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资本主义精华 助社会主义崇高的理想
白剑华
关键词:针对什么是大同,什么是小康?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作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对于那些爱玩文字游戏的政治理论家们可以说是一记
有力的回击。同时,对于人们重新认识什么是理想,应怎样面对现实富有启示。
理想与现实
孔子创“大同论”,把人类历史分为“大同时期”和“小康时期”。
大同时期的特点:1、天下为公(禅让传说);2、选贤与能(贤人政治);3、讲信修睦(守信、和谐);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财产公有)。
大同时代的实践者是谁?孔子没有说。
小康时代的特点:1、天下为家(帝王专制);2、货力为财(财产私有);3、城郭沟池以为固(城池设防);4、礼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法律、道德);5、谋用是作,兵由此起;有过,用刑;不由此者,在势者去(战争、刑罚、废黜、罢免)。
小康时代的实践者有谁?孔子列举: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这里发生一个问题:
孔子为什么不谈大同时代的实践者,只谈小康时代的实践者?为什么古代圣人一个个全是实践的小康,没有一个实践大同?
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大同是想像,小康是实在的。现实可以奉行,理想只能向往。大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景,小康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从孔子到今天二千五百多年,向来没有出现过大同世界,但是大同的崇高理想屹立如故,中国人民高山仰止,久而弥坚。
今天中国,建设小康,志在大同。
理想是指路明灯,现实是具体行动;理想崇高,现实平凡;理想白璧无瑕,现实瑕瑜参半;理想幻想一步到位,现实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理想有利无弊,现实有利必有弊。现实的实践方法是科学实验的“尝试与错误”(try and err)。
大同时期是美化了的原始社会,生活极其简单,身外别无长物,无从私有,只能公有。私有需要先有财产。生产发展,开始分工,财务有了剩余,于是公有变为私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各人各说,互不承认。今天哪几个国家是社会主义,谁也说不准。苏联有共产社会主义,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英国有费边社会主义,利比亚有民众社会主义,缅甸有军阀社会主义,被赞美为民主社会主义模范的瑞典不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杀人如麻的激进社会主义“红色高棉”恢复了君主制度。一辈子革命的老革命家也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我们面前的盘子都是社会主义,但是盘子中的作料各自调味不同。
既然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大家还要自称社会主义呢?因为,社会主义是崇高的理想,谁也不肯放弃这个崇高理想。
第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历时七十四年,以六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建成繁荣昌盛、亘古无双的“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社会主义”,后来进一步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可惜,刹那之间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全世界极度震惊,惟独苏联人民沉默接受,泰然处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苏联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是一幅美丽的幻景。幻景自行淡出,当然静谧无声。苏联鄙视显示的资本主义,向空想的幻景勇敢进军,哪能不忽然崩溃呢!
前苏联档案公开之后,俄罗斯和欧美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明白了苏联宣称建成的社会主义全是空中楼阁。没有剥削的苏联,实际剥削率大大高出于资本主义国家。其实,马克思讲得很清楚:建设社会主义必先建设资本主义,要达到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还要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一同来建设社会主义。苏联违背“发展高度资本主义”的原则,违背“联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原则,在半封建、半资本、半农奴、半原始的落后社会基础上,强行一国单独向社会主义空想冒进,结果当然只有失败。
苏联鄙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反对竞争,工农企业打哈欠;统购统销,废品全部有销路;实物交换,十万苹果一吨钢;暖房经济,冷风吹过尽枯萎。以空想为现实,以落后为先进。俄罗斯至今没有现代农业,缺乏民生工业,依靠天然气涨价发财,而天然气又在跌价了。一度宣称“欧洲第一”的工业大国,竟然蒸发得无影无踪。
苏联的失败告诉人们,分辨“理想”与“现实”是何等重要。
近来印度等国务实的共产党,提出当前任务是建设资本主义,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我国有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化”,“资本主义福利化”,殊途同归,两相会合,共同进入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这是全球化时代的新思维。
社会主义是理想,资本主义是现实,好比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理想与现实性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马克思去世在一次大战前三十一年,他只看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前半,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后半,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他写《资本论》当然只可能是哲学推理,不可能是科学实证。“剩余价值论”已经被现代经济学否定;“全世界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已经没人否定。人不是神仙,谁也不能避免时代的局限,对马克思主义的失误不必大惊小怪。过去从苏联传来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由于“社会主义”是理想而不是现实,不能跟现实的“资本主义”相提并论,如今学者们正在重新深入研究。因此,人们可以一如既往信仰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但是必须分清理想与现实的区别,进一步慎重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全球化时代的波涛节奏。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碗水端得平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长命百岁。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超过极限是有的,我一不小心已身处养老保险之外,通过自己艰难的跋涉,为祖国为自已创造才富的同时,却把自已的身体健康耽搁了。现在还痛苦地挣扎的苟且活着,也许上帝糊涂,把我给忘了……
我的改行是偶然的,不过我是既来之则安之。上大学时要自己打工交学费和生活费。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当时的工作任务很繁重,稍有空隙,我就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都拿来补充知识。在国外读书和工作也是拼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有一天,我抓住契机改行投身到经济行业来,外行融入不了内行,我暗下鸿臻,一定要把经济领域夯实,作为外行可以马马虎虎,但真正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就决不能马马虎虎,既然改行了就要认真做,以前看过的名著我要重新细读,那个时候我的确很用功。融经济知识与企业为一体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踌就我这把“持剑经商”的利剑,为祖国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令外夷魂魄偿胆。多年前,中国还是计划经济年代,我写了一篇白氏“陋室铭”,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1990年秋我用毛笔写了“风吟”二字,个中心境只有我当年自己心里明明白白。2002年10月18日,我又用毛笔写了“厚德载物”以字雅正,并将之与“风吟” 分别镶匾悬挂于我的书房,大隐于市,小隐也于市。
墙上时钟已指凌晨二点,心老人累着,嘱已安睡吧。希望明天早晨起来,似有一束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也从窗外照射进我的寒舍来,泼洒到这鼓声点点吱嘎的书桌上……
2009年4月6日凌晨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