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倒春寒挡不住春天!复苏将驱动港股行情 本次震荡是“空中加油”的加仓机会
投资要点
一、乍暖之后的倒春寒:港股行情三个月涨得太急,洗洗更健康
1、近日港股大幅震荡,本质上是快速大幅上涨后的获利回吐。过去近三个月恒指自15000点以下涨至23000点附近最大涨幅55%,部分热门板块估值一度回到历史均值附近。
2、行情“倒春寒”标志着Reopen和复苏预期所驱动的跌深反弹结束,但是此轮港股上涨行情并未结束。我们1月18日《春已至,水刚暖,斜风细雨不须归》提醒,大涨之后行情震荡实属正常,洗洗更健康。震荡之后,港股行情有望从跌深反弹的贝塔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的阿尔法行情。
二、展望:行情进入复苏驱动的新阶段
1、中国复苏:将是港股行情新阶段的核心动力,超预期处将是行情新主线。
1)消费需求:处于疫后复苏的进程中,相较疫情前仍有恢复空间。从春节期间数据来看,不少领域恢复至2019年同期八九成的水平。
2)投资需求:随着节后复工复产和稳增长政策落地,投资领域的复苏或超预期,关注结构性的亮点,特别是新基建和地产保交付。PMI数据已经显示了复苏迹象,1月PMI从前值47%大幅回升至50.1%,PMI生产指数从前值44.6%回升至49.8%,新订单指数回升力度最大,从前值43.9%回升至50.9%。
2、港股估值:横向比,中国复苏背景下有较强吸引力;纵向比,仍在低位
1)恒指PE ttm处于2016年以来50%分位数,预测PE尚处于28.9%分位数。
2)各行业预测PE所处历史分位数水平来看,除了非必需消费、必需消费、房地产、医疗保健的预测PE高于2016年以来50%分位数,其余行业均在50%分位数以下,其中金融、工业、能源、公用事业处于很低的水平。
3、资金角度:内、外资对港股的配置仍较低,交易性资金侧重“预期差”。
1)对内资而言,港股仍有吸引力,短期震荡将是“北水”逢低增持的良机。1月18日报告中我们提醒了,大涨之后,“北水”获利回吐的行为可能导致港股震荡,但是,北水情绪并未过热。第一、此轮行情自2022年11月反弹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相比往年春季行情并不算高,港股的特色板块仍有吸引力。第二、AH溢价仍处于历史高位,港股仍具有较高性价比。第三、港股仍具有较多高股息资产,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7.75%,对配置型资金有吸引力。
2)对外资而言,2023年中国权益资产(A股和港股)相比美股的胜率更大。首先,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全球资产定价的锚驱动资金增持“经济逆势复苏”的中国股票。2023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后期,美债长端收益率下行是大概率。其次,人民币升值可能超预期,中国复苏成为2023年全球经济难得的正能量。随着中国Reopen和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持续加强,这将有利于吸引外资加仓“中国复苏周期”的确定性趋势。第三,海外因素不是2023年中国股市的核心变量。一方面,美股2023年对中国A股和港股的影响将弱化,随着美国经济和美债收益率下行,美股进入熊市后期“杀盈利”磨底阶段;另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中美关系博弈,2018年至今投资者“免疫力”增强。
三、投资策略:港股上涨行情未结束,趁震荡买入复苏主线下的港股机会
1、这次震荡是“空中加油”的加仓机会,真正大级别的调整风险可能在3月中旬或4月下旬是重要观察点
1)建议趁机加仓。1季度,决定中国股市不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主逻辑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稳增长”信心的提升,无论是流动性层面还是基本面环境均偏暖。
2)且涨且珍惜。春季攻势到什么时候?3月中旬或4月下旬将是重要观察点。
国内因素是2023年港股行情的核心变量。观察时点一:3月中旬,春暖花开之时,需要验证疫情高峰后经济和消费活动修复的程度,同时要关注全国两会是否有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另外,3月是港股年报季,市场已经price in年报数据疲弱,但后续要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指引能否符合或者超过市场预期。观察时点二:4月份,等1季度宏观数据出炉之后,再观察政策环境。
海外因素是次要变量,更多导致港股在短期情绪上的波动并逐步脱敏。首先,关注3月份议息会议之后,美联储是否比市场预期的更鹰派?当前美股市场的主流预期是美国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就是通胀快速回落,联储可以从容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其次,3月份是美股的业绩季,重点上市公司盈利以及未来的业绩指引是否比预期的更糟,是否开始一轮“杀盈利”导致的超预期调整?
2、围绕复苏主逻辑找机会,短期关注周期的力量,中期精选消费和成长
1)、2月可重点精选复苏驱动的周期龙头,沿着“稳增长”政策发力的逻辑寻找投资端可能超预期的地方,可以淘金受益于地产“保交付”、竣工端恢复的消费建材及家具、铝,受益于中国复苏和低库存导致油运、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受益于中国复苏和高股息率的优质国企周期行业龙头(煤炭、油气)。
2)消费及成长行业精选阿尔法,大涨大震荡之后将有分化,寻找有性价比且基本面可能超预期的机会,看好互联网中的本地生活、消费电子、疫后复苏的消费医疗、出行链条的酒店、品牌服饰、物管商管、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部件等结构性机会等。
3)主线三:优质央企国企港股的价值重估机会。配置地产、金融、公用事业(绿电)等高分红的价值股龙头,中期受益于经济复苏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风险;大国博弈风险
中国核电:甘肃钍基熔盐堆不属于中国核电的项目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1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国核电(601985)(601985)提问, 董秘您好,甘肃钍基熔盐堆是否属于中国核电的项目?如果不是的话,请问中国核电是否开始布局钍基熔盐堆?
公司回答表示,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甘肃钍基熔盐堆不属于中国核电的项目。此堆型尚属实验堆阶段,距离商业化运行尚需时间。
点击进入互动平台 查看更多回复信息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热搜第一!刘强东回国了!来源:中国基金报 泰勒
大家好,今天的热搜第一,是强东哥。
刘强东回国工作
据新浪科技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在首都机场看到刘强东。另据接近刘强东的人士表示,刘强东生子后就立即回国工作了。就在不久前,刘强东还发内部全员信,强调要提升快递小哥等基层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京东计划未来十年投入数百亿元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并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而这次,刘强东在孩子出生后即返回国内工作,可见刘强东对中国经济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去年11月22日消息,刘强东给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
一方面,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第三, 刘强东本人再捐款1亿人民币,京东集团及各业务集团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
另一方面, 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同时尽量减轻公司压力,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月的时候,媒体报道称,此前盛传的马云定居日本和移民新加坡,看起来都是传言。马云自前段时间离开日本后,开始东南亚行程,并被拍到在泰国考察渔业。据《南华早报》报道,马云在春节前已经抵达香港,在香港采买年货,似在为中国农历新年做准备,定居日本和移民新加坡的传言不攻自破。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