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分析|央行表态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降准“降息”空间几何金光闪闪类似词语
2023-07-17 00:50  浏览:30

在1月金融数据创纪录以及稳增长需求与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带来政策掣肘的两难下,央行如何选择货币政策成为关注的焦点。

央行在最新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时表示,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同时强调了对发达国家货币收紧影响的关注。

央行稍早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中新增信贷3.98万亿元,社融增量为6.17万亿元,双双为历史最高值 ,市场对超预期表现是窗口指导下的“冲量”还是可持续,观点不一。

降准、“降息”空间几何

有观点指出,由于最新报告对国内经济仍然担心,此前金融数据超预期带来的情绪冲击有所缓和,宽货币仍值得期待。

招商证券则认为,1月的金融数据虽然已现起色,但信贷偏弱的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转变;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型的临近,留给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坚定了以“稳增长”为第一目标的货币政策导向,提出将综合运用预期引导、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等方式削弱外部政策收紧带来的溢出影响,实现内外均衡的平衡。据此推测,“宽货币”还有加码空间,但“宽信用”将会加快到来。

信贷投放超预期表现能否持续,成为市场判断央行是否调整货币政策利率的重要参考之一。

光大证券认为,向前看,如果后续信贷出现疲弱迹象,或者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出现压力,不排除人民银行仍有降息操作。同时,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或高达7.56万亿元,考虑到整体发行节奏或将前置,将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冲击。为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和创造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央行有望再次适时降准以维护银行间流动性稳定。

海通证券则认为,最新报告降低了对于政策利率持续下调的预期。

该机构认为,从央行的表态看,会很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不希望走向发达国家零利率的老路。所以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央行对于降息操作是非常“节约”的,能不降息就尽量不降息,即使要降息幅度也会比较小。过去几年银行间利率的大幅下行,往往是遇到特别突发的一些事件导致的,例如新冠疫情爆发、部分大型企业爆发信用事件等。所以持续调降利率不会是今年货币政策的首选项,今年政策利率或仍存在下调空间,但即便调整,幅度可能也相对较小,对于这种非常态的操作应该降低预期。

关注发达经济体快速收紧的溢出效应

最新货币政策报告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加息的格外关注也成为市场焦点。

国泰君安指出,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海外加息的措辞边际上更为谨慎,对海外通胀表达了“防止通胀预期脱锚的风险”的担忧,“以我为主”的措辞不变,但位置调整到汇率部分。在央行重“滞”、联储重“胀”的背景下,本轮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分化的极限可能会比想象中的更大,“内部均衡”重要性高于“外部均衡”。

“对海外环境的判断,央行并不感到乐观。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直言‘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 相较前次,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更加担忧未来海外货币收紧,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美联储表示将加息和缩表,市场预期其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将加快,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上升’。”民生证券认为。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表示,疫情爆发后,中国率先复苏,全球宽松的流动性流入中国速度加快,而其中流入股市的外资半数为主动投资。本次报告将“以我为主”从以往的政策总基调部分移至汇率政策部分,并强调了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攀升,供应瓶颈未有效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将加快,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上升,表明央行关注发达国家货币快速收紧对我国的溢出效应。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