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满足效应让电商和物流业“卷”起来
人们需要更快的满足,需要服务更快呈现在跟前。物流行业越来越快,服务形态越来越多样化,这是人类本性对行业要求产生的反馈。
在网络上购买商品后,不少消费者喜欢刷物流进程,看着商家包装好,看着商家叫来物流公司,看着货品上路,到达全国某个地方,来到自己的城市,到了分拣站,最后送达自家门口。能看到商品走到哪里,心理上就踏实一些。
在购物网站的商品评价一栏中,有很多是物流速度很快,包装完整等等,这些服务是物流公司提供,有些还是消费者自己掏钱购买,或者就算不是消费者自己掏钱购买,也包含在商品价格中,但是消费者却将物流体验和本次商品购买挂钩,投射到商品质量的好坏中。从中可以看出物流服务在一次网购体验中所占权重甚大。如果物流不好,就会感觉这次服务整体有了很大缺憾。当然还有一些服务和物流密切相关,比如生鲜,如果物流时间太长,生鲜容易腐烂,本来商家提供的商品质量不错,到了消费者这里变成了劣质品,商家最后要承担损失。
物流要快,快起来就能让消费者感觉良好,京东提供了一个榜样,自营商品下单第二天就能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就是一种极致服务,消费者慢慢适应了这种服务,就对其他电商提出了同样的标准要求。京东是学习亚马逊,自建仓储,自组庞大的配送队伍,封闭式一体化服务。
自建仓储是比较讨巧又危险的行为,它要求有一定的采购量,并且占用资金。其背后是消费数据分析系统,根据历史消费数据,分析人们的消费习惯,做到精准备货。
中国的跨境电商们本来很赚钱,在海外网站展示商品,收到订单,从中国把商品发给海外消费者,利润是稳定的。但是有商家开始在海外建库存,从当地发货给海外消费者后,整个游戏规则就变了,在当地建前置仓的商家能很快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从中国发快递的商家就没有优势了。
跨境电商需要有庞大库存,这就要求商家要有资金实力,要能垫得起存货,还要有眼光,能预测什么商品会热销,一旦决策失误,造成库存积压,多年积蓄就灰飞烟灭,难以翻身。
当然消费者不用管这些,只用跟着自己的本性走,能满足本性需求的商家才能生存下来。
前置仓模式“卷”起来,影响了很多行业,比如朴朴超市等可以将生鲜等在30分钟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就是有前置仓,提前评估消费者需求。美团等本地生活商家也跟进了这种需求,美团能做大,本质上就是因为可以将餐饮等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一旦习惯了如此快的节奏,就很难适应慢一点的形式。
因为不能集中配送,只能一单单配送,跑腿成本其实比较高,但是近些年这个细分领域也有起来的势头,跑腿业务可以节省消费者时间,实现了商家到个人、个人到个人的模式。
物流速度一直在提升,也让一些商品通过快递运输成为可能,比如生鲜比较容易腐败,现在因为物流速度提升,在电商平台购买生鲜已经不是难题,这其实也侧面成就了拼多多这家公司,拼多多在复购率高、对价格敏感的农产品上占据优势。
物流速度提高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关键的是铁路提速、高铁网络发达、高速公路普及、飞行成本降低。有些物流公司不仅有自己的飞机,还要投资建机场。
在现有情况下,物流速度也越来越“卷”。无人机送快递已经在媒体上反复出现,这说明电商和快递公司还在想办法提高速度。未来消费者肯定能享受到更快速度的服务。为了赚钱,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服务企业在满足人类即时消费愿望上的努力是没有止境的。
港交所新一轮改革大幕 即将开启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时娜
新一轮新股改革一季度实施、GEM改革即将咨询市场、探索恶劣天气不停市、探索提供人民币港股……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透露了港交所今年的改革重点,宣告了港股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2月23日,港交所将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市场人士预期,除披露2022年港股市场运行情况外,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有望在业绩会上详解港股的改革计划。
一季度开启“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渠道
“港交所经咨询市场后,将于今年一季度实施先进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拓宽发行人上市渠道。”陈茂波说。
港交所不断通过改革,激发新股市场活力。2018年以来,港交所在原有的主板上市规则之外,相继增加了18a、8a和19c三个章节,允许未实现营收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和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在港交所上市。2018年至2021年,港股分别新增上市公司218家、183家、154家、98家。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港股新增上市公司90家,较2021年减少8.2%。IPO集资额1045.7亿港元,同比减少68.4%。90家新上市公司包括6家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8家生物科技公司、4家“第二上市”的公司及5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等。
为进一步吸引新经济领域创新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于2022年10月发布了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建议扩大港交所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规则将适用于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互联互通将进一步优化
陈茂波表示,香港和内地相关机构一直紧密合作,扩展互联互通机制,全速落实有关措施。未来会继续与内地探讨各项扩容增量方案和优化安排。
例如,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以及进一步扩大沪深港通合资格证券的范围。也会研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产品,包括在港发行国债期货,为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新动力。
陈茂波还表示,在互联互通渠道下,港股通正探索提供人民币柜台(即港股提供人民币报价、交易、结算),港交所的国际碳市场也提供港元及人民币结算。
陈茂波说,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枢纽,截至2022年底人民币存款额接近1万亿元,全球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约75%在香港进行。深沪股通及债券通的经验充分说明,香港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协助内地有序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和引导境外资金持有离岸人民币资产。
GEM、交易机制等将迎来改革
“在详细考虑市场有关中小型和初创企业融资的意见后,港交所将于今年内就GEM提出具体改革建议。”陈茂波说,备受关注的港股创业板也将迎来改革。
2018年,港交所大幅修改了创业板上市规则,增加市值门槛。同时,取消发行人转往主板上市的简化转板申请程序,并将“创业板”改称GEM,反映其专为中小企业而设的新定位。
不过,上一轮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此背景下,GEM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22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到,构思改革GEM,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
有市场人士表示,港股主板上市要求较高,其创业板活跃度不高,导致当前港股市场存在大量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期望改革后的GEM能改变现状。
此外,陈茂波表示,港交所将探讨一系列优化交易机制的建议,包括探索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的安排、检视自行成交防范功能及相关限制,以便利投资者交易和配合市场发展趋势。
看好困境反转机会 公募调研聚焦线下消费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千差万别的大消费中,基金经理当下寻找的是弹性。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基于业绩弹性和股价弹性的双重需求,相比于此前在疫情中也能实现业绩增长的消费股,基金经理对能够实现困境反转的消费股似乎更加上心。由于高弹性的存在,去年受损严重的线下消费正成为公募基金经理调研和布局的重点。
基金调研直指线下消费
当前基金经理对消费股的策略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核心就是线下消费。
“消费股过去业绩不佳有很多原因,首先排除因为行业竞争导致业绩下滑的消费股,同时要关注那些因为不可控因素导致业绩下降的消费股,后者大多数是线下消费。”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解释,此前因为疫情导致一些线下消费公司业绩大幅下降,这种情况是可以容忍的。
许多消费股的业绩下滑与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或产品被替代无关,更多指向了此前疫情背景下不可控的因素,包括主要依赖线下场所的消费类型,如酒店、旅游、连锁式茶饮等。
记者注意到,基金经理在2月中旬对连锁茶饮的上下游公司进行了广泛调研,诺安基金经理刘鑫、创金合信基金经理王浩冰2月16日调研了为喜茶、奈雪的茶提供无糖甜味剂的桂林某上市公司,南方基金、融通基金则调研了一家苏州上市公司,这家公司为蜜雪冰城、喜茶、瑞幸咖啡、奈雪的茶等品牌提供零反式植脂末及咖啡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苏州上市公司,在2022年疫情背景下显著受损于线下连锁茶饮店、连锁咖啡店人流减少,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过40%。这似乎也是基金经理在疫情因素淡去之后,对此类线下消费公司格外关注的一大原因。
随着线下消费回归常态,人流逐步回归之后,线下消费股股价也明显回升。例如,奈雪的茶本周前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已高达18%,这也从侧面解释了基金经理为何要广泛调研线下消费类品种。
宠物食品、化妆品行业在投资者眼中似乎并无线下、线上之分,但实际上,宠物食品、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占比也存在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基金经理近期的调研也主要涵盖了线下占比较大的公司类型。
记者注意到,A股化妆品行业线下占比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在2月7日迎来了易方达、南方基金的调研,该上市公司向基金公司调研人员解释公司此前是国内化妆品线下销售的主要玩家,此前在疫情环境下,公司的业绩相对于其他主要在线上销售的化妆品公司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宠物食品行业,基金经理对这一新消费的线下复苏也保持格外关注,农银汇理基金、宝盈基金则几乎在同一时间调研了线下收入较多的佩蒂股份,该公司除了在线上销售宠物食品外,也与线下的众多宠物产品代理商、终端销售商、宠物医疗机构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困境反转品种弹性高
关于大消费行业的机会分布,北信瑞丰外延增长现任基金经理石础认为,疫情政策优化后,预计国内消费将显著受到提振,特别是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预计各类消费有望较短时间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结合市场和宏观条件的变化,择优进行布局。
此外,有机构强调,一季度消费客流保持持续恢复趋势,线下消费复苏在望。因此,在线下消费客流持续复苏背景下,看好EV、咖啡、运动服饰等线下赛道龙头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从绝对盈利增速、增速改善幅度和估值上看,可以关注传媒、社服、电子、公用事业等方向,主要偏向线下消费复苏。
金鹰内需成长基金经理潘李剑强调,线下消费当下复苏显著,此前三年疫情压力下,服务业普遍出现供给侧大幅出清现象,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连锁化率和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疫情相当于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供给侧改革,消费场景缺失和人员流动受限对服务业构成严峻挑战,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情况欠佳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拥有资源优势、竞争壁垒牢固的龙头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未来在复苏阶段或拥有更高的盈利弹性。
“消费板块差异性很大,其中比较大的弹性来自于疫情政策优化后带来的困境反转,也就是线下消费。”创金合信基金经理陈建军强调,现在去布局消费,核心便是困境反转中的线下消费。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