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集团控股(02117.HK):与借款人厦门融银及厦门鸿孚订立担保服务协议
格隆汇1月3日丨大唐集团控股(02117.HK)公布,于2022年12月15日,厦门融银与该银行订立融银融资协议,据此,该银行同意向厦门融银提供最高人民币9亿元的贷款融资,到期日为2023年12月15日。于一年期的融资期限内,厦门融银可随时提取贷款融资。
于2022年12月15日,公司(作为担保人)与该银行签订融银担保协议,据此,公司同意以该银行为受益人提供担保,以担保厦门融银于融银融资协议项下的还款责任。根据融银融资协议,上海唐林(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及厦门大唐(公司的 全资附属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订立三份质押协议,以该银行为受益人质押于彼等各自附属公司的若干股权,以担保厦门融银于融银融资协议项下的还款责任。
于2022年12月15日,厦门鸿孚与该银行订立鸿孚融资协议,据此,该银行同意向厦门鸿孚提供最高人民币4亿元的贷款融资,到期日为2023年12月15日。于一年期的融资期限内,厦门鸿孚可随时提取贷款融资。公司(作为担保人)与该银行签订鸿孚担保协议,据此,公司同意以该银行为受益人提供担保,以担保厦门鸿孚于鸿孚融资协议项下的还款责任。
集团成员公司订立担保协议及质押协议主要是为了与福信集团保持良好的关系并确保福信集团将持续为公司境内贷款提供担保。
于2022年12月30日,福信集团与公司订立反担保协议,据此,福信集团将以公司为受益人就集团成员公司于担保协议项下可能承担的所有责任及义务提供反担保。
于2022年12月30日,监于集团成员公司提供担保及质押,公司与借款人订立担保服务协议,据此,各借款人须分别向公司支付担保费。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今年正式开始规范业务分类 信托业迎发展新机遇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余俊毅
2022年是信托业加快转型的一年,也是信托业经历巨变的一年。经历一整年的实践发展和创新探索后,2023年,信托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2023年,信托行业将正式开始规范业务分类。2022年的最后一天,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每一大类业务下细分信托业务子项共25个业务品种。同时拟设置3年过渡期,推进信托公司对各项存续业务全面梳理,制定计划,有序整改。
在持续回归本源的转型过程中,信托业如何顺应经济发展形势,更好厘清自身发展定位及找到服务经济社会的精准发力点至关重要。
转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中诚信托投资研究部崔继培认为,未来信托公司的展业方向将着力于投资类业务和服务类业务,这对信托公司的风控能力、投研能力、运营能力和协同能力等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信托业转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托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截至目前,信托行业总资产规模已超过21万亿元。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同时,信托资金的运用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进一步下降。
在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看来,当前,社会理财资金配置由非标类资产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明显,加快做强做优做大证券市场类信托业务已基本成为行业转型共识。
此外,虽然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在持续下降,但监管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做出了明确指导。2022年11月16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金融16条”能有效缓释当前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为出险项目处置提供窗口期,也为未来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有序发展提供了空间。
对于未来房地产信托的发展,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孙新宝对记者表示,房地产信托业务未来预计以资产盘活为主,为房地产企业“保交楼”、优质房企维持正常经营提供金融支持。此外,信托公司应积极参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试点,积极盘活存量不动产资产。
信托业分化格局凸显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院长邢成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推行信托业务分类改革,主要目的是为引导信托公司回归受托本源,摆脱“通道类”“非标融资类”等路径依赖,进一步明确业务转型方向。虽然融资类信托在新的分类中没有出现,但这并非意味着信托融资功能消失,未来少部分高评级信托公司被允许在特定领域保留一定融资业务,仍然可期。
展望2023年信托行业的发展,孙新宝认为,未来传统业务空间会越来越小,信托公司必须探索新的业务方向:一是资产管理市场巨大,但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信托公司面临的挑战;二是服务类信托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业务方向,特别是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信托公司可依托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遇;此外,在融资类信托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投资类信托不断发展壮大,将带动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特别是“双碳”目标下,绿色信托发展正处于换挡升级期,信托公司参与空间巨大。
在邢成看来,在新的监管要求下,信托公司的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凸显。转型较快、评级较高的信托公司将加快转型步伐。转型较慢、评级较低、有较大存量业务且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公司经营将受到影响。
对于2023年信托公司所面临的机遇,普益标准研究员姜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信托业应抓住信托“财富管理”的本源价值,重点强化财富管理业务的资产配置与服务功能,使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协同发展,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的价值贡献。二是信托业应持续提升自身资产管理能力,通过标品信托、股权信托对绿色产品、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进行布局,以此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三是应积极参与优质头部房企的房地产信托项目的风险化解,联合地方AMC、其他优质房企等各类市场主体加速项目市场化处置,逐渐促进项目现金流恢复并盘活项目。四是以新业务模式助力信托公司转型破局,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海亮股份(002203):锂电铜箔贡献第二增长极海亮股份主营铜加工业务,近五年铜产品销量复合增速达15.4%。其中铜管为主要产品,2021年销量占铜加工业务比重达到68%。公司已成为全球铜管龙头,我们测算2021年公司铜管国内市占率约21%。
铜管行业:格局优化,盈利筑底。铜管下游75%应用于制冷行业,其中空调拉动主要需求。国内空调产销量在2019年见顶后因疫情冲击、地产政策调整、行业去库存等因素,消费相对低迷,导致上游铜管行业竞争加剧,加工费经历明显下行。大中小型企业开工率差异明显,预计行业已经历一轮出清,竞争格局实现优化。
铜加工业务:量增+降本驱动成长。1、产能扩张:公司通过自建及收购等方式持续扩张海内外产能,2025年规划实现产销量228万吨,其中铜管123万吨,2021-2025年铜材目标产销复合增速达26%。2、成本优化:公司五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生产线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际领先水平”评价,可实现综合成本下降700元/吨。公司当前已推进该智能高效制造技术的全面应用,计划在2024年底前分批对已建、在建、新建的铜管生产线进行淘汰、改造和升级。改造完成后铜管吨成本将得到显著优化。
切入锂电铜箔,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锂电铜箔用于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测算2022-2025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约27%。公司计划建设15万吨铜箔产能,截至当前一期一步1.25万吨产能已投产,实现4.5-8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公司已与国内主流下游电池客户建立业务联系,加快推进产品认证及导入工作。预计随着锂电铜箔项目分期投产,2022-2024年公司锂电铜箔实现收入3亿元/37亿元/73亿元。由于近几年锂电铜箔产能增长较多,2023-2024年行业略有过剩,一定程度上加剧竞争,预计公司产品单位盈利能力将有所下行,公司通过以量补价,实现盈利增长。
铜价相对平稳,对公司盈利扰动较小。公司产品采用铜价+加工费定价模式,铜价剧烈波动时公司盈利或受到扰动,2023-2024年铜价或在基本面与金融面的博弈中维持高位,对公司盈利扰动较小。
预测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7.7亿元/23.3亿元,同比+6.3%/+50.6%/+31.2%;实现EPS分别为0.60元/0.90元/1.18元,对应PE分别为19/13/10倍。给予2023年15倍估值,目标价13.8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