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快递业务量完成72.3亿件
来源:工人日报
中工网北京2月21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甘皙)记者今天从国家邮政局获悉,1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94.3亿件,同比下降16.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72.3亿件,同比下降17.6%;邮政集团寄递业务量完成22亿件,同比下降14.1%。
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126.8亿元,同比下降11.4%。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767.5亿元,同比下降16.3%;邮政集团寄递业务收入完成30.3亿元,同比下降24.7%。
1月份,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0.5%、87.0%和2.5%;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6.2%、52.0%和11.0%。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增长0.7个百分点。
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4.7%、16.9%和8.4%,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7%、14.8%和10.5%。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和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均上升1.1个百分点。
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黄埔探寻科创赋能黄埔高质量发展广州黄埔区以创新活力见长,在这里,有多少“硬核”技术正在孕育?2月21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来到该区,探寻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秘密。
面向高质量发展,黄埔区的企业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不断积累着自己的能量,从而塑造发展新优势。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信心。
“国字号”中心崛起:起重大战略支撑作用
当天调研团黄埔之行首站,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大湾区国创中心)。作为国家在广东布局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它肩负着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发挥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田宏受访时表示,大湾区国创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挥重大战略支撑作用。
今年,大湾区国创中心将继续按照科技部和省、市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相关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和分中心建设,加强与港澳优质创新资源的合作,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好中心重要支撑载体作用,为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贡献国创力量。
科技企业林立:攥紧科技“拳头”面向未来
这是一家在4年间营收增长13倍的生物医药企业。作为专注于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包装的CRO CTDMO科技公司,派真生物建成了全亚洲最大的AAV生产基地,占国内AAV领域市场份额30%以上,已成为国内AAV领域冠军企业。
这是一家坚持自主研发的创新企业。墨羲科技创办6年来,研发经费投入超4000万元,如今独创了具有三维稳定结构的新型石墨烯材料宏量制备技术,兼具低成本、环保、自动化、宏量制备等优点,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项可以大规模量产纳米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技术。
这是一家拥有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企业。瑞松科技深耕机器人、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并迅速融入全球数字化进程,如今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重工、3C、电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船舶等行业,是“广州智造”的重要代表。
上述三家企业,都扎根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不同的领域攥紧了科技的“拳头”。
高质量突围:为了城市更好明天
本次调研行还走访了鞍钢联众和文冲石化路以西改造项目。
在工件研磨、打磨的机械生产加工企业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含油金属屑,经统计,目前广州市内工业企业含油金属屑的产出量约30万吨/年。助力“无废城市”建设,鞍钢联众通过技术攻关,成为广州市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能力最大的企业。
鞍钢联众副总经理文乐良说,自去年正式取得豁免利用批复以来,有效衔接不同行业企业的含油金属屑的利用,真正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要求。
在文冲石化路以西改造中,打造了“广州幸福里”古建筑活化项目,自今年年初开街,吸引近两万人次前来“打卡”,让古建活起来、火起来。它不仅商业火热,而且文化味浓,集广绣、醒狮、曲艺、龙舟、武术等于一体,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亮色。
IMF:亚洲经济复苏前景渐趋改善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一些机构发布的预期认为,亚洲经济复苏尽管仍面临不少困难,但地区复苏前景渐趋改善,今年该地区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减速中的亮点。
亚洲是全球经济放缓中的亮点
2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Krishna Srinivasan、副主任Thomas Helbling和地区专家Shanaka J.Peiris发布了一篇题为《亚洲减弱的经济逆风让更强劲复苏可期》的报告。文章称,亚洲的经济逆风正在趋弱,这为更强劲的复苏铺平了道路。虽然长期挑战仍然存在,但亚洲经济今年的前景已较为明朗。
文章分析称,去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面临的经济逆风已经开始消退。全球金融形势有所缓和,食品和石油价格下跌,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的消退和服务业的繁荣,中国经济正在反弹……这些发展有助于改善整个地区的前景,今年该地区的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8%加速至4.7%,该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今年将增长5.3%,将成为全球经济放缓中的亮点。
去年亚洲多数经济体高于央行目标的通货膨胀率现在已经趋于缓和。数据显示,总体通胀已在去年下半年达到顶峰,尽管核心通胀更为顽固,尚未完全缓解。这三位经济学家预计,随着金融和大宗商品逆风的减弱,预计通胀将在明年回到央行的目标区间。
IMF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渐近尾声,强势美元汇率有所回落。而亚洲多国央行一直在提高利率,以应对高于目标的通胀。目前亚洲货币汇率出现回升,大部分货币抵消了去年约一半的下跌幅度,这缓解了这些国家国内价格的压力。
一些国际机构和专家人士对亚洲经济今年的前景也渐趋乐观。摩根投信分析称,在经济恢复增长的带动下,亚洲与新兴市场股市的企业营收趋势与利润率也将出现改善,整体获利前景有望优于其他市场,将为投资人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机会。
有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的主要希望还在于亚洲经济板块的逆势稳健增长。印度、东盟经济虽将有所降温,但仍将实现6%和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沙特等中东经济体受益于全球能源短缺危机,2023年预计将有不错表现。他们认为,今年亚洲经济的表现将优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
中国经济活动恢复快于预期
去年12月,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渐优化,中国经济活动比预期出现更快的反弹。
IMF认为,由于亚洲地区一半贸易发生在经济体之间,而中国拥有强大的贸易和旅游体系,因此,中国经济的反弹对亚洲来说是一个积极的消息。最新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也显示,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出就会增长0.3%左右。
IMF估算,今年仅中国和印度就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以上,亚洲其他地区将贡献额外的四分之一。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都恢复了疫情前的强劲增长。
本月多个机构也都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加快,将提振亚洲经济增长。
摩根投信日前在《中国政策提振亚洲与新兴市场前景》的文章中表示,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外溢效应正同步提振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外部资金正不断流入亚洲及新兴市场。
跟踪全球资金流的机构EPFR 2月17日的报告显示,中国股票基金目前已经连续八个月出现资金流入。国际金融协会(IIF)16日的报告也表示,预计新兴市场证券在今年1月吸引了约657亿美元的资金,而中国股市的反弹令人印象深刻。高盛策略师团队乐观预期,中国股市的主要主题将逐渐从重新开放转向经济复苏,潜在涨幅的驱动因素可能从多重扩张转向盈利增长。
整体表现喜忧参半
亚洲经济今年有望整体复苏,但不同国家表现仍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状态。经济表现也可能喜忧参半。
根据IMF的预测,今明两年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体总体表现有望比去年强劲,但发达经济体表现则不如去年。亚太发达经济体中的日本,虽然预计今年增长高于去年,但还低于亚太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期。亚太新兴经济体中的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去年增长较快,今年仍将保持相对较高增长,但增速将比去年放缓。
报告还称,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放缓将转变为出口疲软,这对该地区的制造业中心构成重大威胁。在全球贸易伙伴经济放缓的重压下,亚洲制造业出口的强劲表现开始降温。对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而言,芯片价格下跌已经对其出口构成了拖累,这种现象预计可能会持续到年底。
IMF还指出,许多亚洲国家面临着更高的金融脆弱性,家庭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很高,银行对房地产衰退的风险也很大,在控制通胀和确保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微妙的政策权衡。由于不少国家核心通胀仍高于目标,各国央行需要保持警惕。同时,调整货币政策变得更为困难。目前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信号好坏参半,进一步加剧了决策者的不确定性。疫情期间的财政赤字和过去一年中较高的长期利率增加了公共债务负担。
喜的方面则是,预计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正在触底,有助于外部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去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亚洲的能源进口国形成重压,航运成本的飙升提高了进口货物的成本,对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最近这两个因素已经出现稳步下降,减轻了经常项目和通货膨胀压力。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阿利西娅·加西亚-埃雷罗认为,总体而言,亚洲2023年的经济增长应该仍然富有韧性。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伊尔凡·库雷希也认为,亚洲将继续是全球增长的引擎。中国的重新开放预计将使与它贸易联系紧密的周边国家受益,亚洲开发银行也将调高对亚洲的增长预测。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