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智能’不是一个结果,其核心应该是对生产制造的过程把控。从设备制造的角度来看,就是基于对生产工艺深度理解和优化基础上光机电信息一体化技术的高度集成。其中的‘光’指的就是易鸿智能目前的核心技术优势——基于自主算法开发的机器视觉技术。
“在智能制造的国际化趋势下,装备制造商对‘智能’设备核心knowhow的理解和诠释将决定其能否在众多智能装备制造商中脱颖而出。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代智能化设备的定义。如何让设备具备自我感知、预判、修正、纠错并与设备管理人员形成友好的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和分析等能力是我们对‘智能’的理解和定义。”
广州市易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易鸿智能”)总经理王刚在接受高工锂电采访时对其所致力的“智能”装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智能’不是一个结果,其核心应该是对生产制造的过程把控。从设备制造的角度来看,就是基于对生产工艺深度理解和优化基础上光机电信息一体化技术的高度集成。其中的‘光’指的就是易鸿智能目前的核心技术优势——基于自主算法开发的机器视觉技术。”
这个回答似乎有点标新立异,但却直观反映出易鸿智能对于智能装备研发的独特理解和远见。凭借其领先的核心技术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判断,易鸿智能成立短短4年时间,已成功跻身与国内一线高端锂电池厂商的核心供应链。
“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的带动以及公司核心客户的支持和帮助,公司去年的营收已经过亿,并分别在2017年3月和2018年6月完成了A前轮和A轮资本融资。”王刚向高工锂电透露。
据了解,成立于2014年的易鸿智能,是国内首家推出具有自动拼接功能的高速锂电池自动检测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借鉴10余年来机器视觉和高速传动装备的应用经验,以机器视觉为技术纽带,在以锂电池为首的不同行业生产工艺中提出并应用了机器视觉识别、检测的理念。
目前,公司已获各项专利证书19项、软件著作权14项、专利申报并已受理在途10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纯机器视觉检测应用领域,易鸿智能已形成的核心产品矩阵包括:高速分切机CCD检测系统、激光模切机CCD检测系统,高速卷绕机CCD检测系统,高速辊压机(对辊机)CCD检测系统、高速涂布机AB面错位检测系统,电容、电池(18650)外观CCD检测系统等光机电一体化智能生产设备。
➤【策略】以机器视觉为核心带动整机销售
随着行业技术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企业对电池一致性、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迫于降本的市场端需求,电池企业对于极片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要求正在日益攀升。CCD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正在成为锂电池生产制造核心工位的标配。
而具备相关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易鸿智能正是依托于这样的技术趋势和需求,通过深入核心客户的工艺探讨、联合开发等方式,为行业中领先的电池厂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深度合作。
“今年,公司将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优势带动一体化整机装备的销售,以期在两年时间内,让易鸿智能真正成为一家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供应商。”王刚表示。
依托自身在高速传动和机器视觉独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公司已成功的自主研发出全自动高速CCD极片检测机,全自动高速分切CCD一体机,全自动高速验布机,全自动电容外观检测机等一体化智能生产设备。
实际上,凭借其对智能装备的独到理解,结合其机器视觉和高速传动等一体化技术优势,易鸿智能自去年开始就在一体化整机装备业务订单上取的了持续的增长。
易鸿智能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高速自动拼接技术,高效稳定的全伺服传动控制系统以及高度集成的光机电一体化闭环控制系统等。
立足于锂电池生产装备和工艺再“智”造的愿景,公司也在积极配合核心客户,开发行业前沿装备技术,研发方向主要包括:全自动高速辊压分切CCD一体机、全自动高速激光模切分切CCD一体机、全自动高速模切叠片CCD一体机,高速软包电池焊接组装线等。
➤【目标】剑指光机电信息一体化智能装备
“光机电信息一体化”的概念是王刚在访谈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
在王刚看来,未来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一定是单机设备先实现光机电信息一体化,再演变成车间级,最后是产线级,这样真正的智能制造才能形成。
彼时,机电一体化概念盛行,简单而言即糅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综合性高技术,被认为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对装备而言,有了‘光’的概念,装备才能跟人交互,通过机器视觉,设备才能通过信息采集、识别分析、深度学习等,从而反馈操作者,产品生产状况以及装备运行情况。
而信息化是指通过自主开发设备软件管理平台,进行远程云服务,大数据存储、挖掘、建模、分析等。
通过软件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图表,以协助厂家动态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追溯到上游工艺,为企业上下游工艺的衔接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王刚认为,光机电信息一体化的最终目的,首先是可以监控所有设备生产状态,设备生产项目,预判设备运行状态,可以远程操控设备操作,再进一步实现设备自我感知、判断、纠错、预警等功能,最后通过长期的生产运营数据的保存和挖掘分析,自动演算出最优的生产方案,协助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智能化生产。
“概念的停留是无用的,一定要有应用实践。”王刚表示,单纯的概念确立、设备研发是没有意义的,必须结合行业、核心客户的特定应用场景,深入工艺细节和趋势,直面客户痛点,与客户和上下游同行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生产装备和工艺再“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