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生长激素打三折集采,采购量虽不及营收1%,但长春高新已经瑟瑟发抖定位别人手机具体位置不被对方发现
2023-07-09 10:55  浏览:49

余诗琪/文 生长激素集采“黑天鹅”落地了。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通知,生长激素首次出现在了集采名单中,邀请包括长春高新、金科生物、诺和诺德等符合要求的企业前来申报。目前公开资料显示,集采之后,该品类的价格应该是直接“打三折”。

资本市场闻风而动,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000661.SZ)当天直接闪崩跌停,收盘价227.60元/股,创近两年新低。之后,长春高新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政策规定并将合理制定方案,目前暂无具体影响的预期。

这次集采其实早有端倪,在去年5月就曾传出广东省准备将生长激素纳入集采,当时长春高新表示并未收到集中采购相关的正式书面文件和通知。但在去年年底的交流会中,它表示已经为集采制定了多个预案,且认为从征求意见稿来看的话,整个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而竞对安科生物态度更为直接,表示即使进入集采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不大,因为生长激素产品超过90%是患者自费的,而且多为院外销售。目前安科生物和长春高新的数据都显示目前在医院内销售比例还不到30%。

从金额来看这次集采的影响确实有限。本次广东联盟集采包含山西、江西等在内的十个省份,给到长春高新的报量是水针129377支,粉针310063支。按照最高申报价计算,订单金额分别是水针3322.91万元,粉针2088.02万元,共计5410.93万元。长春高新在去年前三季度生长激素业务实现了营收61.61亿元,本次集采的订单金额不到其营收的1%。

但投资者依然异常悲观,不少投资者表示这次集采打破了他们对长春高新保持高增长的预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集采范围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在集采前,市场的普遍观点是生长激素集采范围只会涉及粉针剂型,水针剂型被纳入集采的概率极低。长春高新也曾在投资者交流时表达了类似观点,它曾表示,目前只有粉针进入了医保,水针在医保范围外,且只有三家获批,没形成集采充分竞争的条件。

据了解,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大约为60亿元,主要分为粉针、水针和长效制剂三种剂型,其中,水针剂型最为主流,大约占整个市场的六成左右,行业格局算是长春高新一家独大。东吴证券医药研究显示,2020年样本医院水针生长激素长春高新市场份额第一(销售额占比接近100%,销售量占比接近100%)。

根据长春高新2020年年报,生长激素业务实现净利润27.60亿元,占总利润的90%。在该业务中,水针剂型占比达到了70%,是长春高新的利润支柱。

现在利润支柱被纳入了集采范畴,更为致命的是价格降幅极大。在本次集采的最高申报价中,首次出现了“水粉同价”的情况,这也是投资者悲观情绪的主要来源之一。粉针和水针原本对应的是低端和中端市场,年费用分别是2万元、6万元左右。但在本次集采中,水针和粉针价格几乎一样。以30IU单位的水针为例,长春高新此前的中标价格是1030元/支,而本次集采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只有295.07元/支,降幅达到了70%。

且按照报价规则,长春高新想要足够多的中标量,水针价格可能还得降。在本次集采中,降价幅度和采购量是直接挂钩的,参与者需要准备两组报价(P1、P2)分别竞标70%的采购量和30%的采购量。

P1锚定的是最高有效申报价(本次为295.07元/支),低10%才能获得25%的采购量,即265.56元/支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每降1%的价格,就能再多获得5%的采购量。如果长春高新想要拿满这70%,比集采前的价格要降低至少75%。

P2只能比P1低,才有机会拿到其余的30%采购量。而且根据规定,如果今年长春高新的实际采购总量超过了集采的预采购总量,那么第二年的续签价格都将按P2执行。

这么一通组合拳下来,长春高新的利润支柱直接降到了投资者眼中的“跳楼价”。甚至有投资者提议放弃参加水针品种的集采,为了1%不到的市场,破坏自己的价格体系不值得。但更多的投资者担心的是,广东联盟的集采只是个开始,这也是集采的常规操作,先通过地区集采试点,再推广到国家集采中,之前耗材就是如此。本次纳入水针、“水粉同价“的集采策略会在之后的推广中蔓延开来,给长春高新的业绩造成连锁反应。

在过去十年长春高新凭借生长激素的霸主地位,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速度超过20%,股价涨了38倍,被称为“药中茅台”。现在遭遇了生长激素的“集采黑天鹅”,会对其高速增长的业绩造成多大的影响,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0评