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即便对普通人而言也并不陌生,通俗一点的叫法是心律不齐、心律紊乱。很多人做个体检就查出了早搏或窦性心律不齐等问题。那么,心律失常一定要治吗?能不能防患于未然?最应该重视的是哪类心律失常疾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三科主任杨东辉告诉我们,心律失常是个大概念,简而言之,心律失常可按心跳次数和节律通俗地分为“快”、“慢”和“不齐”,当“不齐”到了一定程度则演变为“乱”。上述情况都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确诊,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干预。
早搏程度决定是否就医
体检中做心电图检测,如果心脏起搏点正常,称之为“窦性心律”,而最常见的问题诊断是“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年轻群体,让家长们忧心不已。据杨东辉主任介绍,人的心跳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在60~100次之间,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不必担心、不用理会的。“不齐”的范畴内还包括“早搏”,即在心跳均匀的情况下出现了心脏提前激动,表现为心慌、胸闷等。早搏多数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是长期存在数量较多的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心脏变大、变形、功能下降,症状明显并影响到工作生活,患有心脏频发的早搏还会加重原有心脏病的病情。因此,这时应该马上就诊,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介入治疗将早搏去掉,逆转心脏结构变化。
房颤不致命但后果很严重
如果说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那么房颤就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体特点是‘乱’,而且是完完全全的‘乱’。可是从表现上看,也有‘快’‘慢’和‘不齐’,可以说四种都占全了。”杨东辉主任介绍说,虽然房颤本身不属于致命性的疾病,但长期发作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潜在危险,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如不能及时就医,会有生命危险。纠正房颤的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介入式的导管消融微创治疗。如今,介入疗法已开展了20年,技术非常成熟,可是许多患者由于不了解而放弃了这一尝试,延误了对疾病的治疗。杨东辉主任的病房去年收治了四百多位房颤患者,决定做介入微创治疗的人数不到百人,仅是前者的一个零头。另外,房颤会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7倍,因此,房颤病人的抗栓治疗也非常重要。
专病门诊促进准确诊疗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的治疗干预,心内三科于今年四月开设了“房颤专病门诊”。每周三下午,杨东辉主任亲自坐阵,在诊疗的同时,还与患者进行充分细致的讲解与沟通,为每位房颤病人“量身定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前不久,一位先前抗拒介入治疗的50岁房颤患者,在来到门诊就医后,接受了导管冷冻消融微创手术的建议。杨东辉主任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消融掉患者异常的心肌组织。“如果不是患者大腿处留有三个直径仅一毫米的微小斑痕,谁会想到如今这么健康的人曾做过心脏手术呢?”杨东辉主任最后强调,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有些情况下还无需治疗,为了明辨病症、准确应对,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留下记录作为重要依据,有的可能还需要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再结合患者的基础病史、表现症状等才能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文/曹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