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个月,A股市场剧烈回调。沪指当月下跌7.65%,深证成指下跌10.29%,创业板指下跌12.45%,约4100家公司股价下跌,超2000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净值跌幅超10%。
在此背景下,公募、私募等机构纷纷发起了自购浪潮,彰显了对后市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近3日,有超过30家公募及券商资管、私募等宣布自购,合计自购金额近25亿。
市场情绪也有所缓解,牛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早盘走出了V型反弹。截至收盘,沪指跌0.97%,深证成指跌0.53%,创业板指涨0.07%,当日两市超3300只个股上涨。
“顶流”幻方量化3.5亿自购 头部量化机构纷纷自购
千亿“顶流”幻方量化在昨晚宣布了目前市场上最大的自购金额:合计3.5亿元。
1月28日晚,幻方量化公告称,出于对中国经济的坚定看好和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幻方量化及全体员工、股东决定竭其所能以自有资金支持A股市场。经协调,全体员工和股东将在3个交易日内筹集不低于1.5亿元自有资金,同时幻方量化将在10个交易日内筹集不低于2亿元公司自有资金,以上3.5亿元将全部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并投资A股市场的权益类资产。
此外,幻方量化还对近日市场传言做出了回应。
近日,有市场传言称量化机构集体平仓导致市场下跌。幻方量化表示,其与行业内规模较大的几家管理人进行了交流,均表示没有此事。
除了幻方量化,其它头部量化机构也纷纷宣布自购。
1月28日晚,九坤投资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的坚定看好和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将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股票优选策略、指数增强策略、股票多空策略等基金产品,并承诺至少持有3年以上。申购日为自公告日起基金产品最近的固定开放日。
新锐百亿量化私募赫富投资1月28日也公告,基于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看好,及对本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作为长期价值投资的坚定践行者,公司近日已运用自有资金4000万元申购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份额,并计划后续加大自有资金申购规模,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展开全文多家股票私募宣布自购
除了量化私募机构外,多家头部股票私募机构也宣布自购。
1月28日,千亿私募机构景林资产发布《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关于管理人及基金经理以自有资金投资旗下产品的公告》,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相关基金经理,将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申购金额合计不少于1亿元,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百亿私募永安国富资产在1月28日也发布了以自有资金申购基金产品的公告,公司表示,永安国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公司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保持坚定信心,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公司及员工一直积极投资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公司拟追加1亿元自有资金,按照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的开放规则,申购公司基金产品,其中6000万元于今日完成,剩余4000万元将于后续开放日完成,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磐耀资产同日也发布以自有资金认购旗下产品的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本着利益一致、风险共担原则,公司在1月28日已投入公司自有资金及员工资金两千五百万元用于认/申购公司旗下私募基金产品,后续将择机进一步增持公司旗下基金。
更早之前,1月27日,百亿私募汉和资本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的坚定看好,及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作为超长期价值投资的坚定践行者,汉和资本计划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平均申购旗下管理的全部基金产品。申购日为自公告日起各基金产品最近的固定开放日。
此外,据中国基金报消息,弘尚资产、钦沐资产近期也宣布自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私募合计官宣近9亿元自购。
公募自购近16亿
相较而言,公募基金大军则在更早之前加入自购行列。1月26日,中欧基金、华安基金率先宣布自购。1月27日,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睿远基金等15家基金宣布自购。
1月28日,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加入“自购大军”。其中,博时基金公告拟出资不低于8000万元自购旗下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银华基金拟出资5000万元。
另外,东方红资管也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成券商资管中首家。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目前,3日内,已有24家公募及1家券商资管发起自购,金额已达15.8亿。
“顶流”放开限购
除了自购以外,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也放开限购“开门迎客”。
1月28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决定自2022年2月7日起恢复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林英睿管理的广发多策略和广发聚富、陈宇庭管理的广发量化多因子四只产品的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业务。
而更早之前,张坤、朱少醒也放开限购。
1月27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从2月7日起调整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在全部销售机构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金额限制,由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金额不超过2000元调整为1万元。与此同时,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此前名称为“易方达中小盘”)也将自2月7日起开放放日常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购限额为1万元。而此前其状态是暂停申购。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也在1月27日发布了调高大额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业务金额限制的公告,自1月28日起对单个基金账户日累计1万元的限制调整到2万元。
而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也将于2月7日起,取消原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通过申购合计不得超过1万元的限额,恢复正常的申购业务。
外围市场企稳 纳指大涨3%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超500点,纳指涨逾3%,日线结束三连阴。截至收盘,道指涨564.69点,涨幅为1.65%,报34725.47点;纳指涨417.79点,涨幅为3.13%,报13770.57点;标普500指数涨105.34点,涨幅为2.43%,报4431.85点。
盘面上,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亚马逊涨3.11%,谷歌涨3.37%,微软涨2.81%,奈飞跌0.61%。
苹果涨6.98%,创2020年7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苹果周四公布了该公司2022财年一季度财报,营收达到近12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除iPad外所有产品线均实现强劲销售增长。
美股抗疫概念股普遍上涨,Moderna涨7.30%,吉利德科学涨2.36%,诺瓦瓦克斯医药涨13.71%,BioNTech涨4.97%。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拼多多涨4.37%,京东涨3.99%,阿里巴巴涨3.08%,爱奇艺涨2.34%,网易涨1.97%,百度涨1.95%,叮咚买菜涨8.47%。微博跌0.29%,哔哩哔哩涨0.96%,滴滴跌4.62%,虎牙跌5.44%,斗鱼跌19.05%。
中概教育股大幅收涨,好未来涨10.42%,新东方涨5.56%,高途涨3.61%。
“情绪底”到了么?
在机构密集自购、“顶流”放开限购等多传递积极信号的动作下,市场情绪似乎也有所缓解。牛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早盘走出V型反弹。截至收盘,沪指跌0.97%,深证成指跌0.53%,创业板指涨0.07%,当日两市超3300只个股上涨。
中信证券此前表示,“政策底”已经明确,“情绪底”即将到来,“市场底”渐行渐近,建议继续紧扣“两个低位”布局蓝筹,迎接上半年行情起点。
私募磐耀资产表示,本周沪深主要指数均大跌跌幅在3-4%之间,虽然有海外美联储加息和俄罗斯乌克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但明显可以感觉到市场已经进入非理性下跌状态,完全是在杀情绪。“展望明年的行情,我们认为不管是在财政政策,还是在货币政策,相比于国外我们国内均有较大的可调节空间,相应的权益市场表现也应该不会太差,尤其是在已经经过大幅非理性调整的基础之上,更没有再继续看空的理由。基于对市场的长期看好,我司也已通过自有资金认购我司旗下私募基金产品以表明对市场的信心。”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表示,2022年开年来A股出现一些波折,主要是一些短期和非实质因素的扰动,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产业的背景看,情况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对2022年和中长期的A股充满信心。
海富通基金认为,尽管短期市场影响因素较多,但站在长期的维度,真正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还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本身。并且,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爆发、资管产品全面净值化,以及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持续增持,市场对优质资产的需求仍很迫切,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正不断凸显。
汇添富基金也表示,近期市场下跌引发各界关注。美联储的表态对市场情绪面的扰动,加之北向资金流向反复、春节长假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股市出现阶段性调整。但从中长期看,中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国内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易方达基金权益首席投资官吴欣荣表示开年后,A股市场出现一定的调整,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目标后,各部委、地方的政策措施尚在酝酿和出台之中,从政策到经济的传导需要时间,市场预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急剧转弯,尤其是近期过于鹰派的表述引发全球权益市场调整;三是局部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有所发酵。中长期,吴欣荣表示对A股充满信心,认为市场中长期底部抬升式震荡上行的趋势不变。首先,政策定力加强,宏观稳定性提高;其次,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配置的需求有望不断提升;第三,以注册制为标志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下,上市公司质量不断优化,指数具备长牛基础;最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望加速,预计一大批优质企业会在各个行业中不断涌现成长。
综合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编辑:万健祎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