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对阳光私募做过一次筛选,想挑选一些好的产品,来年做资产配置。但这个过程着实辛苦,团队在中投在线、好买网、格上理财等六家平台上找,硬是熬了一个多星期,6000多个公开的产品啊!有人觉得干嘛不在一些媒体做的排行榜里找?我只能说:我更相信我自己。其实有一些媒体做的私募评级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有些就显得太业余了,他们往往使用单一标准,特别是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机构,在筛选基金产品时,会把近期(3个月或半年)收益或总收益率(不显示多长时间),作为首选参考指标,所以你放眼望去,会看到很多100%、200%,甚至500%以上的夸张业绩,这些数据误导了很多人。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是不够理性的,渴望看到超高收益的基金产品,而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自然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当然,很多媒体并非科班出身,无法深刻理解市场的运行,甚至还停留在用线性思维去抓市场规律的阶段,所以他们中有些做出不科学的基金排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这些年所学到的金融知识,让我相信市场的随机性,相信黑天鹅事件的不可预知,相信价格背后的复杂多变、相信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都决定了交易策略的时效性,无法单靠一个策略或一个模型就能获得长期的胜利。所以,我自己也会做一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包括投资于其他基金产品—— 与我们的操作方法截然不同的产品。
我们筛选产品的标准,其实很容易理解,没有标准差、夏普比率、爱提诺比率等衍生指标,初选三大标准,大部分人都能懂,分别是:
成立时间2年以上、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20%以上、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0%以内。
在公开的6000多只阳光私募产品中,能同时满足这三大标准的产品,只有141个。能够进一步满足我们复选标准的,只有23个,不到1% (产品净值数据来自公开披露,各大理财网站以及基金公司官方网站都有)。
能够发行产品,做基金经理,这样的人已经具备了极其专业的素质和能力,应该都算是高手了。但他们中的大部分表现都不太理想,真的让人感到诧异。我们看到很多产品的近期收益非常之高,但把它成立以来的净值曲线打开,发现它们的回撤之大,令人不寒而栗。还有的连续两三年没有任何盈利,试问,接下来的两三年,又会怎样。
也许用“相对于大盘的收益率”能够掩饰尴尬业绩,但这样的说法,真的让人很无语,我的钱交给你管理,赔了钱想听听你的解释,你给我来一句“你看,我亏得没有大盘多,你得感谢我,否则你会亏更多”,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轻轻松松转移重点,可是这逻辑不通啊,我找你是希望你帮我赚钱,亏钱你还挺有理。算了,说多了惹人。
接着说,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一个初选加复选的标准,是因为只有从多个维度去看,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成立不足2年的,不做考虑,因为运气的存在会掩盖技术的不足。
看年化收益,一定是看“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看最大回撤也一定是看“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事实上,我们还发现,大多网站都把这两个最重要的数据隐藏起来,为什么?你以为有了遮羞布,我们就没好奇心了?
在初选的141个产品中,我们进行了复选,也采用三个标准。
首先,为了使数据更加透明,淘汰掉27个在基金业协会查不到详细备案的产品;
其次,每位基金经理只选一个产品,因为他的多个产品,收益曲线几乎相同,相关系数太高,不利于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淘汰54个产品);
最后,需从任意时间起一年,盈利不低于银行固定存款利率(淘汰37个产品)——一年不赚钱。
到这里,才得到了令我们满意的23个基金产品。。
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完完全全的为自己挑选好的产品,至于我说被我们挑选出来的23个基金产品,未免法律纠纷,就不做公开了,其实数据都是公开的,有兴趣可以自己试着找一找,就用我上面说的初选三大标准和复选三大标准,耐心点儿,投资不是儿戏。真正能够一直表现好的产品非常少,希望能够慎重一些。
总之,高收益背后一定隐藏着高风险,金融市场尤其如此。
欢迎关注牛教授学习金融知识从未如此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