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刚终止收购又宣布重启!交易所紧急发函
2月26日下午,通策医疗公告,公司与杭州磐源投资于2月24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受让后者持有的和仁科技4992万股,对价5.01亿元。而这项收购,实际上肇始于去年5月,在12天前的2月14日晚,公司刚刚宣布终止。此次突然重启,收购条款作了较大变更,通策医疗由控股转为做二股东,收购股份比例和对价随之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因宣布终止,和仁科技股价出现大跌,7个交易日跌幅达22.5%,而此次其股价又在公告前一个交易日(2月24日,即签署转让协议当日)突然放量大涨10.92%。不少投资者提出质疑,称“反复割韭菜”“早有人知道消息”。
就在通策医疗该重启收购公告发出后大约两小时,上交所迅速对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处理理由是“针对公司股权收购事项提出监管要求”。
收购刚终止突然又重启
去年5月15日晚,通策医疗公告,与磐源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和仁科技约7879万股股份,占其股份总数的29.75%,交易金额7.69亿元,与此同时磐源投资放弃剩余持股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通策医疗将成为和仁科技第一大股东,吕建明将成为后者新的实际控制人。
就在此前一天,深陷股权质押困境的和仁科技刚刚终止跟前任买家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的交易,转手就找到了通策医疗。而此时的通策医疗受疫情影响业绩也出现“失速”情况,收购对价7.69亿元差不多是其2021年全年净利润。另外,收购全部用现金,根据公司彼时最新财报,其账面货币资金为7.34亿元,用于支付收购对价耗光现金还略有差距。彼时,市场就已经出现质疑的声音。
果不其然,推进9个月之后,2023年2月14日晚,公司突然终止该项收购,且表示双方均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终止12天之后,2月26日下午公司又突然宣布重启。
根据公告,2023年2月24日,通策医疗与杭州磐源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策医疗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受让和仁科技4992万股股份(约占标的公司股份总数的19%),交易金额为5.01亿元。
对此次重启,公司称此前协议终止后,通策医疗考虑到市场的反应,结合通策医疗自身医疗数字化战略的需要,希望降低投资额度,以二股东的方式战略投资和仁科技,并保留成为控股股东的可能性,经协商磐源投资同意相关的交易条件。
每股收购价较前次高约3%
公告称,“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标的股份每股转让价格为10.04元/股”。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该转让价虽比协议签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但却比前次收购价9.76元/股高出约3%,并且此次还是非买壳交易(未取得控制权)。
而两次收购期间,和仁科技的净资产并没有明显变化,反而业绩还出现了大幅下滑。2022年一季报和仁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1.65%和3.89%,但2022年三季报公司营收下滑0.98%,净利润则大幅下滑29.29%。
另外,和仁给出的业绩承诺也没有跟随收购价格提升而提升,依然还是“现有业务在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4000万元、4500万元,三年合计不低于12000万元”。
公司称,因该收购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根据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无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同在2月24日,公司已经召开董事会,公告称“该交易事项已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不过该项交易虽然无需股东大会审议,但也并非完全板上钉钉,一是需要走监管审批程序,二是标的股份存在质押情况。公告显示,截至目前磐源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的6537万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持股的56%,需解除质押后方可出售;另外5107万股不存在质押或限售。
股价提前大涨
监管迅速发函
需要注意的是,双方2月14日宣布终止收购时和仁科技股价提前出现大跌,加上宣布后几个交易日的持续下跌,7个交易日跌幅达到22.5%,而此次和仁科技股权又提前大涨。
2月24日(上周五),也就是双方签署协议当日,和仁科技开盘就异动,高开近2%,随后不断有大单持续买入,股价随之拉升,开盘仅20分钟和仁科技涨幅已近14%,之后进入强势震荡,到收盘涨幅仍有10.92%,同时成交量比前一交易日大幅放大近5倍。
在东方财富股吧,不少投资者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有网友表示“现在终于知道星期五为什么拉了10个点然后横盘,早有人知道消息”,也有网友称,“玩呢”“公司,反复割韭菜”“要求严查”。
就在通策医疗重启收购公告发出后约两小时,上交所官网也发布了对公司的监管信息,类型为“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针对公司股权收购事项提出监管要求”,处理日前为2023年2月26日。
此前在2月15日,通策医疗实控人吕建明(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毅、董事秘书张华刚刚收到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其中,吕建明被公开谴责,王毅和张华被通报批评,违法违规事项主要是关联交易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财务资助情况披露不准确。
去年12月24日,因上述事项,吕建明还收到了浙江证监局的处罚决定书,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突发!“并购之王”失联原因曝光!正配合有关机关调查震惊资本圈的“包凡失联”一事最新消息曝光!
2月26日晚,华兴资本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获悉,包凡目前正配合中国有关机关的调查。
自包凡失联一事曝光以来,华兴资本控股股价已跌近30%。与此同时,包凡失联后,相关消息不胫而走,多重谜团待解。
公司:包凡正在配合调查
2月26日晚,华兴资本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获悉,包凡目前正配合中国有关机关的调查。
包凡系华兴资本控股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
华兴资本控股重申,集团目前的业务及运营维持正常。如任何中国有关机关要求公司依法进行配合,公司将配合该等调查。
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还称,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该公司两名执行董事谢屹璟及王力行及其他公司管理层)将继续负责集团日常管理和运作。
此前,2月16日晚,华兴资本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暂时无法与包凡取得联系。董事会并不知悉任何资料显示包凡失去联络一事与(或可能与)集团的业务和(或)运作有关。
数据显示,自2月16日以来,截至2月24日,华兴资本控股股价已跌近30%,最新收盘报7.1港元/股。
本周,中国证券报记者曾前往华兴资本北京办公地点——朝阳区盈科中心试图采访。
当日中午12点左右,记者发现,相较于同一地区其他办公楼下三五成群交流的人群,华兴资本所在的办公楼下较为清净。
工作日午间华兴资本北京办公楼下 本报记者摄
听闻记者没有提前预约,物业工作人员便将记者请了出来,表示:“不预约不接待”。
上述物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自己也是从新闻上看到包凡失联的,前几天过来问的人挺多的,但是从员工日常工作情况来看,大家还是正常上下班。
失联谜团待解
2005年,包凡创建华兴资本集团。华兴资本业务包括私募融资、兼并收购、证券承销及发行、证券研究、证券销售与交易、私募股权投资、券商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致力于为中国新经济创业者、投资人提供横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三地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在包凡失联之前,华兴资本经历了一轮人事动荡。其中,华兴资本总裁兼华兴证券(香港)董事长丛林于2022年9月被有关部门带走。
对于包凡失联的原因,有接近华兴资本的相关人士对相关媒体表示,或与丛林此前在船舶租赁业务上的违规操作有关。
2月22日,有相关媒体报道,国内部分银行就包凡失联一事向华兴资本进行业务问询,以评估与其的业务往来。
互联网“并购之王”
据公开报道,包凡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12月初,他出席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而其朋友圈更新截止于今年1月9日,内容是恭贺其被投企业粉笔登陆港交所,时间距离今天已有一个多月。
据公开资料,包凡曾带领华兴资本在新经济领域完成了包括证券承销、并购顾问、私募融资等约900亿美元的交易,并一路带领华兴资本成为国内领先的服务新经济的金融机构。
2015年,华兴资本在互联网企业并购融资浪潮中参与了多个并购案,包括备受瞩目的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网合并等,被业界称为“并购之王”。
2018年9月27日,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
2022年10月10日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10月7日,包凡增持10.8万股华兴资本控股股份,涉资67.27万港元。增持后,包凡最新持股数目为2.77亿股,持股比例升至48.81%。
相关报道
华兴资本:控股股东包凡目前正配合中国有关机关的调查
华兴资本确认创始人包凡正配合调查!并购之王陷入中年危机?
中考体育统一测试调整 体育锻炼须臾不可放松蒋理
最近,多地发布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方案,主要对游泳、长跑等对心肺功能有一定要求的耐力项目作出调整。针对有家长担心新冠病毒是否会影响孩子心肺健康,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主治医师罗荷表示,青少年感染新冠的临床过程相对温和,建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调整中考体育统一测试项目,要么取消统一测试,要么取消1000米、800米等测试项目,或扩大学生的选考项目、降低测试标准,是为了保障“阳康”学生的身体健康。这得到家长的普遍支持。但是,取消统一测试或部分测试项目,不是取消平时锻炼,要避免取消测试变为取消体育课、体育锻炼,从现在起,就不上体育课、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了。
“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我国把体育纳入中考,并逐渐提高体育中考的分值,某种程度说也是“迎合”这种倾向,想通过考体育,引导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重视体育锻炼。因此,从现实看,在把体育纳入中考后,出现了应试体育的问题,即学校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组织教学,学生则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进行锻炼,或者选择校外体育培训。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与技能,反而增加学生的考试压力和家长的焦虑与培训负担。
取消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当然不是取消体育课与体育锻炼,而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学校、学生和家长,还依旧存在“考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思维。这也是有的地方坚持进行中考体育测试而不是简单取消测试的原因,担心取消之后,学校连平时的体育课也不上了,就是上体育课,学生也只是应付。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扭转“考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思维,而要形成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思维。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中考体育考不考和学校上不上体育课,是没有关系的。不管考不考,学校都必须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取消中考测试,就不上体育课,这属于违规办学。要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纠正学校不开设体育课、组织体育锻炼的问题。
另外,取消或调整中考体育统一测试项目,并没有取消中考体育的平时成绩要求。各地的中考体育成绩,均由平时成绩与统一测试成绩组成,取消或调整统一测试项目,是对统一测试赋满分加上平时成绩,成为中考体育总分。
但是,不少学校给学生的体育平时成绩基本都是满分,如果严格评分,既影响学校的中考体育成绩,也会遭到得分低的学生的家长不满。
要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就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个学生上体育课、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与运动表现。如果能建立起客观、具有公信力的过程评价体系,那么,根本无需进行体育统一测试,就可以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
推进基础教育实现“五育并举”,重视知识教育之外的美育、体育、劳育,都需要探索过程性评价,因为这些教育都是强调学生过程参与、体验的教育。探索过程性评价,关键在于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赋予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建立并发挥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作用,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以此让过程评价摆脱非教育因素影响,做到独立、专业,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参与情况,获得的能力、素质提升。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