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从交通大动脉指标感受一线经济“脉动”
物流港站车来车往,交通干线川流不息。记者近日在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九江港、东西交通大动脉沪昆高速公路江西段等地走访看到,这些交通大动脉加速“流动”,一个个亮眼的“流动”指标折射出一线经济的强劲“脉动”。
每5分钟进出一辆货车
春日渐暖,走进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吊车来回装卸货物,集装箱整齐地码在铁轨两旁,它们即将搭乘火车奔向海外。
“春节后开工以来,南昌向塘国际陆港货物数量明显增加,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货车进出。30余名工作人员轮班上岗,全力保障货物运输。”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场站负责人陈飞说。
过去,江西展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口东南亚的货物需先通过铁路运输到沿海再转海运。随着南昌向塘国际陆港中老国际班列的开通,这家公司部分出口东南亚的货物实现铁路直达,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23年我们实现‘开门红’,1月份已完成360余万美元的出口额。”该公司总经理高昕说。
为方便内陆企业“出海”,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南昌向塘至厦门高崎“点对点”快速货运列车,实行“一站式”机车牵引,不仅简化客户发运流程,货运效率也大幅提升。
“‘点对点’快速货运列车与之前的普通货运列车相比,压缩近一半的到达时间。”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主管曾晨曦说。
每天吞吐货物约45万吨
春日的九江港,满载货物的船舶依次停靠,吊机繁忙作业。“我一天差不多要吊运5000吨到6000吨货物,春节后作业计划很满。”卸船司机廖节说。
九江港是江西省重要的煤炭、矿建材料、金属矿石集散地。“2022年九江港货物吞吐量达到约1.81亿吨,同比增长5.92%,创历史新高。”江西省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副局长丁本领说,今年以来九江港货物运输更加繁忙,1月货物吞吐量达到1392万吨,同比增长2.81%,平均每天吞吐货物约45万吨。
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四降一升”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披露完毕。数据显示,1月,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四降一升”: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今年1月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5651.90亿元,同比下降约1.18%;其中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实现增长,同比增长约2.40%。
2022年底,各家险企就积极备战寿险“开门红”。但从数据看,1月寿险“开门红”并未如期实现。五家上市险企中,寿险业务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4321.54亿元,同比下降2.70%。其中,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约1029.41亿元,同比增长4.43%。
“开门红”缘何未“红”?一家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主要是因为春节假期在1月,有效工作日不多,展业较少,保费收入受到影响。
不过,国君证券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阶段性供需匹配叠加低基数影响,大部分上市险企预计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NBV(新业务价值)转正。从需求侧看,居民的风险偏好仍然维持低位,一季度恰逢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最旺盛的时点,从而带来保险储蓄类产品的配置需求。从供给侧看,部分险企2月启动了二次“开门红”,并通过费用激励的方式激发代理人的销售潜力。
另一边,走出“车险综改”影响的财险业改革成效明显,保费收入持续回暖。
1月,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人保财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165.6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太保产险实现较快增长,1月保费收入约233.11亿元,同比增长10.90%。
光大证券(维权)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车险“刚性”消费特征下保费有望维持增长,非车险也将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财险行业景气度将延续。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车险逐渐成为财险业一大发力点。浙商证券认为,展望未来,产险保费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头部险企凭借规模优势和精准定价,将获得高于行业的增速和盈利。
新能源车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是险企正在考虑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险企要加强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一方面尽可能地控制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成本,降低产品费率;另一方面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增强对新能源车险的认可。
日本央行即将换帅 货币政策将作何选择?来源:证券时报
[锐眼看市]
植田和男不会在“鹰派”还是“鸽派”之间做出自己明确的选择,而是更鲜明地体现出“中和派”或“平衡派”立场。
张锐
随着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共两届、为期10年任期的逼近,经济学家、东京大学教授植田和男日前被日本内阁提名接替黑田出任央行行长。虽然接下来还要经过众参两院的答辩以及投票表决,但由于日本执政联盟控制了两院的绝对多数席位,植田和男执掌央行帅印已毫无悬念。同时,作为“二战”以来国内首位学者出身的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五年任期内的货币政策走向尤其令人关注。
现年71岁的植田和男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师从经济学家也是时任以色列央行行长的斯坦利·费希尔,除植田和男外,费希尔的弟子还有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欧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以及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等,能与这些全球金融顶级权重人物师出同门,植田和男身上当然少不了自带的光环。另外,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植田和男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菁菁校园,除了在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担任过一段时期的高管职务外,其社会兼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分布在日本央行,包括曾担任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日本央行金融研究所特别顾问等。
现任内阁首相岸田文雄能够看中植田和男,主要是十分赞赏与认同后者所持的政策观点。相比美国政府只控制了美联储 10% 的股权,以及美联储相对于白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日本央行1亿日元的注册资本金中,日本政府占了55%的比重,因此,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很难像美联储那样可以不必完全受制于白宫。
安倍首相在任时,其政策主张形成了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安倍经济学”,其中由负利率、QE(量化宽松)和YCC(收益率曲线控制)组成的极限宽松货币政策一直延续至今。岸田文雄上任后,虽然外界也发出了“岸田经济学”的炒作声,但音量远远不及“安倍经济学”洪亮。问题是,已经是内阁首相的岸田不甘心完全因袭前任。虽然觉得“安倍经济学”也有积极的价值,但岸田不会让旧僚的手掌遮盖了自己的光芒,通过选拔植田和男这个角色可以多少隐去与压低“安倍经济学”的声量。
进一步分析发现,作为“岸田经济学”的最主要内容,“新资本主义”方案在日本民众层面显示出了不小的鼓动性与吸引力。这一政策主张极力倡导调节“增长与分配”,提出基于实现经济增长,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必不可少,但同时也必须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不仅如此,岸田政府还大力推动增加财政支出,尤其是大幅增加国防开支。而追踪发现,植田和男也多次提出刺激通胀需要工资增长,并明确表明经济政策的重心不是货币政策,而是财政政策。看得出,在政策的核心诉求上,植田和男与岸田高度契合,让他出任央行行长,不排除可能成为“岸田经济学”的代言人。
应当说,日本国内已经贯彻了10年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确到了变化调整的时候,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央行普遍放弃了宽松政策立场、转而大举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依然我行我素,成为七国集团中唯一实行负利率政策的经济体。对此,植田和男也多次以批判者的姿态表现了自己的不认同,在他看来,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明显弊端不仅是日本经济没有实现预期增长,而且在基础货币扩大了十几倍的情况下,也依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因此,弗里德曼的 “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说法在日本是不成立的;另外,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带来了日元贬值风险与压力日趋增大、日本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大幅降低及银行的息差不断收窄等弊端。因此,植田认为没有必要拘泥于2%通胀目标的实现,可以将2%作为中长期目标。
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却清楚地追踪与发现到植田和男并不反对货币宽松的立场。基于较为紧张的通缩情势,日本央行在1999年决定实施“零利率政策”,但在次年通缩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又以7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解除了零利率,将政策利率从0上调至0.25%,其中植田和男正是投票反对退出零利率的委员之一。同时,在最新一次对外谈话中,植田和男也明确表示目前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显然,从已有的资料看,我们很难将植田和男进行“鹰派”还是“鸽派”的角色区分。
按照植田和男在多部个人专著中所声明的观点,货币政策的制订应更基于工资、通胀、经济的现状与展望,这样的表态非常适合日本目前的经济形势。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日元贬值的影响,去年年底日本国内CPI增速达到了4%,连续9个月高于目标增速。另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日本企业物价指数为119.8,同比增长9.5%,同期东京城区核心CPI同比上升4.3%,创1981年以来新高,而2月份开始,日本全国有5000多种食品和饮料陆续上调售价,这是继2022年10月出现三十年来最大规模涨价潮后,又一波大范围的商品提价。不仅如此,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依旧火热,去年12月劳动参与率上升到62.3%,失业率依旧维持在历史低位的2.5%,且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春斗”(每年由各大工会联合组成“联合委员会”与厂资方展开谈判)即将开锣,劳方提薪要求达到5%,为过去20年之最高,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计今年春斗的平均加薪幅度为2.85%,高于过去26年的实际最高加薪幅度。多重因素叠加推升日本整体工资水平的升幅,从而给本已不轻的通胀施加进一步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有收紧货币政策的必要。
然而,去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仅小幅增长1.1%,增幅明显小于上年,而且从2022年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后,第四季度并未明显反弹。数据显示,在去年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矩阵中,货物及服务出口虽增长了4.9%,但外需贡献却为负0.6个百分点。承接颓势,今年1月份日本录得3.50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同比扩大59%,且为连续第18个月出现贸易逆差,逆差额度创有纪录以来最大。这一信号提醒日本政府外需可能继续对经济增长构成拖累。鉴于此,日本政府预测2023年度经济增长率仅为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匆忙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势必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
故此,植田和男不会在“鹰派”还是“鸽派”之间做出自己明确的归位选择,而是更鲜明地体现出“中和派”或“平衡派”立场。短期看,植田不会对原有货币政策大动手术,甚至也不会展开微调,而是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但长期看,让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轨道将是植田和男的主要工作方向,而在政策工具的调整时序上,植田和男不会照搬欧美央行先退出QE、再废止负利率、然后放弃YCC的收缩轨迹,而是会采取倒序的方式。同时,对于放弃YCC的操盘,植田和男不会遮遮掩掩,而是一步到位。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