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汤圆销量涨102%!券商称消费复苏利好速冻食品发展
元宵佳节,元宵、汤圆热卖。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多个电商平台了解到,汤圆和元宵销量大涨,其中,京东元宵/汤圆成交额环比增长超60%,美团外卖速冻汤圆销量同比增长102%。
除了传统的黑芝麻、花生口味外,今年,草莓口味、榴莲口味、金沙口味等新式口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汤圆热销,有平台销量同比增长102%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元宵节消费趋势》显示,元宵节前,京东元宵/汤圆成交额环比增长超60%,汤圆的搜索热度是元宵的2.8倍。
在京东购买了元宵和汤圆的消费者中,广东的购物用户数量占比排第二,为11.2%,排名第一的是北京用户,占比18.1%,第三的是山东,占比9.5%。
来自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元宵节当周,速冻汤圆销量同比增长102%。通过美团外卖购买汤圆的山东用户最多,在汤圆销量排名前10城市中,有6个在山东,济南、北京、潍坊、枣庄、郑州成购买汤圆城市TOP5。
元宵节前三天,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上汤圆的整体销量已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随着元宵节的到来,加上个别商品特价、买一赠一等活动,本周末(2月4日、5日)还迎来爆发式增长。
南都湾财社记者海从思念食品了解到,除了最主流的黑芝麻馅口味外,今年思念食品旗下的大黄米汤圆、多口味组合小汤圆、零添加蔗糖汤圆以及价格亲民的汤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思念食品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汤圆的销售数据尚未统计,元宵节前后几天销售比较好,“从出货量来看,是很稳定的。”
除了传统的黑芝麻、花生口味外,今年新式口味的汤圆颇受消费者欢迎。京东数据显示,甜口的草莓口味、榴莲口味以及咸口的金沙口味都获得高速增长,成交额环比增长分别达262%、198%、88%。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各地有不少独特的汤圆口味。广州的消费者将汤圆融合进了当地的“糖水”中,偏爱椰汁汤圆、花生汤圆和桃胶汤圆等;川渝地区喜欢吃“醉口”汤圆,重庆、成都的醪糟汤圆销量最高。
春节消费复苏,券商看好速冻食品板块
从各大电商汤圆销售榜单上看,热销的汤圆品牌包括三全、思念、利口福、湾仔码头、海霸王、五芳斋、安井食品、稻香村、好利来等,都是在速冻食品领域深耕已久的企业,其中,三全食品、利口福(广州酒家)、五芳斋、安井食品均是在A股上市的企业。
从上市公司的维度比较,汤圆业务规模较大的是三全食品,2022年上半年,其来自汤圆、水饺、粽子等的收入为24.5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4.67%。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安井食品的整体规模较大,不过,安井食品主打速冻火锅料制品,卖的主要是鱼糜制品和肉制品,紧随其后的才是面米制品。过去一年,安井食品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2022年,安井食品预计营收同比增长31.30%至121.75亿元,净利润约10.60-11.10亿元,同比增长55.43%-62.76%。
广州酒家则是主打“餐饮+食品”双主业,包含汤圆在内的速冻食品占比较低,2022年前三季度,其速冻食品收入为7.56亿元,占比为22.86%,月饼系列产品才是广州酒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去年8月登陆A股的“粽子第一股”五芳斋,主营业务以粽子为主导,同时还发展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产品。2022年前三季度,五芳斋实现营收22.64亿元,同比下跌15.14%;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跌19.23%。在财报中,五芳斋并未列示汤圆的具体收入。
对于多个速冻食品巨头而言,汤圆只是其业务中的一个板块,元宵佳节汤圆热卖对全年业绩贡献仍然较小。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国家层面到各级省市都将“扩大消费”摆在了重要位置,速冻食品们的业绩是否有望攀升呢?
平安证券认为,兔年春节消费明显回暖,餐饮产业链复苏仍是后续主线,其中速冻食品、啤酒、调味品等板块有望明显受益。
东海证券认为,接下来可关注速冻及预制菜行业长期趋势。短期来看,一方面,今年春节备货较往年更早开启,另一方面,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发布部分产品提价通知,行业有望充分受益短期疫情优化。长期来看,因便利性、标准化刚需、地域保护(较远区域需重新建厂建渠道),结合冷链物流运力提升,B端渗透率提升长期趋势不可逆。较低的教育成本叠加短期成本回落,速冻食品行业C端盈利稳健。
黄光裕不再控股 国美又添变数来源:北京商报
在十多次减持手中国美股份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被动”了一次。2月5日,黄光裕不再是国美的控股股东、国美所持中关村股份被强平的信息搅动市场。对于减持这件事,深谙游戏规则的黄光裕早从2021年底就已经开始了,减持、贷款、债转股时有发生,一门心思为“亲儿子”国美收拾残局。只不过,接连的股份冻结、强制平仓无不昭示着,命运多舛的国美仍然被困在债务的沼泽中,仍旧期待着能有解决之道。
控制权没易主
近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中关村称其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致行动人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该《告知函》显示,国美零售已无控股股东。创始人黄光裕在国美失去了控股股东的席位。
“没有控股股东,意味着眼下大股东们各自所持国美股票数量已相差不多。”广科管理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与黄光裕从2021年就开始在资本市场频繁减持的动作不无关系。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黄光裕持股比例为59.94%,而到了今年1月11日,在经过多次减持之后,黄光裕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了10.79%,与国美零售的第二大股东寰亚国际资本10.21%的持股比例已十分相近。双方持股比例仅有0.58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如果黄光裕继续减持,很有可能将面临被二股东挑战的局面。
深谙资本规则的黄光裕很快坐不住了。截至1月6日,黄光裕利用旗下Shinning Crown和国美管理两家公司,为国美提供了7.8亿港元无息贷款。1月18日,黄光裕以0.115港元/股的价格将债款转变成股本。债转股完成之后,黄光裕对国美零售的持股比例重回25.66%。
“但持股比例和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并不是直接画等号的。”沈萌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黄光裕仍然可以通过对公司人事任命、董事会决策等影响力来实际操控公司业务。中关村发布的公告中也显示控制权并没有随着控股股东的消失易主,明确表示“黄光裕先生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尽管黄光裕仍然能够通过种种途径控制董事会决策,但沈萌认为,黄光裕如今已经失去了大股东的“保险杠”,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虽然黄光裕目前还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并不排除未来会有变动。”沈萌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就黄光裕目前在集团内部具体负责哪些业务以及对集团战略的干预程度两方面向国美相关负责人提出问题,截至发稿,暂未获得该负责人的回应。
核心还是流动性
根据中关村的公告,2月1日至3日期间,国美控股在中信证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中信证券强制平仓,被动减持数量为156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7%,涉及金额1.03亿元。公告称,减持获得资金全部用于归还国美控股在中信证券的融资。
“之所以会出现企业被强制平仓,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企业资金流动性有问题,公司的钱腾挪周转有困难。”沈萌表示,在进行加杠杆等资本运作之后,企业持有的股份下跌到一定程度,而又无法追加券商所要求的保证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券商就会对其质押融资的股份进行强制平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美目前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中关村接连于2月2日、3日发布了两份股份冻结公告,公告显示,在连续2次的股份冻结之后,截至2月3日,国美控股持有的中关村公司股份已经累计被冻结9465.4万股,累计冻结数量占所持股份的45.24%。
债台高筑,对于国美来说早已不是秘密。根据国美零售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国美销售收入将同比下滑55%至60%左右,2022年全年业绩也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美所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5535.3万元。同一时间,国美总负债规模却达到了585.7亿元,其中,国美需要在1年内偿还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有229亿元。
下坠没有停止
国美披露的公告中明确指出,黄光裕旗下公司所提供的贷款将“贷款所得款项将由集团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国美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黄光裕所提供贷款将会被用于支持国美零售流动性和解决员工部分工资问题。
黄光裕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的同时,黄光裕的妹妹黄秀虹挑起了大梁。今年1月,在“国美真快乐”App重新更名为“国美”之后,时任国美电器董事长的黄秀虹在1月底的内部会中做出表态:“我们好像总是打不到关键点上,总是在试错,是战略规划的问题还是战术打法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此外,黄秀虹也明确表示“活下去”是国美当下发展的核心要务。
不过,从黄光裕“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的豪言壮语,到黄秀红“总是在试错”的反思,国美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口号停止下坠。
“国美的业绩在未来2-3年内,依旧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国美仍然需要重新调整独立建平台的思路,重回家电及厨卫品类供应链和物流服务的主营业务,并通过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和微信的社交平台降低获客和运营成本重获增长。”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乔心怡
外卖不该成了餐饮浪费“高发区”■ 视点
随着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叫外卖”已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外卖经济”也因此持续升温。然而,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餐后垃圾回收处,时常有外卖被吃一半扔一半,“舌尖上的浪费”仍较严重。
说到餐饮浪费,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餐厅、宴会等场所,很少会有人意识到外卖也逐渐成了餐饮浪费“高发区”。一份外卖造成的浪费或不显眼,但据报道,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4亿,订单数量庞大,这种“蚂蚁搬家式”的餐饮浪费就不容小觑。
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消费者节俭意识不强外,部分商家为了自身利益,用加单省钱、大份促销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也是造成外卖浪费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近年各地纷纷出台了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条例。而2021年4月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也有明确规定,“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餐饮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平台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这些明确规定,对外卖商家的营销行为理当有所约束,主动落实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避免餐饮浪费。
一方面,餐饮企业要能尽好自身的责任,主动对表“反浪费”要求,如推出大小份套餐、半份菜,标注饭菜分量,突出节俭消费提示等,引导消费者形成合理点餐习惯,遏制浪费风气。另一方面,平台方面也应牵头完善外卖满减等促销机制,鼓励合理点餐、理性消费。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餐饮企业、平台的监管与监督,督促后者尽职尽责,参与到“反浪费”行动中来,以共同促进《反食品浪费法》在外卖领域落地落实。
遏制与防范外卖浪费,就要全链条治理,多措并举,形成各方合力。这当中,离不开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与节俭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外卖回归餐饮服务的本质属性,方能共同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助力“外卖经济”更大发展。
□戴先任(职员)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