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给大家分享一下手机斗牛辅助挂通用版-教你详细开挂教程别在伤口撒盐歌词
2023-09-01 10:42  浏览:45
给大家分享一下手机斗牛辅助挂通用版-教你详细开挂教程 据陈磊称,拼多多的计划是继续将收入用于补贴,直到其取代阿里巴巴,成为10亿中国消费者的默认购物平台。理论上,该公司可以削减补贴,同时从商家那里吸引更多广告资金,以实现持续盈利。作者有点忙,还没写简介!今日热搜《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1日报道,美国化学品公司蓝线公司和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公司希望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寻求增加重要大宗商品的供应。 台湾中时电子报网站也关注了这一消息,该网站称:莱纳斯于5月20日宣布,该公司已经与美国化学品公司蓝线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在美国本土建立稀土萃取分离厂房。

“猪王”预亏超百亿 两年亏掉两倍市值!养猪为啥频出状况?

  2021年亏损188亿元后,养猪大户正邦科技2022年继续亏损超百亿。对于公司所说的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深交所发出“拷问”。

  “该来的总会来的……”网上,养猪大户正邦科技1月31日晚间的一则公告下,有中小投资者这样留言道。

  这则公告是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正邦科技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发生原因、发生时点及持续时间、已经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在此之前的1月30日晚间,正邦科技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扣非之后,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4亿元至-64亿元。

  2021年,正邦科技也曾因亏损188亿引发外界关注,两年合计来看,正邦科技亏损几近300亿元,其当前市值不过近11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正邦科技此前已启动重整程序,若其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昔日“猪王”连遭巨亏

  正邦科技2021年亏损188亿的事情还未远去,2022年的“成绩单”继续让投资者捏了一把冷汗。

  1月30日晚间,正邦科技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指出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

  在前述公告中,正邦科技说明了业绩变动的原因。据称,2022年,公司生猪养殖板块销售生猪844.65万头,销售收入89.54亿元,单头销售价格1060元,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较去年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以及公司整体资金及出栏战略影响。

  正邦科技表示,2022年,其仔猪销售347.88万头,销售收入17.05亿元,毛利亏损在5亿元左右,毛利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受撤场淘汰怀孕母猪的影响及公司资金不足影响后续育肥,仔猪压栏导致仔猪死亡率偏高。此外,商品猪销售496.77万头,销售收入72.49亿元,毛利亏损在40亿元左右。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资金压力巨大,为快速回笼资金,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导致育肥阶段料肉比、存活率等饲养成绩较差。

  公告还显示,去年,正邦科技对公司部分闲置无效及已经拆除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租赁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对期末生猪存栏、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共计损失在30亿-40亿元。另外,报告期内,受公司整体经营环境影响,公司饲料板块销量和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均下降60%以上。饲料板块利润也属于亏损状态。

  2007年,正邦科技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江西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如今已是国内养猪行业的龙头之一。2021年,正邦科技1492万头的生猪出栏量,在全国排位第二,仅次于“猪中茅台”牧原股份。但两家公司的业绩却是天差地别,根据牧原股份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2022年,其业绩几乎翻番,净利润预计135亿元-155亿元。对比下来,正邦科技的业绩十分惨淡。

  这份公告发布后,1月31日,深交所迅速向正邦科技寄出《关注函》。这份关注函涉及五大项具体问题,包括要求正邦科技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仔猪压栏导致死亡率偏高、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等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发生原因、发生时点及持续时间、公司已经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如有)等;在此基础上,说明相关销售业务毛利亏损的详细计算过程、依据及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深交所还要求正邦科技详细说明报告期内多次向控股股东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以1元作价出售子公司股权的交易进展情况,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及其合规性,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按照深交所的前述《关注函》,正邦科技需要就上述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在2月7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并对外披露,同时抄送派出机构。

  能否重整仍是问号

  不仅仅是连续巨亏,过去一段时间里,正邦科技面临着多重压力。

  2019年起,斥巨资进行产能扩张几乎成了各大生猪养殖企业的“基本操作”,正邦科技也不例外。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生猪出栏量最大的依次是温氏股份(1851.66万头)、牧原股份(1025.33万头)、正邦科技(508.4万头)、新希望(354.99万头)。而至2021年,这一排名已发生改变:牧原股份以4026.3万头的出栏量拔得头筹,正邦科技以1492.67万头的出栏量跃居行业第二,温氏股份温氏股份与新希望分别排名第三、四位。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项目建设的推进,正邦科技负债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正邦科技的流动负债从91.77亿元飙升至315.73亿元,非流动负债从不足50亿元上涨至115.49亿元,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负债合计高达431.21亿元。去年6月初,一纸超5亿元商票逾期未兑付的公告,更是将其正身陷资金链危机暴露在公众的视野。

  在经历两年的大涨之后,2021年,养猪行业进入寒冬,正邦科技的生猪出栏价格从2021年初最高32.62元/公斤跌至最低10.66元/公斤。2021年,正邦科技迎来巨亏。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邦科技因为决策判断失误,导致深陷养殖周期的泥沼无力自拔,未来正邦科技的经营稳定性也充满不确定性。

  去年10月,正邦科技收到了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决定书》,南昌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预重整期间3个月,并指定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南昌)律师事务所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根据正邦科技1月30日晚间披露的公告,今年1月30日,公司收到临时管理人发来的通知,南昌中院拟定于年2月10日上午9时30分召开第一次临时债权人会议。

  在1月30日的这份业绩预告中,正邦科技表示,虽然公司已启动预重整,但法院是否裁定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提出的重整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相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规定,如正邦科技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深圳证券交易将在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这或许也意味着,留给正邦科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新闻发言人名录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1日公布2023年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新闻发言人名录。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共272位,其中,中央部门158位,地方114位。

  与2022年相比,2023年新闻发言人减少了7位,其中,中央部门减少9位,地方增加2位。中组部发言人、统战部部级发言人暂缺。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等一些部门发言人数量减少。

  记者了解到,这是自2004年以来,国新办连续第20年公布新闻发言人名录。近年来,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扩容,数量由2004年首次公布的75位增加到如今的272位。

  部分部委的新闻发言人数量也在增加。自2021年起,水利部新闻发言人由1位增加至3位。今年,水利部新闻发言人由办公厅主任唐亮、办公厅副主任李晓琳、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担任。也有部委新闻发言人数量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了缩减,比如自然资源部新闻发言人由4人调整至1人,交通运输部也由5人缩减为3人。

  关注 1

  中宣部设5名新闻发言人 多个部门设4人

  记者发现,在各部委中,中宣部(加挂国新办牌子)新闻发言人数量最多,保持5人阵容,由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孙业礼“领衔”,对外新闻局局长陈文俊,副局长谢应君、寿小丽、邢慧娜共同组成。

  孙业礼今年1月履新国新办主任,此前已任中宣部副部长。此次履新后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上。

  公开履历显示,孙业礼1964年12月出生。1981年9月,孙业礼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7月,从北大毕业后,孙业礼进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成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孙业礼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编辑和思想研究、党的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还曾给中央政治局“讲课”。

  201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孙业礼作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虽然是发言人名录中的“新面孔”,但孙业礼早已是媒体的“老朋友”。

  早在2016年播出的中央纪委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的孙业礼就曾出镜谈执纪监督。2022年8月,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举措与成效,孙业礼在这场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去年10月,他还担任了党的二十大新闻发言人。

  2021年,中宣部(国新办)新闻发言人阵容首次“升格”,出现正部级官员,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徐麟出现在名单中。今年1月,徐麟已履新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20年,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先后举行了介绍解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六中全会精神等多场新闻发布会,多由徐麟主持。

  除了中宣部的5名发言人,多个部门公布了4名发言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团队由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孟玮组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言人团队为办公室主任方进、研究室主任秦玉云、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办公室副主任陈玲4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言人则是综合司司长李国平、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邓戈、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黄明全。

  关注 2

  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发言人出现新面孔

  与2022年名录相比,今年的新闻发言人名录中出现不少“新名字”。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言人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记者拨打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机构设立不久,今年是首次公布新闻发言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021年新组建成立,在去年9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熊煌曾亮相并回答了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有关问题。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毛宁、财政部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白宗青、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吕大良等均为“新面孔”。国家文物局2人也都是“新面孔”,分别是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副司长罗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言人扩容至2人,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

  最新名录中,也有不少公众熟悉的面孔离开了新闻发言人岗位,其中就包括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赵立坚。据外交部网站,今年1月9日,赵立坚已经卸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一职,并履新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

  赵立坚离开发言人岗位后,由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毛宁补位。去年9月5日,毛宁首次亮相蓝厅。此前她已从事外交工作27年,曾长期从事亚洲方向的工作。毛宁也是外交部第33任新闻发言人。

  在毛宁主持的首场记者会上,她说:“我会认真准备每一场记者会,真诚对待每一位记者朋友,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期待与大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目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仍为3人团队,由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司长华春莹以及新闻司副司长汪文斌、毛宁组成。

  关注 3

  多位“老兵”留任 续梅任教育部发言人近15年

  新闻发言人队伍不断更新,也有不少资深发言人继续出现在名单中。

  自2008年6月担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以来,续梅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今年的名单中。至此,她已任新闻发言人近15年。

  续梅曾是一名媒体人,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做过记者、编辑,先后任部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等职务。2008年2月任教育部《人民教育》杂志副总编辑(副司级)。当年6月,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办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2008年7月,续梅首次在教育部例行发布会上亮相,自我介绍仅用一句话:“我叫续梅,是教育部的新任新闻发言人。”如今续梅已是资深发言人,担任新闻发言人的近15年间,她多次回应热点事件,“双减”、“翟天临事件”、高考改革、幼儿园“病毒灵”事件、南开大学校长涉嫌论文造假事件等,均及时作出回应。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也是名单中的“老面孔”。

  2017年1月,原环境保护部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当年12月,刘友宾任原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机构改革后,刘友宾任生态环境部首任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至今。

  公开履历显示,自2001年到原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办公室工作以来,刘友宾已从事政府部门新闻工作20余年。在这之前,他还有多年媒体从业经历,当过中国环境报社记者部主任、新闻采访中心主任。

  刘友宾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广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一些突发的环境事件需要与公众及时沟通,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我们不能闭门开发布会,外面热热闹闹的,发布会上对热点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的发布会没有意义。”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涨价!涨价!四大龙头集体宣布 “一哥”股价已反弹55%

  无机化工重要颜料钛白粉,在低迷大半年后,迎来集体涨价!

  2月1日晚,继前一日的龙佰集团和惠云钛业后,行业另外两大龙头中核钛白和金浦钛业同时公告,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四家企业步调一致,均对国内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受此影响,2月1日钛白粉相关个股集体大涨,板块涨幅超4%居全市场前列,其中“一哥”龙佰集团涨幅达到8.49%,自去年10月底以来则已大幅反弹超50%。

  此次行业头部公司集体涨价是趋势性拐点还是短期行为?分析认为,未来伴随地产扶持政策的稳步推进与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钛白粉下游需求或将迎来改善,其价格也有望企稳反弹。

  又见钛白粉企业集体涨价

  钛白粉企业调价步调向来比较一致,时隔大半年后,又见行业头部公司集体涨价。

  1月31日晚,行业体量第一的龙佰集团率先公告,根据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情况,经龙佰集团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2023年2月1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公司称,将密切跟踪钛白粉价格的走势及供需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公司产品的调价工作。本次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随后惠云钛业也公告,自2023年2月2日起,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格基础上,调整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各类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各类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到2月1日晚,中核钛白和金浦钛业也纷纷公告要调价。前者自2023年2月2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50美元/吨。后者自2023年2月1日起,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价格也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受利好消息刺激,2月1日钛白粉概念股集体大幅上涨。截至收盘,龙佰集团涨8.49%、中核钛白涨8.07%,安宁股份涨5.85%,惠云钛业涨4.19%,钒钛股份、金浦钛业、天原股份张超3.5%,板块涨幅超过4%。自去年10月24日以来,龙佰集团从14.57元/股启动,至目前的22.61元/股,已经大幅反弹55%。

  是反弹还是反转?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路线,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由于下游需求有限,钛白粉自去年6月以来,处于持续下跌状态。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江苏市场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自2022年6月的19900元/吨,下跌至15000元/吨,降价幅度超22%。根据百川资讯,目前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在1.47-1.55 万元/吨。即便是行业“一哥”,龙佰集团的钛白粉出厂价自去年7月以来也多次下调,其中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从22000元/吨来到17000元/吨附近。

  但销售价格持续走低的同时,原材料钛精矿价格却较高,部分钛白粉企业已经没有利润。

  金浦钛业1月15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亏损1.4-1.66亿元,同比下降255%-230%;扣非净利润亏损1.86-1.61亿元,同比下降290%-265%。

  金浦钛业表示,2022年钛白粉主要原料钛矿价格高位运行,天然气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钛白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2022年三季度以来钛白粉市场呈下跌走势,7-12月钛白粉价格持续下滑,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另外,国内市场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需求疲软,公司主要客户市场为长三角地区,受二季度疫情影响延续,2022年下半年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惠云钛业1月20日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万元-1500万元,同比下降92.38%—94.92 %。其称,2022年受疫情反复、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政策等因素影响,钛白粉下游市场需求疲弱,销售价格下行;主要原材料及天然气价格处于高位,特别是硫磺价格阶段性暴涨,以上综合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而此次的集体涨价是趋势性拐点还是短期反弹呢?

  方正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3年,整体经济环境趋势回暖,叠加政策、防疫放松等多方利好,下游需求有望触底回升,行业或将逐渐复苏。开源证券亦称,虽然当前国内钛白粉行业景气度处于低谷,但未来伴随地产扶持政策的稳步推进与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钛白粉下游需求或将迎来改善,其价格也有望企稳反弹。

  化工交易平台有料网分析师则认为,“预计本月钛白粉市场主流商谈成交价格或有向弱调整可能,价格重心围绕在14900元/吨附近,商谈参考区间仍预计在14000-15300元/吨。2月份来看,下游需求的弱势情况基本持续,实际生产端开工负荷却在提升,这样生产端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部分厂家或将在成交环节继续执行低价出单。不同型号之间需求状况的差异使得市场价差拉大。市场均价或因市场低价增多而有所下调。”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