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古代完全没有巷战的理由!
大家想想看,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没有高高的城墙和绕城的护城河。这个原因很简单,古代是冷兵器时代,面对冷兵器,高大坚实的城墙,可以说是守城一方最大的依仗,也是最坚固的屏障。无论对方用何种武器,刀枪剑戟,都无法破开城墙的防御。
所以,古代攻城,只能通过云梯等方式,翻越城墙,或者通过挖地道的方式,进行偷袭。从没有哪次打仗会出现攻击一方挖城墙的情况出现。这也是为何兵法中说十倍于守城者才能攻城的原因所在。因为冷兵器时代,受制于武器的威力,面对城墙这种庞然大物,根本就束手无策。
而一旦破开了城墙的防御,接下来我们看到的便是守军四处逃散的场景,极少会出现现代战争中巷战的局面。原因是守军既然已经失去了最大的依仗,那么哪里还有能坚持下去的勇气。所以,此时城墙带来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防御,更是心理上的变化。
没有攻破以前,若非攻方人数太多,或者其他原因,那么守方一定占据着极大的心理优势。既然连《孙子兵法》都这么说,那么肯定错不了。
但是一旦城墙被占据,攻守双方的心理状态会发生急剧变化。对于守方而言,最大的依仗没了,那还有什么能抵御对方?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对于攻方而言,对方最大的依仗没了,那还有什么可怕?当然是越战越勇。
那么古代有没有巷战一说呢?是有的。
巷战,最早见于宋赵升《朝野类要·帅幕》:“巷战,城市之内接战也。”在其后的文献里《新五代史·杂传·范延光》:“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明朝的张煌言《滃洲行》:“又闻巷战戈旋倒,阖城草草涂肝脑。”可见巷战在古代是存在的,并被记入了各种文献当中。一直到清朝的徐珂在《清稗类钞·战事类》里总结出技击能力强是利于巷战的,也就是单打独斗的能力在这种街头巷尾的零星战斗中尤为重要。
而古代军队对于个体的能力要求其实并不是非常高,而对于大规模协同作战的要求则要高上很多,巷战的要求恰好与此相反,所以不会成为主流。除此之外,如果攻方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兴趣的话,那么纵火焚城是经常会做的事情。中国古代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难以经受大火的侵袭。只要点上一把火,根本就不存在巷战的环境条件了。
现代战争则不然,使用的武器,建筑物的材料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现在一般不会出现屠城的情况,以免在道德上占据不利地位。所以,巷战变得越来越激烈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