。结合本次会议提出的具体部署来看,后续将更加侧重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等方面。 5、具体部署上,有以下几大关注点: 1)财政和货币没那么紧,更加注重结构性支持。 >财政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此前为“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并突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其中:“三保”应指“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撬动”应是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的“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货币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均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本次会议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示货币收紧可能会比预期的要缓和些,我们也继续提示,后续仍是“稳货币+紧信用”的组合;而“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的要求,指向的还是“结构性宽松”。 2)产业政策端,科技创新、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从任务排序来看,首先是“要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预示科技创新仍是重中之重;其次是“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均部署了8项重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分别排在第8位、第7位,本次会议被放到第2位,无疑是更加重视,要密切关注碳中和、碳达峰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潜在影响。 3)扩内需方面,紧盯“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的进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迎来突破。对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本次会议新增“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呼应的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十四五规划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均指向后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加快推进。此外,会议新增 “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应是顾及到疫情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我们也继续提示,今年制造业投资回升仍是大概率。 4)继续强调防风险,强化责任机制,地方债务化解是今年一大重点。会议延续强调“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并首提“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2017年曾明确地方隐性债务要“终身追责、倒查责任”)。比较意外的是,会议并未提及稳杠杆、去杠杆,但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均要求“稳定宏观杠杆率”,3月国常会进一步要求“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再结合4月以来的密集发文,我们继续提示,2021年仍是监管大年,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可能加快(具体参见专题报告《近期密集发文,今年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如何走?》)。 5)房地产:延续没提“因城施策”,并点名“学区房”,房地产可能迎来“全局调控+精准调控”。和“两会”一样,延续强调“房住不炒”,但“因城施策”再次未被提及,预示后续房地产调控可能会加强全局调控;同时,首提“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这是政治局会议层面首次点名“学区房”,预示可能会通过精准调控“学区房”来遏制房价上涨。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走向、外部环境变化等超预期 后附: 1、本次/“两会”对比; 2、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1政治局会议对比; 3、逐句解读4.30政治局会议 附表1:4.30政治局会议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比;来源:政府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附表2:政治局会议(2021.4.30、2020.12.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对比;来源:政府网 附3:逐句解读4.30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都是研判政策风向的最好材料;每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总体会延续对上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3月“两会”的总要求,但近几年的4月政治局会议都有预调微调,比如:2020年4月,因疫情自不用多说;2019年4月,本来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了“六稳”,但5月中美谈判没能达成,7月会议又重新加上了“六稳”;2018年4月,当年3月“两会”后特朗普对我国加征关税,于是突出了稳增长和扩内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情况汇报;审议《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每一季度末的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经济工作为主,但也会不时“夹带”其他话题)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实施宏观政策,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认可一季度经济表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应是指一季度GDP增速18.3%,虽然读数很高,但有基数扰动),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延续了“基础尚不牢固”的说法,但新增“恢复不均衡”,并删去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其中,不均衡应是指内外/城乡/供需/区域/产业等方面不均衡)。 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这个说法首提,预示对后续经济增长不太担心,“稳增长”重要性有所弱化),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重要性提升),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双循环提出以来,堵点的说法就一直有,指的是“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5.1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了总书记的最新署名文章就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这个说法首提,固本培元,汉语释义就是“巩固基础”),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会”定的GDP目标是6%以上,预计全年GDP最终有望实现8.5-9%以上),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这个说法应也是首提,之前类似的是在明确双循环的要求时,提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次突出“落实落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指工”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央经济会议、“两会”均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本次会议更加突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示货币政策收紧幅度会比预期的缓和),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还是指向的是“结构性宽松”;“两会”和央行Q1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均要求“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主、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定向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本次会议没有提及“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会议强调,要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均部署了8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分别排在第8位、第7位,本次会议被放到第2位,无疑是更加重视),积极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有望进一步获得政策扶持)。 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此前会议都是“扩大内需”,可关注后续刺激消费的细化政策),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疫情以来,制造业投资一直不及预期),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呼应的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后续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这个说法也是首提,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要推进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各类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的说法)。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12.11政治局会议是“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是“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比较意外的是,本次会议没有提及“稳定杠杆率”类似的表述),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两会”是“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 要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监管,促进公平竞争。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改善脱贫人口生活,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延续“房住不炒”,并和“两会”一样,也没有再提“因城施策”,预示会加强房地产的全局调控),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首次点名“学区房”,预示学区房政策有望迎来进一步调控)。要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好疫苗接种,推进疫情国际联防联控。 会议指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近年来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要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优化调整农村用地布局,确定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会议指出,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要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各级党委(党组)要主动承担起抓好组织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把关定向,不断提高强组织、抓班子、带队伍、育人才的能力,为组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注:部分内容有删减)。(文章来源:熊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