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预制菜产业协会在沈阳成立 打造预制菜品牌基地
辽宁省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尤其是沈阳市将大力支持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沈北新区,打造集预制菜原料基地、电商直播基地、预制菜生产包装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形成“种子到筷子”、“田间到餐桌”独具沈北特色的产业融合化发展模式。
2月26日,记者由辽宁省预制菜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沈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推介会上获悉,预制菜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的沈阳市,将建设100个以上预制菜原料保供基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预制菜头部企业,建设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推出“辽沈预制”系列预制菜产品,打造彰显辽菜特色、具有广泛知名度的预制菜品牌。2025年全市预制菜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预制菜品牌基地。
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预加工,或者经过炒、炸、烤、煮、蒸等预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方式转变,近年来全国预制菜行业呈现高速迅猛的发展态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沈阳预制菜产业凭借稻米、蔬菜、畜牧等五大产业链积累的雄厚产业基础,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都在发展预制菜相关产业。尤其是沈北新区的辉山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是全省唯一年产值达到3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也是东北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市形成了以华美畜禽等为代表的肉类加工企业,以重工食品等为代表的熟食品加工企业,以国字菜篮子等为代表的央厨产品加工企业,以康福食品等为代表的主食类加工企业,以安邦海得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雁阵型预制菜企业矩阵。
今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要求,进一步提振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信心。
为此,在当日大会上,沈阳提出要传承弘扬“辽菜”餐饮文化,打造“辽沈预制”系列预制菜品牌。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区和集聚区,以冷链物流体系和智慧系统建设为保障,逐步提升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产业链条完整、技术水平先进、质量标准规范、基础配套完善、菜品种类丰富,具有鲜明辽沈地域特色的预制菜产业体系。
沈阳市将突出“十个”重点,实现全市预制菜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在壮大龙头企业、创建区域品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比如,支持沈北新区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基础设施完备、管理体系健全等优势条件,积极整合食品加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等资源。以发展“中央厨房+智慧餐饮”为核心,提供物流、检测、信息、融资、研发、培训、交流等特色化服务,打造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功能设施完备、集群效应显著的预制菜产业集聚区。
目前,沈阳市已将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沈阳市食品产业链发展规划,并作为食品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新领域给予重点扶持,其中在政策上给予十方面的支持。
在支持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方面,对预制菜企业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在支持打造预制菜产业集聚区方面,鼓励各区县(市)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打造功能完善、设施完备、服务配套的产业集聚区,对符合相关标准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给予扶持。在支持推进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支持预制菜企业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对中榜企业按项目技术合同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300万元。
作为辽宁省预制菜产业协会落户地,也是当日大会举办地,沈阳市沈北新区在发展预制菜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区长于胜林表示,当地将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快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深融合度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沈阳食品城,打造沈北预制菜的金字招牌,让“辽味”预制菜从沈北飘香全国。
信达策略:指数风险尚且不大 依然有较大概率继续上涨到3月下旬去年11月到2月初的指数上涨,已经持续了3个月,部分投资者担心时间上已经达到上涨的极限。在2019-2021年的牛市中,有整体性盈利兑现的时间,每次指数持续抬升的时间均能超过3个月,但在没有整体性盈利兑现的阶段,指数持续上涨大多不会超过一个季度。我们认为,由于疫情和春节后,经济恢复还在持续,这一次上涨在时间上超过3个月是有可能的。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历史上,每年1-2月,经济预期较为稳定,从3月开始到6月,经济预期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3月份超预期和低预期概率相同,4-6月经济表现大多低于预期。当下国内经济处在疫情后比较容易恢复的阶段,2-3月的经济数据依然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指数上涨最快的阶段已经结束,但依然有较大的概率,在放慢速度后,继续上涨到3月中下旬。
(1)节后指数滞涨的原因:投资者担心没有盈利的支撑,上涨一个季度就是极限。春节以来,指数整体偏震荡,相比春节前赚钱效应有所降温。我们认为,这背后并不是基本面的原因,而是资金、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原因。去年11月以来的上涨,主要是估值抬升,少部分行业有高频数据改善的支撑,但还处在初期。大部分投资者在经验上,一般认为估值修复的行情持续性不够强。比如在2019-2021年的牛市中,有整体性盈利兑现的时间是2020年Q2-2021年Q3,在此期间,能够看到每次指数持续抬升的时间均能达到4个月,而且之后的调整时间也会比较短(1-2个月)。2019年是没有整体性盈利兑现的,全A的ROE在持续下降,只有部分板块(消费、家电、半导体等)有盈利改善,所以每一次指数抬升的时间相比2020年Q2-2021年Q3均会小一些,大多不会超过一个季度。而去年11月到2月初的指数上涨,已经持续了3个月,部分投资者担心时间上已经达到上涨的极限,这也是部分技术分析、资金跟踪、板块轮动等分析方法担心市场调整背后核心的原因。
(2)盈利层面尚未出现利空。我们认为,如果经济和盈利层面没有持续改善的可能,那么季度上涨在时间上是充分的,但由于疫情和春节后,经济恢复还在持续,这一次上涨在时间上超过3个月是有可能的。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房地产销售春节后缓慢回升,这一回升背后可能有三重原因:疫情后需求回补、春节后季节性回升和房地产宽松政策的影响。考虑到前两个短期影响还能持续,而且历史上一般春节后-4月数据改善是连续的,所以4月份之前地产销售依然存在继续超预期的可能。
去年10月底以来的全球商品价格也是偏强的,这也反映出全球经济预期阶段性企稳,价格的数据,相比量的数据,季节性更小,所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去年底以来的A股上涨,不只是估值修复。
(3)经济预期的变化最容易出现在4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来观察每年上半年的经济预期变化。2015年以来的数据显示,每年1-2月,经济预期较为稳定,从3月开始到6月,经济预期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3月份超预期和低预期概率相同,4-6月经济表现大多低于预期。2023年1月下旬以来,经济数据大多是超预期的,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大概率能持续到3月底。
(4)策略观点:第一波上涨或进入后期,4月前可能还会有经济数据验证推动的末端上涨。之前的周报《存量机构补仓基本完成》中提示过,熊转牛第一波上涨何时结束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美国经济是否会加速衰退?(2)3月后,国内政策方向是否会有变化?(3)国内私募仓位回到较高水平;(4)4月开始验证1季报业绩情况。由于私募仓位回到了较高水平,2月以来市场开始出现波折,根据历史经验,这是熊转牛第一波上涨进入后期的标志。不过考虑到其他三点因素目前依然没有太多负面变化,当下国内经济处在疫情后比较容易恢复的阶段,2-3月的经济数据依然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指数上涨最快的阶段已经结束,但依然有较大的概率,在放慢速度后,继续上涨到3月下旬。
行业配置建议:熊转牛第一波或进入后期,风格重回价值,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当下处在熊市见底后的第一波上涨,因为大部分板块尚未进入景气度上行周期,所以估值和逻辑是最重要的。各板块轮动较快,但随着第一波上涨逐渐进入后期,业绩兑现将会成为二季度最重要的选股思路。建议关注业绩兑现确定性较高的出行链,2-3月经济数据依然存在改善的可能,所以经济相关的价值也可能会偏强。
(1)成长中建议关注新赛道。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有新的成长赛道走出来,2023年是关注新赛道的重要年份,重点关注过去2-3年表现相对较弱的成长,比如计算机、港股互联网、机械设备等。这些板块过去几年受宏观需求和监管政策影响,成长性被压制,年度逻辑正在反转。短期来看,部分成长1-2月涨幅较大,一般Q1后期-Q2季节性风格不利于成长,可以等Q2后期再重点配置。(2)金融地产或可以超配到2023年年中。银行地产的超额收益大多出现在经济下降后期到经济回升早期,在经济确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2-2023年上半年可能均处在这一阶段。(3)消费中,疫情和地产政策驱动的修复是年度逻辑,不只是短期博弈性逻辑。去年以来,受疫情和房地产景气度下降影响,消费整体调整较多,整体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消费股整体或有年度行情。短期来看,重点关注业绩兑现确定性高的出行链(比如酒店、航空)。(4)周期中,地产链边际变化大,季度内反而可能更强。受益于经济预期的回升,可以关注之前跌幅较大的建材、机械和有色等周期股。
海森药业靠退烧药冲刺IPO,老板还涉足房地产、开幼儿园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医药、矿业、房地产、广告公司、幼儿园,“浙商”玩的转多元化跨界吗?
疫情当下,提前备药已成为人们共识。其中退烧药更是备药首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胶囊等,在疫情爆发时,甚至一粒难求。
然而在退烧药需求猛增,背后厂商赚的盆满钵满之时,有一种退烧药:安乃近片,并未因此获得同样的待遇。安乃近片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退热,也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由于副作用较大,其未获得全面推广。
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森药业”)便是一家生产安乃近原料药的企业,除了安乃近,海森药业还生产抗抑郁类、消化系统类、心血管类等原料药。海森药业自2021年12月首次披露《招股书》,沉寂一年多后,于近日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平移至深市主板成功获得受理。
营收主力产品遭限用,
集采后价格下跌
所谓原料药,可以理解为药的原材料,因此其针对的不是患者,而是医院、药企等。海森药业的主要产品便是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在整个医药制造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主要产品包括硫酸铝、安乃近、阿托伐他汀钙等。
图源:《招股书》
其中安乃近在2020年、2021年为海森药业的第一大营收产品,销售金额为0.84亿元、1亿元,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为29.56%、26.34%。
安乃近为解热镇痛药,具有吸收好、起效快、价格低等特征,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具有较强的副作用。2020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表示,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药品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修订安乃近片等相关药品品种说明书。同时,对安乃近相关产品陆续出台了有限使用、有限注册或全面禁止的规定。
虽然产品被禁用或限用,但对海森药业的影响似乎不大。2019年-2021年、2022年1-6月(下称“报告期”),海森药业安乃近的销售单价不降反升,分别为63.61元/千克、62.14元/千克、65.3元/千克和79.7元/千克。
“由于上述政策未禁止安乃近口服制剂(如片剂)的使用,且在欧洲市场未全面禁用,以及在兽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安乃近原料药的产销呈平稳增长趋势。”海森药业表示。
安乃近之外,阿托伐他汀钙的营收占比正迅速上升,从2019年的4.42%提高到2022年6月的21.9%。阿托伐他汀钙的营收迅速增长与新冠疫情相关。
据《东阳日报》报道, 《细胞》子刊发表文章:武大团队发起的研究发现,他汀的使用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45%有关。同时,王式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造成一定冲击,但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生产,弥补了这些空白。”
不过阿托伐他汀钙2019年被纳入集采,海森药业客户齐鲁制药的阿托伐他汀钙片0.12元/片,降幅78%。海森药业的产品售价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分别为1662.56元/千克、1909.89元/千克、1511.9元/千克和1220.55元/千克。
图源:《招股书》
几款主营产品均不具有较大优势或前景的情况下,海森药业的营收净利增长较缓。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2.67亿元、2.85亿元、3.89亿元和2.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95.75万元、6282.69万元、9399.96万元和5686.55万元。
研发费用低于同行,
市场推广费被问询
作为医药企业,想要加大优势,就必须注重研发。报告期内,海森药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2.02万元、1082.56万元、1206.82万元和580.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3%、3.8%、3.1%和2.74%。这远低于同行业6%-7%的平均水平。
图源:《招股书》
“主要系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及综合办公楼建设项目’建成,公司研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对此海森药业解释道。
然而从募资用途来看,海森药业的6亿募资额中仅1.15亿元用于研发方向,其中还包括办公楼的建设项目。募资重点主要是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与研发费用相对应的,是海森药业的销售费用,报告期内分别为2742.38万元、1051.64万元、953.96万元和517.52万元。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工薪支出、运输费、市场推广费、业务招待费、参展费和差旅费等。
海森药业销售费用率最高达到10.28%,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4.08%。此后差距逐渐缩小,到2022年6月,海森药业销售费用率为2.45%,同行业为2.18%。
2019年海森药业的销售费用之所以如此高昂,与其开展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业务相关。当年因推广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产生了相应的推广服务费1502万元,但从销售收入来看,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该业务当年销售收入2196.94万元。
此后的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海森药业推广服务费迅速下降,分别为333万元、189万元和93万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收入也随即下降,分别为502.9万元、317.13万元和212.55万元。
这也被证监会要求说明,市场推广费报告期内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各期支出的对手方名称,是否与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是否为发行人员工、客户。市场推广费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跨期,市场推广费相关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
“市场推广费有所波动,主要系因公司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业务未参与2019年9月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产品销售渠道受限,2020年和2021年销售金额显著下降所致。”海森药业对波动原因有所解释,但交易对手方情况并未披露。
房地产、矿业、开幼儿园,
家族经商有一套
海森药业冲刺IPO背后,是一位药店学徒的发家史。
《招股书》显示,海森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王式跃、王雨潇及郭海燕一家三口,王雨潇为王式跃、郭海燕两人女儿,三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93.18%的股份。
“一方面这种单边主义结构的决策风险会随时间和企业做大做强而显得极为突出;另一方面,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这种决策结构单边主义畸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建立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的股权操作模式,也正是为了解决股权过度集中产生的公司治理架构与管理运营实务直接存在的矛盾。”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
王式跃出生于1960年,是浙江东阳人。据《东阳日报》报道,王式跃孩童时期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可以说是吃着霉干菜长大。1974年初中毕业后,就去了药店当学徒。当了两年学徒后,进入金华卫校学习。毕业后进入市人民医院,后调往市卫生局,从事了六年的医药行业行政管理工作。
1997年12月,王式跃与横店集团签订《资产转让合同》,横店集团公司将东阳制药厂的设备、管道及低值易耗品转让给王式跃,转让价款192万元。这也是海森药业的部分初始经营性资产。除此之外,横店集团还借了650万元给王式跃继续创业。他很快创出一片天地,将制药做的风生水起,成功把海森药业送上IPO之路。
除此之外,浙江人做生意喜欢“抱团”这一点,在王家人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王式跃除了制药外,也做了不少“副业”,例如投资药企、房地产业、矿业等。
首先是投资同类公司,王式跃在浙江孚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85%,目前孚诺医药和海森药业一样,正处于IPO进程。2019年至2022年,孚诺医药的营收分别为2.53亿元、2.57亿元、2.92亿元和3.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518.02万元、6695.52万元、7986.02万元和8447.17万元。
孚诺医药的实际控制人为傅龙云,同样为东阳人,和王式跃为老乡。
此外,王式跃还在凯文房地产、庆阳三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20%,浙江坤键矿业有限公司持股12%。
王式跃的女儿王雨潇工作经历也十分丰富,出生于1986年,2010年时于上海世博会中国木雕馆任翻译,2011年又到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任贵宾部客户经理,2012年9月回到家乡,到海森药业工作,担任总经理助理兼董事。
大概浙江人“搞钱”都很有一套,王雨潇也做了不少副业,《招股书》显示,王雨潇还在石猿广告持股49%、东阳市琴岚幼儿园有限公司持股25%,金宝传媒持股9.3%。
图源:海森药业官网
王雨潇的夫家一家人也不简单,其配偶李志扬及其父亲李鸣朝通过浙江睿迪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大成酒店持股50%。李鸣朝还是歌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持股3.82%。
歌山控股集团为东阳市的知名房产建设集团,总资产超80亿元,员工4万多名,系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拥有“歌山置业”、“歌山投资”、“歌山品悦大酒店”、“歌山农业”四大业务板块。2019年实现营收109.93亿元,净利润2.99亿元。
王雨潇持股的东阳市琴岚幼儿园,歌山控股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浙江东阳这片土地虽不出名,但有一个景点可谓全国皆知,即为中国版的“好莱坞”——横店影视城。东阳也出过不少富豪,例如复星国际的郭广昌、东阳光集团的张中能、花园集团的邵钦祥、华策影视的傅梅城等。东阳还曾上过“全国豪车十强县级市排行榜”。
据福布斯榜单显示,2022年东阳市有八大富豪登榜,最后一名为仙鹤股份的王敏强,身价25亿元。如海森药业成功上市,东阳市或许又要再添一个富豪家族。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