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订的酒店却被临时退单?春节住宿价格大涨令游客无房可住 谁的错
今年春节前夕,三亚、西双版纳、丽江等热门旅游目的地频频登上各类旅游预测热榜。但随着假期到来,一些旅游消费“乱象”也随之发生:有人早早预订了西双版纳的酒店,却在节前三天才被平台告知酒店房间爆满,无法入住;也有游客提前预订了丽江的客栈,但在1月20日被商家告知民宿客房“超卖”,只能去附近同级酒店或民宿入住……
这样的乱象是偶然吗?酒店房间“超卖”是怎么回事?游客权益受损,酒店和平台应各自承担怎样的责任?面对种种乱象,不少游客发出诸多追问。
临时被退订是偶然吗
今年春节假期,除了海南三亚、陵水等地大热,气候温暖的西双版纳也成为最热门目的地之一,当地酒店春节假期房价普遍大幅上涨,但不和谐音也因此出现。
十多天前,文先生通过去哪儿网在西双版纳四合院别墅酒店(湄公河夜市店)预订了一间豪华标间。春节期间,他打算带着家人在这里度假7天6夜,每晚588元。1月4日下单时,他总共支付了3528元。不料,1月18日他接到平台电话,被告知由于原预订酒店的房间爆满,要求他退房。随后文先生发现,在其即将入住该酒店的第一天晚上,仍然可以预订同样规格的客房,价格为1580元,每晚房价比他预订时涨了近千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文先生要求平台“退一赔三”。此外,他希望平台承担因无法入住导致行程改变而产生的动车票费用,总计约两千余元,目前双方仍在进一步协商中。
来自多名游客的反馈显示,与文先生类似的情况远不止一例,且涉及国内多个旅游目的地的酒店。成都游客李洁提前20多天预订了丽江一家民宿,准备大年初二入住,却在1月20日被商家电话告知因房间“超卖”,入住不了;有游客提前一个月在庐山一家酒店订了四间房,准备大年初七入住,结果近几天被酒店告知,要如期入住就需要每间房加价500元;还有游客提前一个月预订了重庆一家民宿,数天后被告知房子到期房东不租了,要求游客退款。但游客后来发现,该民宿同样的房型第二天涨价后仍在正常销售中……
酒店房间“超卖”怎么来的
疫情三年之下,好不容易迎来一波春节出游热潮,这对热门旅游地的商家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个别酒店、民宿以“超卖”为由临时要求游客退单的行为,也广受诟病。
酒店或民宿的“超卖”是如何产生的?曾在一家民宿做过前台工作人员的龚韵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超卖”的情况的确存在。为了尽量提高住宿率,同一家民宿通常会在好几家大型平台上线售卖,民宿自有系统也会同步卖房。在春节前的忙季,当民宿余房只有一两间时,一旦某个系统没有及时更新订房状态,余房可能在平台和民宿系统同时被售出,造成实际意义上的“超卖”,这时就需要其中一方联系游客退单并商讨赔偿事宜。在酒店领域,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不过由于酒店客房相对较充裕,可协调的空间通常也更大。
旅游行业人士表示,“超卖”在航空领域比较常见。考虑到有旅客购票后在不通知航空公司的情况下放弃旅行,从而造成航班座位虚耗,航空公司会在部分容易出现座位虚耗的航班上对机票进行适当的超售。不过,航空公司的超售在业内比较常见,且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主要是因为遭遇机票超售的旅客通常能获得升舱或相应赔偿,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售后服务模式。
但对于今年春节部分热门目的地的酒店或民宿来说,“超卖”后很难有更高级别的房间可以升级调剂,甚至同等级的房间都不容易找,引发投诉就很难避免。行业人士认为,对于春节假期这样热门的特殊消费时段,酒店应该“实控实销”,而应谨慎选择“超卖”。否则,类似投诉影响的不仅是住宿商家及平台的声誉,也将直接影响到相关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造成巨大的不良社会影响。
酒店和平台应如何担责
游客支付了定金或全款,却遭遇酒店“超卖”,酒店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对此,资深酒店从业者周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游客支付全款后,就和酒店形成了实际上的契约关系,酒店“超卖”则是单方面违约,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游客赔偿,包括安排入住同等级别的酒店房间等。
此次酒店或民宿“超售”乱象中,好几名游客都是通过旅游平台预订的酒店或民宿。商家服务不规范,旅游平台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对文先生遭遇的情况,相关旅游平台回应称,平台已将该酒店下架,目前正在为用户协调其他酒店入住或给予相应赔偿。
另一方面,针对春节假期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住宿可能暴涨的情况,也有旅游平台假期前已提前和一些酒店及民宿沟通,希望在涨价幅度上保持理性,不要发生游客“到店无房”的情况。
一家大型旅游平台工作人员坦言,今年12月中下旬多地处于新冠感染高峰期或康复期时,多数国内旅游地的机票、酒店、民宿价格处于价格“洼地”,当时有一批早鸟游客下单了春节度假产品。但“阳康”后三亚飙升的人气和酒店房价,提升了整个国内市场春节旅游的热度和预期,包括西双版纳、丽江、北海等地一批酒店、民宿价格后来上涨了不少,不排除部分商家会以“超卖”为由提价卖房。
“尤其是一些体量小的民宿,房间数本来不多,一个月前可能500元一间订出去了,过节前一看周边民宿都1000多元一晚,难免会有个别商家有临时涨价的想法,容易引发投诉。”该平台工作人员说,平台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方面,平台会尽量提前和商家沟通,保证节日期间的价格平稳和服务质量。同时,平台也希望相关地方物价监管部门和旅游局能加强对不良商家的监管,这样才有利于目的地旅游市场的整体后续健康发展。
“酱油老二”大股东易主,中炬高新股权之争暂歇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历经宝能系多次被动减持、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续增持后,中炬高新的股权争夺战暂时落下帷幕,火炬集团重新掌舵中炬高新,成为第一大股东,姚振华与其掌舵的宝能系也在中炬高新“后退一步”。
2023年1月20日下午,中炬高新发布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称,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比例由13.18%增加14.65%,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作为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当下在调味品行业属于第一梯队,但相比较其他企业,此前深陷股东股权争夺的中炬高新有些尴尬,此次第一大股东位置重回火炬集团,能否为它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二级市场上,中炬高新表现平淡,1月20日收盘报38.2元/股,跌2.3%,总市值300亿元。
火炬集团上位
宝能系深陷债务危机,所持中炬高新股权数量经过多次拍卖后已落后火炬集团,让出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1月20日下午,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收到火炬集团及鼎晖隽禺、鼎晖桉邺、Cypress Cambo出具的《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截至 2023年1月17日,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鼎晖隽禺、鼎晖桉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5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4.65%。
这也代表火炬集团正式接替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润田”)成为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
股东权益变动的背后,还是熟悉的一进一退。1月18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布两则公告,其中一则宣布了火炬集团的增持,公告称,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17日期间,火炬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鼎晖隽禺、鼎晖桉邺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了中炬高新股份,合计增持比例为1.48%,共持有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4.65%。
另一则公告则是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比例达到1%暨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宝能系所属的中山润田因合同纠纷曾多次被动减持公司股票,经中炬高新查询,截至1月17日,中山润田持股比例从14.99%减少至13.75%。
因债务问题多次被动减持的宝能系,为了守住中炬高新控股股东的位置曾做过不少努力。
2021年,中山润田曾计划在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中炬高新不低于1%股权。不过,直到一年后实施期限届满,因背负债务,中山润田仅增持了67万股,占总股本的0.08%,未能完成增持目标,因此,中山润田还收到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
不止如此,去年中山润田持有的多份股权被拍卖,持股比例大幅减少,与火炬集团之间的持股比例被不断拉近,姚振华以及宝能系为保住在中炬高新的位置,曾在2022年8月底推出中炬高新员工持股计划,但后续遭到了多数股东反对并未通过。
命运多舛的酱油老二
作为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中炬高新虽位列调味品行业第一梯队,但相比较其他调味品企业近些年的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2019年,宝能系重金入主中炬高新,中炬高新创下营收增长12.2%至46.75亿元、净利润增长18.19%至7.18亿元的成绩。当年姚振华雄心勃勃地提出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5年双百计划。
到了2021年7月,中炬高新还曾拟向中山润田发行2.39亿股,募集资金近78亿元,用于300万吨调味品的扩产项目,不过后续因为其他问题被搁浅,定增扩产计划当时也遭到了火炬集团的反对。
从近几年中炬高新的发展来看,2019年立下的双百目标或许已难实现,2022年前三季度其营收达到39.56亿元。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炬高新在调味品赛道的发展仍是充满想象空间。
从中炬高新主营业务来看,目前A股上市公司以酱油为主营产品的企业中,2022上半年,海天味业酱油业务收入74.93亿元、中炬高新酱油业务收入15.04亿元、千禾味业酱油业务收入6.04亿元、加加食品酱油业务收入4.45亿元,在单一产品赛道,中炬高新也仍有较大的优势。
需要提及的是,去年海天味业的“添加剂”事件冲击调味品赛道,竞争对手们开始抓住超车的契机。其中,千禾味业把握住零添加概念,顺势大火了一把,今年元旦期间,加加食品邀请了曾以“海克斯科技”火出圈的短视频博主辛吉飞造势走访加加食品工厂,甚至表演干喝酱油,除此之外,还未上市的李锦记、欣和食品也加大了在广告营销上的力度,产品广告投放“随处可见”,相比之下中炬高新这位“酱油老二”则略显低调。
此外,除了一直在追赶的海天味业外,兴起的后来者与隐藏的竞争对手或是中炬高新不得不防的存在。毕竟在营收增长速度上,千禾味业已不逊色中炬高新,2022年前三季度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4.52%、14.56%。
经历股权之争、扩产暂无下文的中炬高新,在火炬集团接手后是否会出现新的发展契机,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在《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宝能控股中炬高新期间,对其的支持力度有限,也错过国内调味品市场快速增长的窗口,如果新的实际控制人能够给予更多资源投入,对中炬高新的发展会更有帮助。”对于此次股权变动后,中炬高新的发展规划是否会出现变动等问题,本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联系了中炬高新,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吴京再破纪录 超290亿元!《流浪地球2》《满江红》彻底火了 这些上市公司要嗨了?2023年电影市场开局最大悬念揭晓了!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023年1月22日21时59分,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破18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分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位,其中《流浪地球2》《满江红》两部影片票房都超过了5亿,《无名》超过2亿,另外几部片子也都超1亿。而截至21点47分,春节档总票房达到18亿之多。《流浪地球2》逼近6亿领跑。
而吴京主演作品票房突破290亿元,超沈腾255.98亿元再创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该新闻还冲上每经热榜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首日已打破14项纪录,获得34项里程碑成就;电影《满江红》上映首日已打破10项纪录,获得37项里程碑成就。
据都市快报22日报道,由于疫情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档实在是火爆,某影院经理方某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院终于又忙起来了。这种忙让他很开心。方某某打开手机,给我看下来昨天的步数,“21207”!昨天除夕,新片还没有上映,就这么忙了?“真的,春节前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今天肯定也超过1万步了。”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疫情放开后,全国影院基本恢复全面营业状态,春节档整体票房预期有望创近年新高,相关参与的上市公司或实现业绩的突破。有的预期春节档总票房有望突破80亿、90亿。
7部影片云集春节档
2023年春节档共有7部影片定档,题材相对多元,包含科幻、喜剧、悬疑、历史、动画、运动等元素。既有2019年斩获47亿票房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续集《流浪地球2》,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参演。
也有张艺谋执导、沈腾和易烊千玺双主演的古装悬疑片《满江红》。
还有梁朝伟、周迅“影帝影后”再度合作、王一博首次出演的谍战片《无名》。
还有张小斐、雷佳音、张宥浩主演的喜剧片《交换人生》。
儿童动画《熊出没·伴我“熊芯”》。
《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回归之作《深海》。
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等主演的体育类型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流浪地球2》票房领跑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由郭帆执导,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在电影中,吴京饰演刘培强、刘德华饰演图恒宇、首次尝试科幻题材的老戏骨李雪健饰演周喆直、沙溢饰演的张鹏。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展现的是危机初期人类内部的怀疑、冲突与分歧。该影片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故事。
2019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以46.86亿元高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5位,被很多观众视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如今整整跨越四年时间,《流浪地球2》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内容。
吴京此前在北京首映礼现场表示,相比《流浪地球》,该片不管在特效制作上还是故事上都“好一点”,而为了这一点,剧组人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我敢说,《流浪地球2》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底气。”
刘德华曾说,参演《流浪地球2》,改变了他对科幻片的看法,“曾经我对科幻片不是那么热衷,因为我觉得它‘冷’,但没想到《流浪地球2》与前作竟是这么温暖”。
据新华视点22日报道,在导演郭帆看来,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文化。“《流浪地球》中,正是因为对家园、故土的留恋,所以人物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郭帆说,“在《流浪地球2》创作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对于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
近年来,我国科幻电影创作有不少亮点。例如,去年上映的《独行月球》以超30亿元票房成绩位列2022年票房榜第二位,影片将故事叙事、演员表演、月球和飞船等元素相融合,营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
作为电影创作者,郭帆认为,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更是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
“越来越多的观众见证了我国航天员出舱、嫦娥探月等重要事件,他们对科幻影片中的故事表达和场景设定不再陌生,这让科幻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可以更好地进行对话。”郭帆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科幻电影创作,让我们的科幻电影更加丰富多样。”
电影越拍越长,影院在重新计算“生意经”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截至目前,共有5部影片票房破亿,其中《流浪地球2》《满江红》领跑票房榜,两部影片合计贡献了春节档近六成票房,形成了“两超多强”的票房格局。另外亲子动画《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表现亮眼,从预售阶段的第六名目前上升至票房榜第四名,打破了春节档动画片首映日票房纪录。
电影院也加速恢复营业。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月22日有10904家影院排映了43.54万场电影。
从类型上看,2023年春节档诚意满满,涵盖科幻、悬疑、古装、喜剧、体育等多个题材。
李言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大年初一出色的票房表现主要还是得益于影片数量多、类型丰富,虎年初一《长津湖之水门桥》一枝独秀,《四海》相对较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狙击手》是后期的黑马杀出。”
与往年“一超多强”格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中,呈现两部电影一个梯队的情形。《流浪地球2》《满江红》处在破4亿元票房大关的第一梯队;《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无名》处在超1.3亿元票房的第二梯队;《交换人生》和《深海》则在第三梯队。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主打喜剧、合家欢的《交换人生》,没有在观影氛围浓厚的大年初一跑出来。“本来以为《交换人生》能成为黑马,现在数据分析够呛了。”某业内人士告诉每经记者。
2023年春节档阵容中,片长超过两小时的影片达到4部,分别是173分钟的《流浪地球2》,159分钟的《满江红》,128分钟的《无名》和137分钟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在很关键的上座率上,《流浪地球2》为40.1%,低于《满江红》的46.1%,两者的排片占比加起来高达52.6%。首日排片占比最低的是《熊出没·伴我熊“芯”》,仅为8.6%,但上座率达到惊人的59.5%。
“《熊出没·伴我熊”芯“》太好卖了,片长又只有96分钟。像《流浪地球2》片子比较长,上座率不如《满江红》,我明天准备给它减场了。”多位从业者对记者表示,上座率较高、片长又较短的《无名》和《熊出没·伴我熊“芯”》,明日可能会在票房上发生一些新变化。
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券商预测票房80亿、90亿
值得注意的是,7部春节档电影的背后涉及到多家影视上市公司。据了解,光线传媒在春节档有4部关联影片,该公司主投的有《深海》,参投的有《满江红》《交换人生》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公开资料显示,以《流浪地球2》为例,该电影的制作、出品、发行方均有中国电影的身影,联合发行方有天津猫眼、上海淘票票等公司,联合出品方更是囊括阿里巴巴影业、融创未来文化娱乐、万达影视、上海华策电影、抖音文化、华谊兄弟、上海电影、保利影业、英皇电影、新浪影视、珠江电影集团等一众影视娱乐行业巨头。
另外,《无名》的主要出品方包括博纳影业、阿里影业等;
《满江红》出品方包括光线影业、中国电影等;《交换人生》主要出品亦为阿里影业、光线影业等;
《深海》由光线影业、燕城十月、彩条屋影业主要出品;《熊出没·伴我“熊芯”》则由华强方特、横店影业、中国电影、万达电影等主要出品,天津猫眼、上海华策电影、抖音文化、完美世界等联合出品。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定档电影有超过80家公司参与出品发行环节。中金公司认为,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定档常态化,行业经历三年蛰伏期后或加速恢复进程,春节档作为开年重要档期对全年票房恢复、内容常态化进程而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国泰君安香港认为,春节档对电影复苏具有重要指引意义。展望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价的上涨趋势的确定性更高,预计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突破人民币80亿元。
万联证券表示,2023年春节档共上映7部影片,防疫政策优化+预售票价略微下降+观影热情高涨等多重利好驱动春节档表现,春节档票房有望创造近几年新高。全国影院基本上恢复正常营业,观影人次较疫情放开前有明显回升。以预售票房破亿为基准,2023年春节档预售的平均票价为53.7元,低于2022年春节档预售的平均票价56.2元。票价的下降会降低观众的消费门槛,带动观影人次的上升,观影人次将替代票价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的核心驱动因素。内部结构方面,《流浪地球2》、《满江红》双雄争霸,口碑、影片质量成就最终票房。
七部电影覆盖悬疑、喜剧、家庭、动画、科幻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偏好的观影群体需求。春节档预售两天破亿,基于前五日预售票房为近五年最高,预测春节档的整体票房有望突破90亿。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